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时间:2024/11/21 15:18:3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河口、蒙自、个旧四县(市),面积为43993hm2,其中核心区17379hm2,缓冲区14137hm2,实验区12477hm2。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86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大围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等级: 国家级(1986年建区)
  •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
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1986 年3 月20 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河口南溪的花鱼洞林区、小围山边境国防林区和屏边的钻天坡林区、大老柏箐林区,以及屏边、河口、个旧、蒙自四县交界处的红河苏铁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纳入了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2001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大围山正式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东经103°20′~104°03′,北纬22°35′~23°07′,跨屏边、河口、个旧、蒙自四县(市)。

气候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回归线附近,受回归线高压的下降气流的控制,但气候类型仍是一种湿润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保护区内更为湿润,年降水量均超过1500mm,河口达1777.7mm 。其原因就是来源于海洋上的湿热气流,沿谷地或山坡上升前进的过程中形成大量降水,即使不是雨日,在海拔1400~1800m一带的非云雾带内,也经常大雾迷漫,大围山的东坡及东北坡为明显,在保护区大门下方的垭口与大凹腰一带更为突出。

影响保护区的气流雨季为东南暖湿气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因距北部湾距离较近,来自洋面暖湿气流沿东南敞开的河谷抵达本区,形成大量降水,整个雨季占全年降水的80%,形成高湿的夏半年;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左右,但因干季有浓雾的补偿,使区内终年湿度较大,年均相对湿度达85%。

区域范围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3993hm2,其中核心区17379hm2,缓冲区14137 hm2,实验区12477 hm2。保护区西北至东南走向,形状呈狭长形,地跨屏边、河口、蒙自、个旧四县(市)。其中,屏边县1449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3.0%;河口县27518hm2,占保护区总面积62.5%;个旧市148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4%;蒙自县494hm2,占保护区总面积1.1%。

保护对象

①保护热带湿润雨林以及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和现有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大围山是东南亚热带北缘的中山山地,在海拔超过2000m的范围内从热带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存在着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②保护以苏铁、桫椤、望天树、龙脑香、伯乐树、毛坡垒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多种兰科植物,以及以蜂猴、云豹、黑熊、黑冠长臂猿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化石苏铁植物,是现存地球上古老的种子植物,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

自然资源

动物

兽类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兽类82种,隶属9目、25种、55属。兽类种数占云南兽类种数的29.5%,属中国珍稀保护兽类有25种。其中,Ⅰ类保护动物8种,Ⅱ类保护动物17种,约占云南省分布的国家级珍稀保护兽类1/3,占中国保护兽类1/5。

鸟类

大围山地区共记录鸟类285种和亚种,隶属16目、46科、155属,约占全省鸟类的35.9%。全国野生鸟类56种,保护区有11种。云南省共有画眉鸟27种。约占全国80%,保护区有7种。另外,还有许多热带和南亚热带特有种类,如太阳鸟、啄花鸟、鹦鹉、八色鸫、银胸丝冠鸟、长尾阔嘴鸟等。 ?

在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285种鸟类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8种,占全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数的22.2%,在28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中,属Ⅰ级保护的有孔雀雉和绿孔雀2种,其它26种均为Ⅱ级,如白鹇、白腹锦鸡、楔尾绿鸠、腓胸鹦鹉、蓝枕八色鸫、冠斑犀鸟、银胸丝冠鸟、长尾阔嘴鸟等。

两栖爬行类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种类丰富,已知两栖类53种,爬行类60种。在1998年考察中发现新种1个(大围角蟾),中国国内新记录2个(细线蛙、长趾蛙),云南省新记录2个(红吸盘小树蛙、细鳞树蛙)。大围山地区特有种6个(大围角蟾、突吻湍蛙、黑眼睑小树蛙、白颊小树蛙、棕褶树蛙、地蜥一种)。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种共5种,两栖类2种:红瘰疣螈和虎纹蛙均为Ⅱ级;爬行类3种:巨蜥、蟒蛇为Ⅰ级,大壁虎Ⅱ级。占中国两栖爬行类保护种24种的20.8%,占云南省分布的保护种数50%。

