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高密扑灰年画

时间:2024/11/21 21:00: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高密扑灰年画简称“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者,据传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他的名字已无资料可查,只能凭借民间的一些传闻,来推知他的情况。2006年0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Ⅶ-6
  • 申报地区: 山东省
详细介绍

历史源流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扑灰年画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扑粉"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扑灰"拓印法。"扑粉"和"扑灰"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而在于"扑粉"是使用现成的粉本(即样本),而"扑灰"则需要先对原作加以临摹。"扑粉"是直接印制,用一次印一次,"扑灰"是一次摹仿多次印制。因为有了临摹这一程序,故扑灰年画在发展过程中极善于吸收各种绘画因素和造型风格,以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

起源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者,据传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王姓人家,他的名字已无资料可查,只能凭借民间的一些传闻,来推知他的情况。最初,他们为了生计,便临摹一些文人画及庙宇壁画拿到市场上去卖,慢慢地,他们便以文人画及庙宇壁画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借鉴、创新,从而产生了最里的扑灰年画。初期的扑灰年画大都是以神象、墨屏花卉为主。到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销行于市。

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1736--1860)是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的成熟期。乾隆十五年,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学画(据公婆张氏家谱 记载)。后因生活所迫,张氏四弟便仿学师傅,作墨屏花卉画于街市变卖,以补农田歉收的不足。这样作的结果,大大体现了扑灰年画的商品性质,扩大了它的行销范围及其在人们中间的影响,从而促进了高密民间年画的兴起与传播。到乾隆末期,高密李家庄的胡玉显、赵家圈的赵大伦、杜家官庄的杜万等,慕名投奔公婆庙张氏,拜师学艺。三人艺满归里,公开办作坊,收徒弟,以比师傅更大的派开起了画店。

胡、赵、杜三家作坊诞生开业,很快引来大批外画商,他们争相贩运。扑灰年画也由近及远,行销到烟台、临沂、徐州、杨柳青东部、内蒙、东北三省等地。胡记、赵记、杜记三家扑灰年画画店,从客观上刺激了扑灰年画的发展。胡玉显后人的家里,至今还生长着一棵返老还童久"文官果树",据传是外地画商给老先生带来的,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成为胡家引以为豪的祖传宝树,也是胡记扑灰年画发展史的最好见证。

据说,在较长时间的创作生产中,胡、赵、杜三人在题材方面又各有侧重,各有拿手的"好活"。胡玉显喜欢画"八仙屏""天女散花""三仙姑下凡""胖娃娃"等题材的扑灰年画,赵大伦靠画墨屏美人条(大挂画)发了财,曾一气买地160多亩,成了赵家圈的富户。因此,街坊以羡慕的口吻送他一句顺口溜,"一人有才,全家福来"杜家官庄的杜万则善画刀马人物,比如三国人物,杨家将,岳飞等,同时还兼画大挂子画,如"万事如意""尤鲸献瑞"等。

画店的开张,促使他们为拓宽扑灰年画的销路努力。在此情况下,题材的拓展,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经胡玉显、赵大伦、杜万及其徒弟们的努力,扑灰年画由单纯的花卉墨屏那种轻松消遣的趣味之中摆脱开来,向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人物画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们一直生活于劳动群众之中,对人们的追求,向往,喜爱和憎恶了解得很清楚,因此在创作生产扑灰年画时,不管是取材于神话故事,戏剧故事,还是民间传说,无不打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印记,总是借作品替生活底层的人们抒怀寄情。以胡,赵,杜为代的民间画家一反当时以记录"风花雪月"为主的文人画的弊端,想农民之所想,爱农民之所爱,将以欢乐为主题的题材揉进扑灰年画,把农民们喜爱的人物,故事挪入扑灰年画的表现范畴,大大地开拓了年画的题材。可以说,这时北有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南有高密扑灰年画的年画生产局已经形成。

发展

大约在1810年左右,即清朝嘉庆十几年间,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半印半画时期。当时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版的胡三,因不受老板的赏识,又迫于生计,便千里迢迢从杨柳青来到高密李家庄,投在胡玉显门下,安家落户。胡三从师胡玉显之后,很快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长处揉进了扑灰年画之中,从而逐步把扑灰年画发展成半印半画年画。以刻版印线稿,进行手绘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半印半画年画制作技术,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手工绘制的约束,大大提高了年画的生产效率,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丰富了年画品种,从而把高密民间年画的生产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到清朝道光年间,高密扑灰年画进入了鼎盛时期,此期的高密扑灰年画由于受姊妹艺术的影响,已经发展为两支派系,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作画能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对于扑灰年画来说,自清王朝末年,即光绪年间开始,就已经无可奈何地进入"更年期",出现衰老的征兆了。二十世纪初虽有一度知名度兴盛,但那只是印刷销售上的繁荣,而在题材内容,艺术特点上却是陈陈相因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代表人物

由于名家辈出,工艺改进,品种增多,市场繁荣,道光年间扑灰年画进入鼎盛期。当时,胡相林与赵宗贵、张维先都是绘画高手。据说张维先爱听戏,他把很多戏剧中的人物搬上了扑灰年画。如《也明招亲》、《黄鹤楼》、《李靖王》、《三娘教子》等。甄家屯有个李洪喜,是村里的绘画高手,据传《历代帝王图》是他创作的,如今这幅名画收藏在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棉花屯的石玉山是石家的第一代绘画艺人,他画的大褂子条《玩鸟图》等很受人们喜爱。这些技艺精湛的画师们不断认真研究探讨人们的心理追求和审美情趣,着重围绕展现幸福美满、长寿如意、山水名川等进行创作,使扑灰年画出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

传承意义

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由此造成制作周期长、工艺讲究、产量有限的特点,这样扑灰年画便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技术竞争市场,至光绪年间整个行业开始衰落。到民国中后期,由于战乱影响,扑灰年画业受到极大的摧残。1937年,抗战爆发后,绝大部分艺人外逃,画业濒于绝境。解放后,在生活的迫切要求下,扑灰年画业才重现生机,画店逐年增多。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期间,相当一部分画稿被烧掉,扑灰年画业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艺人面临失业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扑灰年画艺术得到恢复,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扑灰年画协会等组织。

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和挖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山东省高密市的吕臻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高密扑灰年画】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高密扑灰年画 小编为您整理高密扑灰年画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