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5年,华沙市的电影俱乐部“Hybrydy”创立电影节,起初名称为华沙电影周(Warsaw Film Week)。电影节创办者罗曼·古特克(Roman Gutek)为第一届主席。
1991年,斯塔凡·劳丁(Stafan Laudyn)成为新一任主席,并将电影周改名为“华沙电影节”。
1995年,电影节由华沙电影基金开始承办。
2000年,电影节获得国际制片人协会认证,并更名“华沙国际电影节”。
2005年,国际制片人协会在华沙国际电影节上颁发奖项。
2009年,国际制片人协会奖华沙国际电影节的竞赛资格认证,与柏林、戛纳、威尼斯、洛迦诺、圣塞巴斯蒂安、卡罗维发利、马尔特拉塔、蒙特利尔、莫斯科、东京、上海、开罗一起成为A类竞赛国际电影节。
设置单元
国际竞赛单元——亦是主竞赛单元,全球影片参赛
1-2竞赛单元——处女作或第二部电影竞赛单元
自由竞赛单元
纪录片竞赛单元
短片竞赛单元
大师接触单元
探索单元
周末家庭影院单元
中国入围导演
2007年 贾樟柯
中国入围影片
影片《寻找智美更登》 导演万玛才旦
2008年电影《夜车》导演刁亦男
2011年 竞赛单元 电影《麻局》 导演:李明航
2013年
《爱拼北京》《狗十三》《制服》等8部故事片、动画片和纪录片获选。
相关人物: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谈中国电影
中国的电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有可能在几年之内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北京国际电影季有希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主要的电影节之一。这一切都使北京国际电影季处于一个非同凡响的起点上。最终他以一首歌的歌词,表达了他对中国对北京电影业的厚望。歌词大意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我相信世界会变得不同”。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些曾经来过北京的人会说,这个城市有着如此大的变化,中国电影和电影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娱乐嘉年华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华沙国际电影节】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