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时间:2024/9/19 18:04:5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正式)
  •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
№目 录
    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

    云南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丘北县城以北3 km处(24°3′53″— 24°7′36″N,104°8′ 25″—104°9′03″E),与普者黑国家级风景名区(103°56′53″—104°9′54″E,24°5′58″—24°11′53″N)、普者黑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04°3′24″—104°8′18″E, 24°6′18″—24°11′40″N)相邻且水道相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规划单元。

    主要景点

    主要景观资源包括溶丘和溶丘洼地、峰林、峰丛、孤峰、溶洞与落水洞等。

    溶丘和溶丘洼地——也称溶井,分布于区内夷平面或盆地边缘,主要出现在白云质岩层分布区。易破碎的硅质白云岩发育的溶丘呈馒头状,薄层白云质灰岩或夹碎屑岩层发育的溶丘成低矮锥状。溶丘高度从几十米到二百米不等,底部直径上百米到几百米,相对高差50—80m,与洼地和漏斗相伴分布。

    峰林——断陷盆地边缘的碳酸盐分布区。峰体边坡陡峭,峰体高度80—210m,峰顶海拔1570—1654m,峰脚海拔1440—1451m。部分峰体有被断层切割现象,出现断层三角面,并呈线形排列。峰体根部有时有泉水涌出,盆地面平坦或微向盆地中河谷方向倾斜,局部积水成湖。峰林与盆地、谷地、湖泊和溶洞组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峰林湖盆。

    峰丛——岩溶锥峰密集相连,呈丛状分布于高低起伏的洼地之上,系挽近岩溶向深部强烈发育而成,相对高差80—200m,圆锥状形态常见,向夷平面边缘高差增加,与漏斗、洼地、谷地相伴分布。在湖盆边缘的峰丛石峰体有被断层切割现象,出现石峰体三角面。

    孤峰——主要分布于湖盆中心,峰体形态以直立塔状为主,高度在80—210m之间。峰顶和峰坡发育有溶沟、溶槽及溶蚀裂隙。孤峰既分布于背斜构造,也出现在向斜构造,有被断层切割孤峰现象。峰体山脚多有溶洞分布,以火把洞为代表。

    溶洞和落水洞——规划区内溶洞较多,成因类型多样,有明显分层现象,部分洞穴是现在的暗河伏流。溶洞高度在1.3—2.2m,宽度在0.7—30m,长度在9.1—100m。溶洞内发育大量钟乳石、石柱、石笋等。邱北县有内涵丰富的滇戏,独具特色的邱北花灯《放羊调》、《小小扁担》等,民族传统曲艺《天体歌》(瑶族)、《三胡说唱》(彝族撒尼人)、《唱芦笙》(苗族)等,以及多姿多彩的舞蹈《霸王鞭舞》、《脚恋舞》等民间文艺,是专家学者科考和文学、文艺工作者搜奇采风的理想之地。

    普者黑湿地周围少数民族以壮、苗、彝为主,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优美的民族音乐,古朴的民族器乐,鲜明的民族服饰,多彩的民族舞蹈,繁多的民族节日。尤其是湿地公园北面仙人洞村是撤尼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着最古老的语言、服饰、习俗,受现代文化冲击极小,特别是保留着如今世上已不多见的撒尼人古老的婚俗、葬俗、祭仪及神奇的石崇拜、鸟崇拜、图腾岩画、花房和情人房等,因而不仅有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观赏性。

    湿地构成

    云南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属于珠江水系,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容量为5370万立方米的摆龙湖和每秒最大流量4.6m3的落水洞水源,水流通过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后、流入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经清水河和南盘江,最终汇入珠江。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107.4 hm2,其中,湖泊529.5 hm2、沼泽205.5 hm2、林地259.1 hm2、耕地85.5 hm2、人工绿地23.2 hm2、建设用地4.6 hm2,湿地率达66.37 %。