鱼类

1998年,在河口采集到鳢科的乌鳢,确认元江水系有鳢科分布。元江水系共有土著鱼类16科,60属,84种,而大围山地区就占14科,50属,70种,占元江水系属数的84.7%,种数的84.3%。

昆虫

大围山地区昆虫计有9目57科135属169种。自然保护区内的立体气候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给有着对生境和寄主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昆虫创造了生存条件。

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着多种有观赏价值的蝶类和甲虫,林内生长的中华蜜蜂、五倍子蚜虫等经济昆虫也可被利用。

植物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1种,隶属35科,50属,占国家389种保护植物的15.9%,占云南省分布的156种国家保护植物的39.7%。

其中,Ⅰ级保护植物16个种(多歧苏铁、叉叶苏铁、滇南苏铁、宽叶苏铁、红河苏铁、望天树、长蕊木兰、伯乐树、毛坡垒、东京龙脑香、水松、云南穗花杉、蚬木、蓖子三尖杉等)。

Ⅱ级保护植物37个种(桫椤、显脉金花茶、福建柏、东京桐、柄翅果、木董棕、云南拟单性木兰等)。

考察发现保护植物4种:a.山红树(Pellacalyx yunnanensis);b.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c.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 dilleniifolia);d.大叶木兰(Magnolia henryi)。

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9种,占云南省级保护植物218种的27.3%;保护区共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120种。

经济植物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经济植物240种。其中,野生食用植物41种,淀粉植物14种,油料植物40种,纤维植物41种,芳香植物21种,鞣料植物21种,染料植物13种,树胶与树脂植物9种,观赏植物28种及其它经济植物10种。

药用植物

保护区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共有139科,456种,共分为5大类: a.大宗常用药(青风藤、金藤等);b.珍稀名贵药(屏边三七、见血封喉等);c.引种栽培药(草果、山奈等);d.新药源植物;e.民间民族药(蛇苔、朝天灌等)。

竹类植物

保护区共有竹类植物15属32种。1998年考察发现了下列新种:屏边思劳竹、屏边大节竹和屏边玉山竹。

保护区竹类属的组成以热带型为主,共有10个属,占保护区竹属总数的66.7%,热带竹种有20种,占保护区竹类总数的62.5%。

在15个属中,中国特有属为:铁竹属、薄竹属和慈竹属。 ?

蕨类植物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有50科,127属,272种,分别占全国63科、231属、2600种的79.4%、55.0%、10.5%,可见大围山保护区蕨类植物的丰富度。

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中无中国特有种,但原始观音座莲、绒毛瘤足蕨、假黑白、滇南桫椤、云南网藤蕨、大围山舌蕨等13种为大围山或滇东南特有种。

苔藓植物

保护区苔藓植物十分发育,其中苔类植物16科、24属、52种,藓类植物31科、90属、165种。根据苔藓植物生长地势和水湿条件共分4个生态群落类型(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木生群落),其中“木生群落”附着树干枝条生长,在海拔1700m以上,云雾和降水使湿度加大,形成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是所有群落中种类、数量和成分复杂的类型。

旅游信息

①火山、断崖奇观,边寨民族风光,名胜古迹;

②植物有桫椤、长蕊木兰、云南穗花杉、原始莲座蕨、伯乐树、柄翅果、篦子三尖杉、藤枣、岘木、伞花木、福建柏、水松、云南石梓、毛坡垒、鹅掌楸、紫荆木、木瓜红、马尾树、见血封喉、锯叶竹节树、云南苏铁、合果木、长叶竹柏、鸡毛松、锥头麻、苣若薯、任木、绒毛番龙眼、隐翼、千果榄仁等;

③动物有黑长臂猿、蜂猴、巨蜥、豚尾猴、小蜂猴、灰叶猴、黑冠长臂猿、云豹、灰孔雀雉、绿孔雀、猕猴、水鹿、穿山甲、斑羚、大灵猫、金猫、白鹇、白腹锦鸡、红腹锦鸡、冠斑犀鸟。

管理机构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旧管理所,是担负个旧辖区内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地位价值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分布有以云南龙脑香为标志的热带湿润雨林,垂直带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都是特殊的森林植被类型,保护价值尤为重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小编为您整理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