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文水鈲子

时间:2024/11/21 20:44:2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文水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俗称“鈲子”的特制铜质小钹而得名,又因起源于该县凤城镇岳村,当地民众习惯上称之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起源于当地古代祈雨仪式,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在演奏时用乐器模拟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频获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文水鈲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Ⅱ-64
  • 申报地区: 山西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文水鈲子流传于山西省中部文水及其周边地区,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一种当地人俗称“鈲子”的特制打击乐器铜质小钹而得名,又因起源于山西文水县凤城镇岳村,当地民众习惯上称之为“岳村鈲子”。

口述材料显示,岳村鈲子原作为当地祈雨仪式音乐流传。由于祈雨仪式在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鈲子”音乐一方面随着祈雨文化代代传承,并被当地百姓作为祭祀音乐,而保持其作为仪式音乐的庄严性;另一方面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文水鈲子是先民与大自然、与命运抗争的独特表现形式,是根植于黄土地上的一种特有文化,因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生活时常处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的悲惨境地。愚昧、无知使他们将丰收的一线希望寄托于冥冥的神灵,祭神祈雨自然而然地成为先祖们祈盼美好生活、追求国泰民安的一种活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除供奉祭品外,还要敬献乐舞,以愉悦神灵。岳村鈲子是祈雨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文水有一座麻衣仙姑庙,供奉着一位神女——任灵巧。传说灵巧乃龙女转世,投生于桑村一任姓农家,因不堪忍受继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办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地里骑一麻杆腾空而去,飞至汾阳石室山黄芦岭灵泉洞修炼成仙,世称“麻衣仙姑”。成仙后的仙姑广施甘霖造福百姓,文水人便想请仙姑回乡。请仙姑回乡需选拔18村民间艺术精品组成迎神队伍。据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及庙中碑文记载,仙姑生于627年(唐贞观元年)农历七月二十六,每逢仙姑寿辰或遇旱灾,文水人便“斋洁易服”,集18村的民间艺术精品,前往灵泉洞“求圣水,肩圣像而来”。每次盛典,因岳村鈲子是当地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与民间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动巧妙地融为一体。据清末《文水县志》记载,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4至8月文水境内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干枯、土地荒芜,久旱盼雨的文水人,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于农历的七月二十六麻衣仙姑寿辰之日,于全县18个村组织了规模大、规格高的祭祀祈雨仪式,祭祀祈雨由县令亲自主持。当时迎祀麻衣仙姑的仪式空前隆重,文水鈲子作为传统的祭祀祈雨的仪仗队伍,所经之地的百姓热情礼待,抢尽了风头。仙姑广施甘霖,造福桑梓,家乡百姓为其筑庙塑像,世代供奉。

艺术特色

文水鈲子的艺术特色是在演奏的声效中,以锤猛击大鼓表示惊雷,以锤轻击鼓面表示闷雷。大铙大钹的“擦击”声模拟风的回响效果,大钹的“抛击”模拟闪电的视觉效果,经双手紧握捂击,发出迅急的“鈲鈲鈲”之声,好似倾盆大雨;小钹从上而下退击,发出“鈲鈲鈲”的声响,好似沥沥细雨;双手左右擦击的声响,又好似风中雨声。演奏时,演奏者两手满扣钹碗,控制余音不使其扩散,使之发出清脆、明亮、悦耳如雨打芭蕉的“鈲鈲鈲”之声。

文水鈲子音乐表演使用的乐器有小钹、大钹、大铙、大鼓(雷公鼓),主奏乐器鈲子,造型别致、发音独特,小钹是铜质的,锻锤制成,钹碗大、钹沿小是其特色,钹面直径约20厘米,钹碗直径约16厘米,重约0.8千克。因其乐器的不同组合、独特的敲击方法和演奏姿势等呈现出独特的音响效果。

演奏技法除擦击、错击、挽抹、闷击等几种传统技艺外,还有磨击、滚击、刮击、半击、边击、对击、抛击等几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抛击尤其令人叫绝——大钹手们不时将钹一齐抛起以示闪电,然后再准确地接回手里,无论抛起多高,落下来节奏始终不乱,惊险刺激,令人目眩。丰富的演奏技法,不仅生动表现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更将人们无助、渴求、期待、喜悦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文水鈲子是一种多段体套曲结构的民间打击乐,全套锣鼓可分为三段,包括七个鼓点,形成结构严谨、完整统一的民间艺术珍品。经后世不断挖掘整理,有《雷鸣电闪》、《乌云翻滚》、《普降甘霖》、《喜庆丰收》四部乐章,富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随着乐章的起承转合,120名队员交替组成方阵、圆阵、群花阵、四角阵、菱形阵等阵图,并穿插二龙戏珠、双龙出水、金龙摆尾等变化。这些画面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鈲子小巧、灵便,是一对得心应手的舞蹈道具,演奏过程中弓步错击、跨步擦击、劈叉跳击、童子拜佛、丹凤朝阳等舞蹈动作,适应鈲子的演奏技巧,展现乐章的丰富内涵。舞姿矫健洒脱,造型舒展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奖励荣誉

1991-1995年

三次参加山西省“两会一节”都获得了金奖

1996年

参加全国职校运动会开幕式游艺机节、广州东方乐园会、河南开封民间艺术会,都夺得了最佳表演奖

1997年春节

赴首都参加全国锣鼓擂台大赛获两项大奖“最佳声响优胜奖”,全国名列第一;文化部授予“群星奖”

2001年

赴京参加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获“两金一银

2002春节

赴深圳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深圳分会场表演获特别奖

2004年春节

在深圳为江泽民主席视察锦绣中华表演受到嘉奖

2004年10月

赴香港为海内外同胞演出名振华来

2005年

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传承价值

文水鈲子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其风格豪放雄浑,粗犷奔放,古朴厚重,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髓。从鼓谱、表演形式、演奏乐器以及服饰、道具等多个方面考量,文水鈲子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厚积薄发的产物,是从中国农耕文化这一母体中脱生出来的、具有浓郁黄土风情的文化符号。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对研究当地祭祀文化、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研究黄河文明、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和音乐创作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传承情况

文水鈲子以家族与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传习,很多乐谱没有文字记载,由兼职民间艺人组成的队伍演出。随着历史的变迁,文水鈲子的功能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从起源时的祭祀祈雨功能转变为广大劳动人民迎神赛社的民间艺术文化。

文水鈲子的大部分乐器、道具有独特性,其制作方法、材料、工艺很有讲究。小钹在打击乐器中十分罕见,经过十年浩劫破坏,存世极少,并且残破不全。其他乐器如大铙、大钹、大鼓等也面临亟待抢救的状况。同时,文水鈲子演出的组织是松散型管理,大部分艺人外出打工或改行谋生;艺术创新缺乏专业的支撑和动力,鈲子艺术日趋凋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水鈲子被广泛运用,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当地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影响逐渐从岳村扩大到了整个文水县,成了“文水鈲子”。经过多年的恢复整理,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频获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文水鈲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文水鈲子 小编为您整理文水鈲子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