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节日活动时间 > > 正文

人气榜单前十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时间:2024/2/17 17:11:16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标签:民俗旅游,节日活动,乡村游/度假旅居,旅游,中国旅游,

【导语 INTRODUCTION】
人气榜单前十民俗节日旅游推荐扩展整理了关于少数民族节日相关精选推荐如:三月街,三月三,开斋节,火把节,古尔邦节,水族端节,开门节,苗年,雪顿节,泼水节。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和传统,一些民俗节日旅游也就应运而生,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地区更是把景区和节庆旅游很好地结合,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国内十大民族特色节日游,如火把节、三月三、泼水节、古尔邦节、苗年等节日可以体验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游的地方,一起来了解下吧。
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推荐排行
随机排行
人气排行
  • 01
    火把节>>
    0
    02
    三月三>>
    0
    03
    泼水节>>
    0
    04
    古尔邦节>>
    05
    苗年>>
    0
    06
    三月街>>
    0
    07
    开斋节>>
    0
    08
    开门节>>
    09
    雪顿节>>
    0
    10
    水族端节>>
    0
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1、火把节

人气榜单前十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 遗产项目编号: Ⅹ-10
  • 申报地区: 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2、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也是中国著名的节日民俗。三月三不仅壮族是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瑶族、侗族、苗族、黎族、畲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畲族群众聚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的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此外,在北方,每年三月三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壮族三月三、黎族三月三节、报京三月三、畲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Ⅹ-12
  • 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

3、泼水节

人气榜单前十民俗节日旅游推荐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 遗产项目编号: Ⅹ-8
  • 申报地区: 云南省

4、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我国的少数民族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等也过这个节日。中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过古尔邦节的时间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每到这天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穆斯林沐浴更衣后会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以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想要感受这个民俗节日范围的的话,贺兰山岩画景区、赛里木湖、可可托海、吐鲁番、沙湖、水洞沟、黄沙古渡都是不错的选择。

  • 遗产项目编号: Ⅹ-8
  • 申报地区: 云南省

5、苗年

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苗年的民俗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串寨酒”、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想要体验苗年的话MAIGOO小编觉得一定要去趟雷山才行,那里离千户苗寨、朗德上寨都非常近,不仅能够让你在这里享受到与众不同的苗族风情,也可以让你在苗年期间,深刻的体会到苗家传统民俗的难忘经历。

  • 遗产项目编号: Ⅹ-83
  • 申报地区: 贵州省

6、三月街

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按照传统习惯,白天进行贸易,晚上在宿营地唱歌跳舞,热闹非凡,三月街在政府的关怀下,更加繁盛,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僳僳、回等族群众,纷纷身着节日盛装,赶着牲畜,手携肩挑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的广场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球类比赛等,还要演出白剧、花灯戏,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游当然少不了这时的大理古城,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下。

  • 遗产项目编号: Ⅹ-106
  • 申报地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7、开斋节

开斋节,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开斋节在穆斯林国家通常是回历的10月1日,我国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按照农历10月1日举行。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8、开门节

    开门节也称“出夏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祀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作为傣族的重大节日,这时想要感受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游的话,MAIGOO编辑建议当然是去西双版纳了。

      9、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在藏语中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2006年0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Ⅹ-31
      • 申报地区: 西藏自治区

      10、水族端节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年节,相当于汉族过春节,是中国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榕江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节日。端节在水历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对应夏历8~10月),过节批次较多,原分9批,现合分为7批,首尾间隔约50来天,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年节”。水族古老的铜鼓舞、斗牛舞、角鼓舞都是在端节的氛围中创制、发展的。另外这一天一定要登高赛马,在特定小山坡“端坡”举行,在接近2个月的时间去三都都能感受到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乐趣。

      • 遗产项目编号: Ⅹ-20
      • 申报地区: 贵州省
      民俗节日旅游推荐相关榜单
      少数民族节日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