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黎族打柴舞

时间:2024/11/21 20:48:0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
  • 遗产项目编号: Ⅲ-32
  • 申报地区: 海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跳柴舞”。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这是如今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

风格特色

动作样式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

表演方式

第一式:打平柴式。打柴者将小圆木放到大圆木上平行打击。跳柴者列队在小圆木分合的间隙中逐竿踩踏而过。节奏为“分-合-分-合……”

第二式:跳跃式。跳柴者的步伐与节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柴分时,二、四对柴合。跳柴者要在柴的空隙中跳过,每一步要跨过两根柴,难度比第一式有所增加。

第三式:编结儿式。跳柴者的节奏和步伐仍与前面相同;打柴者将小圆木抬高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击打后再平放到大圆木上轻击。跳柴者需要跳得高些才能顺利通过此式,否则容易被柴绊倒。难度比前两式又有所增加。因交叉击打木柴形似妇女编织打结,故此得名。

第四式:小青蛙(树上的腿长凸眼青蛙—笔者注)式。跳柴者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时都与前面有所变化。节奏为三拍,每一条要跳过两根柴;打柴者的打法更为复杂,将小圆木抬高到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垂直敲击大圆木三下,再将小圆木紧贴大圆木平行向中间敲击两下,一、三对柴的打法与二、四对柴相反。据村民说,这一式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木柴的敲击声很像当地小青蛙的叫声。

第五式:大青蛙(田里的大田鸡)式。跳柴者的跳法与第四式相同;打柴也与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当小圆木平行向内侧敲击时,男子打柴的一侧要将两根小圆木交叉敲击。

第六式:(狗追)鹿式。打柴者蹲式将一小圆木垂直于大圆木方向高举过自己的头部,来回向下敲击另一个小圆木;跳柴者在两根小圆木间模仿鹿跳的动作,伏地而跳。据说,应该是打柴者两两相追逐而跳,前者扮鹿、后者扮狗,但我们当时看到的该村能跳这个动作的只有一位61岁的老人,年轻人都不会跳这个舞式,所以自然也看不到两两追逐的镜头。

第七式:米筛式。跳柴者的舞步与节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摆放队形有很大变化,先将一对小圆木取下,将余下的三对小圆木等距放置于大圆木上面,再将取下的那对小圆木垂直平行放置在中间一对小圆木上,这时木柴呈现的整体形状——“井”字形,很像一个筛米的筛子,故此得名。此式打柴者只需要4人,两两相对,分别执中间的一对小圆木相对击拍。

第八式:猴(偷谷物)式。柴的摆放与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过从地面搬到人们肩上,打法不变。由一人手执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摆动,诱惑 “猴子”,扮猴者在“井”的下面频频伺机想偷吃“谷物”,当“谷物”移到“井口”时,扮猴者奋力跳起抢吃“谷物”,被关合的柴夹到头或脖子者会引来大家哄堂大笑,能够用手撑住柴,不被夹到头和脖子的人,就是一只成功的“猴”了。

第九式:乌鸦式。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与前面8时有很大的变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而是要将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晒谷场中间,两对小圆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个外角处分别斜插4根小圆木,中间还要垂直再插一根。为了将此造型固定住,小圆木周围要有人坐上或用手扶着。打柴者们要在不损坏柴整体造型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跳柴者由一人攀到竖着的圆木顶端,以腹部顶着木头,张开四肢,模仿乌鸦展翅高飞状,同时还模仿乌鸦“呱呱”的叫声。至此,打柴舞在高潮中结束。

以上九式跳时的顺序不能颠倒,而且只能在停尸的第三天起跳,一直跳到出殡的前一天止。用来敲击的柴作为舞具是一次性的,出殡时把其作为抬棺材的工具,下葬后弃于公共墓地中,不能带回活人住的村里,以免把“鬼”引回来。

艺术特点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时场地上平放两根相距2-3米的长木杆,上面 再横放上4-5对细木杆,相应人数的妇女在长杆两边对面跪坐,两手握住细木杆的两端,在统一的节奏中,合击双手中的杆,或用它即击地面上的长杆,发出规律的声响。过去,舞者均为男子,在细木杆开合的间隙,合着节拍,避开夹击,轻盈起舞,还边跳过模仿青蛙、猴子的动态,趣味横生。舞至高潮,妇女们起身,木杆也随之横于空间,舞者依然不受夹击,轻松地腾越而过,惊险美妙。如今女子也进场与男子同舞,更为别致。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响更为动听,并搬上舞台演出。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今,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经加工、改编后,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故又取名为"竹竿舞"。今天舞台或运动场所见的均为跳竹竿的形式出现。

打柴舞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习俗而存在,该地区习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的生存延续影响极大。如今,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黎族打柴舞】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黎族打柴舞 小编为您整理黎族打柴舞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