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温州鼓词

时间:2024/9/19 22:13:2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13
  • 申报地区: 浙江省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温州鼓词(浙江省),编号:Ⅴ-13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瑞安市
(3)保护单位: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温州鼓词(浙江省),编号:Ⅴ-13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平阳县
(3)保护单位: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艺术特点

表演

温州鼓词按表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罚词,曲调文雅,抒情达意,赏心悦目;还有一种叫“大词”,又称经词,也称“娘娘词”,都在庙宇中演唱,其形式颇似一种祭祀仪式。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可以连唱几昼夜。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为主,称为单档。演唱时,艺人的右前安放扁鼓,其下的発脚上系一抱月(梆),前围幔,正中平摆牛筋琴。现在,一些艺人又在右前凳脚上挂堂锣或钗,以增加表演气氛。表演时,艺人端坐椅上,左手执拍,右手持鼓签(竹签),敲奏琴、鼓、梆、锣。温州鼓词有其鲜明的说唱特点,它完全依赖于嘴上快慢得当、轻重有序的“口劲”,要求表演者兼生、旦、净、末、丑于一身,做到交代情节要分明,神态表情要逼真,讲究抑扬、顿、挫,辅之以动作、手势,从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纷繁复杂的各种氛围。

唱腔

温州鼓词的唱腔曲调是在不断借鉴、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原始的鼓词曲调平板单调,基本上是吟唱式的上下句结构。后来,艺人们通过吸收民间音乐如小调、田歌等,借鉴戏曲音乐如京剧、越剧、瓯剧、高腔、梆子、黄梅戏,不同程度地套用戏曲曲牌音乐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唱腔和艺术流派,丰富并发展了鼓词。鼓词唱腔板式和戏曲一样,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大致可归纳为“原板”、“慢板”、“快板”、“紧板”、“泛板”、“倒板”、“清板”、“散板”、“数板”等。

乐器

鼓词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锣、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曲调

温州鼓词常用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大调”等。“太平调”是鼓词基本曲调,也有称之为“太平唱”。分“正太平调”和“反太平调两种,分别为徵调式和宫调式。“吟调”亦称“田歌”,节奏自由,该调在鼓词唱腔中运用比较普遍,乡间百姓大都会吟唱。主要有“相思腔”、“赞叹腔”、“诗赋腔”等。“大调”亦称“灵经大调”或“娘娘词窦”,属徵调式。

音乐

温州鼓词音乐是一种板式变化音乐,有9种基本板式,常用曲调有正、反太平调等。它的曲式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往往以一首乐曲为基础,吸收民间小调、歌谣及其他戏曲音乐,运用板式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变奏。

艺术流派

温州鼓词主要分为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于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字准,吐字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等。丁派表演庄重,唱腔平缓,道白自然,用鼓准确,善于演唱英雄人物,艺术风格庄重浑厚,代表曲目有《天宝图》、《拳打镇关西》等。陈派嗓音高亢清亮,音色甜美醇厚,唱腔刚柔相济,音乐可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说唱,艺术风格清丽壮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流行地区

温州鼓词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温州地区。但在丽水市青田县靠近温州的部分地方及玉环县的楚门、坎门,上海的南市,安徽的歙县等地也都流行过温州鼓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温州鼓词】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温州鼓词 小编为您整理温州鼓词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