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毛南族打猴鼓舞

时间:2024/9/19 22:31:5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猴鼓舞"是贵州省毛南族一种用于丧葬活动、由巫师表演的传统舞蹈,流传在平塘县部分乡村。"猴鼓舞"分为男子独舞和双人舞两种,内容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椿"、"猴火引路"三段,表现了毛南族起源、团结勇敢。不忘祖先遗愿等。现在,猴鼓舞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自娱性舞蹈。2008年06月,贵州省平塘县申报的打猴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Ⅲ-63
  • 申报地区: 贵州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毛南族打猴鼓舞”又叫“猴鼓舞”,是我国不足10万人口的少小民族——毛南族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群众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的内容,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毛南族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就用兽皮做成手鼓,把关于三兄弟的传说演变成民族舞蹈的形式来纪念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流传到后来就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经典—“猴鼓舞”。毛南族对去世的老人出葬时除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亲人外,还必须用“猴鼓舞”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因其节奏欢快、动作滑稽,故而逐步演变到毛南族的一些欢庆节日中,成为毛南族的传统舞蹈。

艺术特色

毛南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在卡浦毛南族乡、者密镇六硐、河中一带。代表性节目有《打猴鼓》、《拦门歌舞》、《火把节》、《地牯牛》等。《打猴鼓》舞主要用在丧葬礼仪中搞闹场的一种舞蹈,共分《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子引路》三段,一人击铜鼓,一人击皮鼓,三人表演。表演时间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可长可短。《拦门歌》则是迎亲时,由男方家组织迎接老外婆进屋时的一种礼仪表演,用歌伴唱,用棕扇拍打老外婆周身以示除尘,用烂斗笠戴于头上以示遮凉,动作即兴发挥,诙谐活泼。“火把节”则是毛南族人民在除夕夜用火把照明,敲锣打鼓、吹牛角大号、唢呐,成群结队上山“对骂”、“捉俘虏”。整个活动即兴表演,有一人跳唱表演,也有二人或多有跳,非常热闹。

传承意义

毛南族《打猴鼓舞》是中国毛南族独特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人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舞蹈将巫术祭祀动作与宗教法事动作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具有杰出的民间传统表现文化空间。

舞蹈动作粗犷豪迈、机灵朴素、古朴刚劲,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及毛南族人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了毛南族的民风民俗和图腾意识,是研究毛南族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的活化石。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毛南族打猴鼓舞】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毛南族打猴鼓舞 小编为您整理毛南族打猴鼓舞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