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天桥中幡

时间:2024/11/21 20:59:0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天桥中幡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民俗杂技。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游客欢迎。2006年0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Ⅵ-3
  • 申报地区: 北京市,河北省,福建省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天桥中幡(北京市),编号:Ⅵ-3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3)保护单位: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2、中幡(安头屯中幡),编号:Ⅵ-3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香河县
(3)保护单位:河北省香河县文化馆
3、中幡(正定高照),编号:Ⅵ-3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正定县
(3)保护单位:正定县文化馆
4、中幡(建瓯挑幡),编号:Ⅵ-3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建瓯市
(3)保护单位:建瓯市文化馆

简介

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游客欢迎。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溯源

中幡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又名缘H,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耍中幡是在行军或打猎休息期间,旗手们为给皇上解闷,挥舞耍动大旗以博皇上欢心,鼓舞三军斗志。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耍中幡,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清《百戏竹枝词》记载:"幡为四五尺高,上悬铃锋,健儿数辈舞之,指挥甚如意,佐以金鼓声,观者如堵墙焉。"

清代乾隆年间,将原龙旗杆上加上伞,耍起来更是好看。后来加伞的大旗杆被皇宫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仪仗队,显得更加威武庄重,故又名大执事。皇宫里每年耍大执事,庆祝重要庆典。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对中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要属"王小辫"。当时全国各地都有中幡表演,但是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到了清朝末年,天桥老艺人王小辫从宫中耍执事的哥哥处学得此艺,并将大执事改名"中幡",变成卖艺性质的表演传入民间。后来又收"宝三"宝善林为徒,将一身绝技传与宝三。清末民初,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最受欢迎的项目。

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先生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付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消。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天桥宝三跤场在宝善林先生的执掌下,与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在此切磋技艺。"文化大革命"期间,宝三跤场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一同消失。改革开放后,第三代传人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民办民俗文化艺术团体--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

艺术特色

幡按大小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硕幡一般比较重也比较高,一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而小幡则只有3-4米,一般是在小的场地表演,比如剧场、茶馆等。

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园到了冬天还有"担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四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属祖传,拒不外泄。

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包括手法(挑端云开垂)和腿法(踢抽盘跪过),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如今,天桥中幡发展到第五代传人付文刚手中,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与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跨、膝、脚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天桥中幡凭其精湛的技艺、滑稽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项目。

传承意义

天桥中幡是老天桥的传统绝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触碰一根长约11米的幡旗,并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现年44岁的付文刚已经是这门绝技的第五代传人,他也是如今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的发起人和团长。虽然付文刚目前已经有20个学生,8个徒弟,但对天桥中幡的传承,付文刚仍顾虑重重,因为目前真正有天赋并愿意继承这门技艺的人还是越来越少。

目前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目前付文刚仍在继续物色接班人。他打算把正在制作的新中幡提高到20.08米高,来迎接2008年奥运会,并考虑通过制作中幡文化附属品把中幡发扬光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北京市的付文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天桥中幡】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天桥中幡 小编为您整理天桥中幡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