    地理环境

    普者黑湿地内喀斯特地貌景观丰富,喀斯特洞穴遍布,类型全、数量多,构成区内宏大神奇的洞群。喀斯特峰林地貌发育,以普者黑盆地尤为突出,且峰丛植被茂盛,秀翠丰满。近湖岸和盆地中心地带以孤峰为主,形态以圆锥状、馒头状为主,峰体相间有致,与水体构成绮丽的山水美景。盆地边缘地带以峰林为主,形态以塔状、锥状、马鞍状为主,峰体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群峰耸翠,峻秀挺拔,列峰排空,巍峨雄壮。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经调查统计,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鱼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两栖动物6种,隶属于1目3科;爬行动物10种,隶属于1目3科;兽类16种,隶属于6目8科;鸟类142种,隶属于16目34科,其中湿地鸟类7目8科29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共计10种,其中包括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东方白鹳,另外还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翅鸢Elanuscaeruleus、[黑]鸢Milvusmigrans、雀鹰Accipiternisus、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普通鵟Buteobuteo、红隼Falcotinnunculus、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领角鸮Otusbakkamoena、黄喉貂Martesflavigula,共9种。

    (1)鱼类资源

    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鱼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见附录1)。其中3种为该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洞穴、半洞穴鱼类,为丘北盲高原鳅Triplophysaqiubeiensis、丘北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qiubeiensis和鹰喙角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aquihornes,,根据目前资料,这两个物种在世界上仅分布于丘北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2)鸟类资源

    规划区内还记录到鸟类142种(分布名录见附录5),隶属于16目34科,占云南省记录鸟类种数(802种)的17.7%,占全国鸟类种数(1253种)的11.3%。其中湿地鸟类7目8科29种,包括目1科2种、鹈形目1科1种、鹳形目2科8种、雁形目1科13种、鹤形目1科3种、鸻形目1科1种、鸥形目1科1种。按居留情况,包括留鸟,计有105种,占记录鸟类种数的73.9%;冬候鸟或旅鸟,计37种,占26.1%。

    依中国鸟类区系纲要(郑作新,1987)所列各种鸟类的地理分布情况,对规划区所记录的105种留鸟进行区系从属的划分。其中主要繁殖区域在古北界的古北种有5种,仅占该保护区繁殖鸟类的4.8%;繁殖区域广布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广布种有26种,占繁殖鸟类的24.8%。主要繁殖区域在东洋界的东洋种,计74种,占70.4%,是规划区中鸟类种数最多的区系成分,反映了规划区的鸟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的种类为主。

    湿地内现有鹤、白鹭等多种水禽栖息。游客可领略到芦苇泛舟、百鸟飞舞的高原喀斯特湿地风光。

    (3)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规划区域内记录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于1目3科(见附录2)。其中蟾蜍科1种、蛙科4种、姬蛙科1种。爬行动物10种,隶属于1目3科(见附录3)。其中壁虎科2种、石龙子科3种、游蛇科5种。

    (4)兽类资源

    兽类16种,隶属于6目8科(见附录4)。其中食虫目1科2种、翼手目2科2种、攀鼩目1科1种、食肉目1科2种、兔形目1科1种、啮齿目3科8种。其中黄喉貂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植物资源

    规划区内实地调查和采集到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46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332属及119科。其中蕨类植物10科,20属,24种,种子植物109科,312属44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90科,243属,347种,单子叶植物19科,69属,94种。

    在普者黑湿地湖泊水系里,生长的高原深水荷花,每至夏季,荷叶碧绿,荷花怒放,小船划行其间,阵阵荷香迎面扑来,正是“抬眼一览湖面绿,低眉细品荷花姿”,如临江南水乡,感受水中采莲之趣,远峰近荷,洞荷相连。湿地内的水生植物以野生荷花为主,其余有芦苇、茨菇、茭瓜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一笑易欢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小编为您整理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