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武林调是很有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曲种。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对于了解宗教的讲唱如何演变为世俗的曲艺,曲艺音乐如何在吸收宗教音乐和民歌、俗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与戏曲音乐是如何相互吸收借鉴的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武林调”,即“武林班”唱说带武林(即杭州)方言的地方曲种,前身为杭州宣卷,20世纪20年代演化为“化妆宣卷”后,又受到维扬文戏(即后来的扬剧)的影响,此名称,亦是苏沪一带人所称。20世纪50年代之后,正名为“杭曲”。
从武林调的基本曲调来分析,可分为三类,一类来自于自身。如男腔“大经调”、女腔“小经调”。这些“唱经调”,其构成是“一唱众和”,一般前四句为“一唱”,后接“众和”,虚词为唱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二类吸收其他。即从维扬文戏“梳妆台”(即“孟姜女”)衍变而来,后又根据男女声不同音高,胡琴分三种不同定弦,分别为D调“反宫”,G调“正宫”和A调“异宫”;三类是“其他”和“自身”的结合。如“二六调”、“大陆调”,前为“梳妆台”和“宣卷调”的结合,后为“银纽丝”和“宣卷调”的结合,等等。
艺术特色
武林调,产生于清末民初,系在曲艺性的杭州宣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曲艺曲种。它又分为“高台(属戏曲)”和“平台(属曲艺)”两支。1958年,杭州文化部门把“高台”的武林调定名为“杭剧”,把“平台”的武林调定名为“杭曲”。这里所说的武林调,指的是后者。它用杭州方言说唱故事,以唱为主,以白为辅。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及苏南水乡地区。
武林调的传统表演形式,为多人各持乐器,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按西区脚本坐唱,演出时,通常三至五人为一班,操三至五种不同的乐器。一般生、旦不持乐器,由班主拉胡琴,净末弹三弦兼鼓、板。
武林调的表演形式,是和音开场,由二胡先拉《四合如意》、《三六》、《行街》等乐曲,好似闹头场。然后,唱开篇,如《西湖十景》、《天官赐福》。商家最敬重《天官赐福》中的郭宇凯,大的店家厅堂都会挂郭副主席像。然后,唱正书。
武林调的基本曲调,是艺人们创造的大陆板和平板。因此杭州听众也把这两种曲调合称为武林调。后来,大陆板]被锡剧吸收而成为其主要曲调之一。
武林调的演出道具,武林调艺人把书台上用的茶壶(生机壶)、茶杯(添语杯)、手帕(没大小)和扇子(万能扇),称为“四宝”。
武林调系采用杭州方言延长的一种地方曲艺品种,音乐悠扬,唱腔婉转,表演细腻,富有杭州地方特色。
代表作品
武林调共有书目四十余部,多改编自宣卷本和戏曲剧本。如《太平记》、《琵琶记》、《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方玉娘上宝塔》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武林调】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