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安塞腰鼓

时间:2024/9/19 22:07:3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 遗产项目编号: Ⅲ-13
  • 申报地区: 陕西省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起源

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发展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与性格。安塞腰鼓可由上千人一同表演。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德国等其他国家进行表演。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文化特征

腰鼓类别

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快放快收,变化神速,自然大方,欢快流畅,刚柔并济,屈伸自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娱乐性。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表演形式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

"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乙-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中的人物,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谒庙"时,有拜庙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表演达到高潮。

安塞腰鼓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场地鼓"时由挎鼓子在场内单独表演。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精神振奋,击鼓狂舞,此时只见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极富感染力。

这一段结束后,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场节目,如"跑驴"、"水船"、"高跷"、"二鬼打架"、"大头和尚"等。节目形式的多少,视各村的人才和条件而定。小场节目结束后,再接着表演一段大场腰鼓。此刻锣鼓敲得快,唢呐吹得紧,击鼓更激烈,情绪更欢快,使整场表演在强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风格韵律

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

风格特征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历史事迹

20世纪40年代,安塞县高桥乡等处的腰鼓队、秧歌队曾多次到延安枣园、杨家岭给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红军将士拜年。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鲁艺的文化工作者对安塞腰鼓进行改造,安塞腰鼓的内容,形式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变化,服饰上结束古代武士风格,“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成了腰鼓手的外表特征,妇女从此进入秧歌和安塞腰鼓表演队伍。

1947年至1949年,由安塞腰鼓改编的“胜利腰鼓”被红军将士即解放军带到了大江南。

1951年10月1日,安塞县冯家营的蔡维杰、郭家卯子的曹怀勇等腰鼓手,来回步行50多天,以“陕西赴京演出团”的名称,在天安门广场为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祝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和首都各界群众观看了演出。演出期间,中央青年文工团的演员们和安塞腰鼓手学习了安塞腰鼓技艺。

1952年,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艺术节上,中国青年文工团表演的安塞腰鼓获得金质奖章,为新中国赢得了荣誉。

1959年,安塞腰鼓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拍摄成功!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特别是破四旧期间腰鼓等民间艺术受到一定冲击,腰鼓活动几乎消失。

1974年起,安塞腰鼓开始调演汇演,各乡镇(公社)注重动作、技艺训练的同时,为比赛获胜,在服装的色调、款式及头饰等方面进行了大改革,腰鼓也从“模仿战鼓结构,将柳木截断,镂空城筒状,蒙牛、羊皮于其上”的自制阶段走向社会购买阶段,腰鼓自制式样不统一的历史在安塞基本结束。

1979年,由安塞文化馆于志明等人为“安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排的安塞腰鼓,在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调演中获表演、创作甲等奖。

1981年,延安市(现宝塔区)粱村出土了一批宋、金时期的腰鼓、秧歌画像砖。

1982年春天,中央、陕西省等有关单位来安塞摄录有关安塞腰鼓的场面。

1989年9月,安塞腰鼓手参加了北京国际电视周活动,在中国大剧院等处进行了多次表演。这次表演的镜头,作为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片头之一用了近三年。

1990年9月22日,425名安塞腰鼓手参加中国政府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运动会,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相聚在北京”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参加亚运会的各国贵宾和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官员的盛赞,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也观看了演出。

1991年8月21日,安塞腰鼓参加了陕西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

荣誉及其他

安塞腰鼓在安塞县相当普及,分布于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等乡镇,有南派北派之分。在全县15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会打腰鼓,除青年腰鼓外,还有少儿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为了弘扬这优秀民间艺术,安塞县成立了"安塞腰鼓艺术协会",并在各乡镇成立了分会,现有会员1000多人,协会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主要承接各项对外交流和表演任务。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延安市安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安塞腰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安塞腰鼓】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安塞腰鼓 小编为您整理安塞腰鼓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