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扬州清曲

时间:2024/11/21 20:57:0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扬州地区古老有影响力的传统曲艺之一。它起源于古老的扬州民歌,传承了元明俗曲。清代康、乾年间是其鼎盛期,曾流传于全国许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再次为“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曲词题材极其广泛,曲目十分丰富。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25
  • 申报地区: 江苏省
详细介绍

历史源流

扬州清曲历史久远,元代小唱、散曲是其渊薮,明代的许多小曲风韵至今仍有保留。演唱者分“阔口”和“窄口”,均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演唱曲目有一至数人参加,至今保持传统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均操一件乐器外,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为丝竹管弦和打击乐。

扬州清曲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明人沈德符《顾曲杂言》中谈到传统俗曲流行情况时说:“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文中提到以扬州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如他所列出懂得曲牌,除个别曲牌已流失外,绝大部分至今仍然为扬州清曲经常演唱的传统曲调。而与此同时,余姚腔等戏曲声控也流行于扬州,徐渭《南词叙录》说:“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出于俗曲、戏曲流行的漩涡,明代的扬州清曲迅速成熟。

过去从事扬州清曲艺术活动的人,除了青楼歌妓和流动卖唱的民间艺人以外,大多是男性自娱,没有正规的组织,但是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较高,对扬州清曲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国年间,扬州的清曲爱好者有自愿结合的群体“南局”和“北局”,除自娱外,“南局”常在城里受聘唱堂会,“北局”常去乡间村镇演唱。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许多清曲高手被扬剧团、曲艺团吸收。扬州市曲艺团建立了专业的清曲队,培养了一批年轻男女演员,并编演过《工农竞赛》、《光荣人家》、《刘胡兰》等新曲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在新建的一批戏曲学校、曲艺团体同曾广泛开展过扬州清曲的教学和演出。但文革(1966—1976)期间,此类措施遭到扼制,直到1985年,上海、江苏地区的文艺部门重新召集了幸存者开展有组织的自娱演艺活动。

由于缺乏长期完整的扬州清曲表演计划。自1999年以来,作为扬州清曲的故乡——扬州市广陵区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室,开始从事较系统的研究及规划工作。扬州市扬州清曲研究室、扬州曲艺之友社开始计划全面搜集扬州清曲的曲目、演出照片、录音、录像。政府计划支持扬州清曲研究室和扬州曲艺之友社加强扬州清曲艺术的复兴工作,适时举办相关的艺术活动。

在2001年3月召开的“扬州清曲研究室2001年工作年会”上,来自扬沪等地的曲艺工作者及专家,集中探讨了扬州清曲的艺术价值及生存状态等问题,并与已被首批列入人类口头与精神文化遗产的昆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价值相近,但濒危情况扬州清曲更甚:接着又详细对照世界文化遗产评审规定,经过审慎研究,广陵区文化局与扬州清曲研究室决定,将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扬州清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色

扬州清曲的宝贵遗产是明清(1644—1911)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数目可观的曲目,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其音乐,其中“五大宫曲”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唱曲牌,有单支和联套。从晚清到民国年间,小曲有了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在与外地说唱艺术的长期相互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有不少小曲曲牌流传到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另一方面本地小曲也汲取了一些外地民歌,从而使曲牌较以前更为丰富,曲调更为多采。许多曲牌被本地扬剧吸收,丰富了扬剧音乐。在曲牌丰富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大量用多支曲牌连缀的“套曲”,以及由数首套曲组成的连本套曲,可以演唱有较多情节的长篇故事,表现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三国志》、《红楼梦》、《风儿呀》以及难度相当大、被认为可用作检测清曲歌唱水平高低的《九腔十八调》(即《俏人儿我的心肝》)等,一直流传至今。在演唱方面逐渐以男性居多,唱法上有了“窄口”与“阔口”的区分,前者指男性模仿女性声腔,后者指男性用本来声腔,伴奏渐趋统一用二胡、琵琶等丝弦乐器和敲打檀板、瓷盘、酒杯,更显典雅和富有地方特色。

与此同时,一大批各具专长的小曲名家相继涌现。三十年代初,黎子云、王万青、葛锦华、陆长山、尹老巴子等人的代表唱段,如《风儿呀》、《秦雪梅吊孝》、《小尼姑下山》、《活捉张三郎》、《武松杀嫂》、《宝玉哭灵》等,曾由上海百代、大中华、蓓开等唱牌公司灌制唱片发行。1940年,扬州一批小曲名家首次在扬州教场南首老龙泉茶社对外公演,为区别以往的小曲、小唱、正式挂牌“扬州清曲”

