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壮族蚂虫另节

时间:2024/11/21 21:11:5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壮族蚂(虫字旁加另)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因壮族把青蛙称"蚂(虫字旁加另)"而得名,又称为"蛙婆节"、"青蛙节"。这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拜青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第一批。
  • 遗产项目编号: Ⅹ-15
  • 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详细介绍

简介

壮族蚂(虫字旁加另)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因壮族把青蛙称"蚂(虫字旁加另)"而得名,又称为"蛙婆节"、"青蛙节"。这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拜青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主要活动和仪式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各地仪式不全一样,节期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全过程有"找青蛙"、"孝青蛙"、"葬青蛙"三大程序,大体分找青蛙、游寨、祭青蛙、葬青蛙、验卜等五个部分。有的地区还出现戴着青蛙面具的男女青蛙神和青蛙将军和其他神灵,分别跳着各种舞蹈。

节日期间人们以祭青蛙为主要活动,敲锣打鼓,招集四方歌友,大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歌声遍野。

初一,身着盛装的男女老幼齐出动,敲锣打鼓、成群结队到山野、稻田里寻找青蛙。由于青蛙尚处于冬眠时期,人们必须翻石,掘地,挖洞。当第一个人找到青蛙时,便鸣炮报喜。他将被尊为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郎,并由他组织节日的全部活动。众人闻声迅疾赶来,向青蛙贺喜。

初二到初五,人们事先已准备好一个小棺材,小棺材上罩有一个竹编纸糊的小花楼。将青蛙安置在小花楼里。白天,四个少年抬着花楼和小棺材,后边尾随着寨民,到各个村寨游行,挨家拜年,此谓"游寨"。

夜晚,游寨归来,村民们将花楼、小棺材停放在村寨边的亭子上。亭旁竖立一根高十多米的竹竿或杉篙,顶端悬挂一面画有青蛙图像的旗,四周还挂有红、白、兰三色的纸幡。全寨人自动陆续聚集到停放青蛙的小亭前来焚香,为之守丧,上供祭奠,通宵达旦唱赞颂青蛙的山歌,此谓"祭青蛙",也叫"孝青蛙"。山歌的内容有叙事歌(青蛙节的来历,村落的形成,祖先从何来等)、生产歌(农事歌)、情歌。

正月最后一天葬青蛙,也是节日的最高潮。各家宰鸡杀鸭、蒸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人们抬着小棺材和花楼走在前头,后边跟着长长的送葬队伍。全村人一道把青蛙送往事先选择好的坟地后,挖坑,下葬,埋土,鸣放鞭炮,一如为亲人出殡、送葬的仪式。此谓"葬青蛙"。

送葬完毕,由蚂虫另(虫字旁加另)郎打开头一年埋葬青蛙的棺木验骨以测知当年农业收成。尸骨呈金黄色,象征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尸骨若呈黑色或灰色,预示当年年景不佳,提醒人们注意防洪防旱,并当即举行一定仪式祈求消灾免祸,确保丰收安宁。此谓"验卜"。

青蛙舞的舞姿多模拟青蛙而为,主要动作有双腿深蹲、撑棍仰身、碎步横行、抬踏颤点等,富于生活气息,诙谐风趣。

传承价值

壮族人民群众把青蛙视为天庭降下的天女。她会"呼唤风雨",给壮乡带来丰收、吉祥、太平和昌盛。

青蛙的艺术形象,普遍出现于广西壮族的绘画、雕塑、纹身、绣织、舞蹈、民谣和神话传说之中,著名的花山崖画中的主体形象也是青蛙。画中的许多场面描绘了远古社会酋长、巫师装扮成青蛙图腾的祭祀活动。

在以稻作为主的壮乡,风调雨顺是水稻丰收的关键。"蛙声哑,禾苗枯""青蛙呱呱叫,大雨就要到"。壮族先民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的体验,认为天上的雷与地上的青蛙,会给农田带来充沛的雨水,带来丰收的希望。团此,青蛙又是壮族的农业保护神。

红水河两岸百余里的壮家村寨都盛行青蛙节活动,历史上曾建成过二三百座的蚂虫另(虫字旁加另)亭。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蛙节活动很少举行,一些蚂(虫字旁加另)亭在当时遭受破坏,现在遗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改革开放以后,青蛙节活动在各地又陆续得到恢复。目前,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态度日益淡漠,一些活动传承人因年事已高而退出舞台,有的已相继谢世,导致某些技艺得不到传承。有关部门正采取措施对青蛙节的相关民俗活动加以抢救和保护。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壮族蚂虫另节】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壮族蚂虫另节 小编为您整理壮族蚂虫另节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