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创办,1926年3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8年5月更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同年9月又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0年9月迁往南京。
广州解放后,广州市政府和驻军修复了军校部分建筑。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1990年对外开放,2000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台湾。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
黄埔军校迁址於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复校,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仍保留创校时,门口所立标语精神;"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并以"亲、爱、精、诚 "作为校风精神, 以五大信念; "主义、领袖、国家、责任、荣誉" 作为平时培养教育学员生官兵的信念、宗旨与高尚情操。
黄埔军校同时与陆军步兵学校及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预备军官学校之高中养成教育)比邻而立. 自黄埔20期迄今, 作为台湾陆军干部之军事骨干。
黄埔军校毕业校友, 禀持"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精神, 也间接促进两岸交流, 并希望国人能提升"礼、义、廉、耻"当初创立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之立国精神。
据有关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第一期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毕业的毕业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国共分裂后毕业,共有毕业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余人,由于动乱大部分离校,毕业时仅有718人。1928年(民国17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1930年(民国19年)9月,蒋介石命令停办。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旧址曾被炸毁。1964年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黄埔军校旧址和校史,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学生曾多次参加过革命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荣誉及其他
建立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 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军校在黄埔办到第七期,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选址
广州市长洲岛交通不便,离市区又远,且偏僻,为什么军校会选中这个地方呢?是有各种原因的:
第一,在本世纪20年代,各路军阀独霸一方,滇 桂军阀盘踞着广州市。当年孙中山选取在远离市区的孤岛办军校,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
第二,这个岛环境幽静,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
第三,孙中山很熟悉长洲岛,他曾多次来岛视察,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为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建筑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校园西南面,建有剧场式的俱乐部,其西侧设有游泳室。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民国17年(1928年)11月,在校园南面八桂山上建立孙中山纪念碑。1930年在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
纪念碑的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也指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中国大陆共办了12期。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其铜像,与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铜像一致。
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校园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纪念碑。纪念碑高7米多,为纪念1929年北伐中阵亡的将士而建。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位于黄埔长洲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4年6月创办的。军校学生曾多次参加过革命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现划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1924年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开放区域
现复原开放的主要建筑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
期间举办《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设立青少年学生军训营,进行军训。
收藏文物、文献、照片颇丰,并认真开展科研,编辑出版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料》等著作、论文、资料集约100万字,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广州市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