代表作品

《茉莉花》“属地”之争世界经典民歌之一的《茉莉花》,是苏州民歌抑或六合民歌……今年3月引发了一场“属地”之争。

“《茉莉花》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扬州民歌”,清曲研究专家韦明铧告诉记者:“它的前身是[鲜花调],几百年来一直传唱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清人钱德苍编纂的地方戏曲集《缀白裘》,已收录了它的歌词。”国家一级作曲家戈弘请记者听一听,哪种方言听起来更有味。用“吴侬软语”唱,也好听,但一个“白”字、一个“戴”字,都不如扬州话妥贴,有韵味。一听,果然。

当周恩来总理听到前线歌舞团演唱《茉莉花》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周恩来说:我13岁离开家乡。你们的美妙歌声,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没有回过的苏北老家。这首《茉莉花》,就是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根据扬州民歌[鲜花调]改编的。

“争这首歌是哪儿的民歌,没多大必要”,韦明铧说:“关键是要抢救它的‘老祖宗’。”

千家养女先教曲

[鲜花调]是扬州清曲的一个曲目。起源于元代“小唱”的扬州清曲,汲取了江淮一带各种俗曲、民歌的营养,在明中叶形成了富有地方气息的曲种。清康、乾年间,扬州清曲进入鼎盛时期。 清曲研究专家朱祥生当时以“歌吹”驰名的扬州,郑板桥曾在诗中这么写道:“千家养女先教曲”,教的什么曲?就是扬州清曲。即使在昆曲故乡苏州,那时扬州清曲也风光得很。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有于苏州虎丘唱是调者,苏人奇之,听者数百人,明日来听者益多。唱者改唱大曲(即昆曲),群一噱而散。”可见当时清曲有多么大的魅力!

200多年前,扬州清曲随一批批歌妓流传四方,滋养、丰富了襄阳小曲、广东南音、东北二人转等二十多种戏曲曲艺。“其实,扬州清曲今天仍然在我们身边。”韦明铧说,比如,《洪湖赤卫队》中“手拿碟儿敲起来”,就是沿用了扬州清曲“敲瓦碟”技艺;又比如香港电影《三笑》,多数曲调就是来自扬州清曲,其中唐伯虎的书僮华安“叫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的唱段,用的就是清曲曲牌“武成调”。

“值得一提的是,一百年前扬州清曲就走向世界。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希特纳从广州采集了扬州清曲中的一些‘小调’。其中的《茉莉花》,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嫁接’进了歌剧《图兰朵》的背景音乐。

传承意义

曾经红遍上海滩

年届八旬的张寿宏先生,是上海已为数不多的扬州清曲“玩友”。上周,在浦东临沂路老年活动室,老先生用男扮女音的调门,演唱了清曲《风儿呀》:“风儿呀,你把我刮到他那里去,会会我冤家……”其音凄怆,其音悲伤,他唱了一两句,就唱不下去了。“好久不唱了,因为我搭档多年的琴师过世了。”按扬州清曲的传统唱风,演唱要以琵琶、四弦、二胡等伴奏。

抢救传承“活化石”

清曲研究专家朱祥生不无担忧。在扬州,如今能全面继承的清曲曲目已很少了,音乐遗产的挖掘整理几乎停顿,从事教学、演出的老艺人走的走、散的散,全部改行了。扬州清曲已面临“人走艺亡”的境地。一些绝技,如“碰酒杯”、“敲瓦碟”或近乎失传,或只有一两个老艺人掌握。“碰酒杯”是一手拿两只粗瓷酒杯,打出“金鸡报五更”、“凤凰三点头”的节奏;“敲瓦碟”则是用筷子敲击瓷盘,用于伴奏。“再过几年,连清曲的形态也要没有了。”如果把昆曲比作空谷幽兰,那么扬州清曲则是纯洁芬芳的茉莉花。昆曲已名列“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扬州清曲却濒临绝境。正是出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沉重责任感,扬州的专家学者数年奔走,终于获得了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为扬州清曲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之旅。

不申遗也是国际级 历史留传下来的有代表性的无形文化,只要有可能,都要尽量保护起来。我们不能以今天的好恶来代替明天的选择,不能以我们的失误,使后人失去选择机会。昆曲不知“死”过多少回了,现在又活了,这就是时代的选择。但我们不能把功夫都花在“申遗”上。不“申遗”,扬州清曲等文化遗产也是国际级的。最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下去。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扬州清曲】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扬州清曲 小编为您整理扬州清曲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