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平讲戏

时间:2024/11/21 22:17:0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平讲戏,是以地方方言演唱戏文的高腔剧种,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初年,起源于屏南,流传在宁德、福州地区。由于唱词和对白都用方言,平白如讲话,故称“平讲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2008年6月7日,屏南平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Ⅳ-160
  • 申报地区: 福建省福安市
详细介绍

发展历史

平讲戏,形成于清代初年,系闽剧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长乐、福安、柘荣等广大城镇。该戏最初以“地下棚”形式演出,演员化妆成戏中的各种角色,敲锣打鼓,沿村演唱;也时常在晒谷坪或街头空地上拉草绳围成圈,演员在圈内演戏,观众站在圈外观看,故戏班被称为“牵草索班”或“地下棚班”。这种演出多系业余、季节性的,唱腔属“洋歌”调,道白用福州方言,故称“平讲戏”,以别于用官音演唱的四平戏、徽调、乱弹、京戏等外地剧种。

清乾隆初年,屏南县谢厝村组织有平讲班。清中叶到光绪年间,是平讲班发展、兴盛时期。在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有一个世代相传的潘姓平讲班,该村的平讲班可追溯到“潘光闽”班。继“潘光闽班”的是“潘永万班”,继“潘永万班”的是“潘永玉班”。

从清咸丰至同治末年(1851~1874年),仅屏南就有谢厝、天峰、山墩、漈头等63个村成立有平讲班,连东山岗、半村、新竹洋等仅有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其分布的村落超过全县一半。当时较有名的是黛溪乡的“一衡班”,被誉为“平讲一”。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是平讲戏最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相继出现“宝发班”“旧仕梅班”“新仕梅班”“三仕梅班”等,均以班里名角命名。

清宣统二年(1910年),连江县矩庾乡余二二(外号“酒店二”)出资一百银元,到福州聘请平讲戏艺人弟司,到连江县余氏祠堂设馆,招收乡里农家子弟13人(最大16岁,最小为11岁),办起“群乐班”,余二二当班主。该班所演第一出戏是《女娲补天》,随后又学了《青盲看普渡》等10多本,并到鳌江两岸各村演出,很受欢迎。

宣统年间(1909~1911年),平讲戏开始与儒林戏、江湖戏结合融汇,俗称“前三合响”,开始形成闽剧的雏形,而作为独立声腔剧种的平讲戏,在外县城乡依旧存在,但已渐趋衰落。

民国2年(1913年),连江县城举人吴光庭、文人游次野聘请福州平讲戏艺人魏华礼设馆于矩庾宫,招收城里良家子弟吴灼三(小生)、庄八钿(青衣)、谢玉秋(大花)、“儒家十”(后台)、熊十五(后台)等排演《拜塔》《紫玉钗》《王昭君和番》等。这些剧目系从儒林戏移植来的,说明儒林戏已与平讲戏相结合。

民国7年(1918年),塘后村林大妹与长汀村依玉、东湖村依其,合资创办“齐天乐班”。该班演出《龙凤金耳扒》《六国相》《沉香破洞》《甘国宝》等剧目,还到福州、长乐、福清、宁德、福安等地演出,培养出象“坑园生”“马鼻旦”、黄秀清(老生)等一批艺人,尤其“马鼻旦”以“一日三花鼓”而出名。

民国15年(1926年),柘荣县布庄老板张大龄出资兴办全县第一个业余平讲班,演员有60人,用柘荣方言演唱。民国时期,闽剧已经形成,平讲戏日益衰落,这些班社不久渐告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仅存福安、霞浦、宁德和屏南县4个农村业余平讲戏班。为挖掘、抢救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1956年至1964年,福安地区(现为宁德地区)多次举办农村文艺会演,霞浦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赠宝镜》,福安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姐妹看花灯》,宁德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草鞋公赶子》等剧目。

1960年3月,福安县成立平讲戏剧团,老艺人与青年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3本,曲调23支,整理演出《采桑》《赠钗》《断桥》等折子戏,于1960年5月参加省青年戏曲演员汇演。1961年,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解散。1976年以后,福安县康厝公社(乡)凤阳大队(村)、社口公社(乡)牛山弯大队(村)、穆阳公社(乡)外阳大队(村)恢复成立业余平讲戏班。其中牛山弯的有38个演员,1979年到1981年上半年演出216场。

1977年,党中央重申“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屏南戏剧再次蓬勃发展,平讲戏重新活跃,但这只是昙花一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最后一个民间业余团体—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平讲班散班,平讲戏基本在闽东北范围内消亡。散班后的平讲戏艺人纷纷转行,一些平讲戏艺人转向乱弹表演。

1990年,闽东作者陈发松创作现代剧《原来是你》 。

2002年,屏南县成立地方戏剧研究办公室,并对全县地方戏剧保留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后,组织平讲戏艺术抢救专项工作组深入棠口乡漈头村、熙岭乡四坪村等32个平讲戏重点村,开展平讲戏艺术全面摸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工作。

2006年,“中国四平戏(高腔)学术研讨会”在屏南召开。张贤楼、张贤读等人将漈头村的平讲戏老艺人、闽剧团退休艺人召集起来,重新组建漈头平讲戏剧团,开始排演平讲戏,在向屏南县有关部门申请参加研讨会的同时,请求屏南县宣传部帮助解决服装、道具等问题。

2014年7月26日,福安市首个“平讲戏艺术活动基地”在富春公园休闲长廊举行揭牌仪式。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福安平讲戏,福安市拟建设6个“平讲戏艺术活动基地” 。

剧目情况

主要分类

平讲戏的剧目,主要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后期发展到50多个剧目。常演的剧目有《双封侯》《双状元》《赠宝塔》等,此外有折子戏《楼台会》《小方卿唱道》《云头送子》等。

从江湖班传入的剧目有:《双封候》《双绫帕》《双金花》(又称《双状元》)、《双串钱》《双玉杯》《双救驾》《双钉判》,合称为“七双”戏。

《赠宝塔》《赠金钗》《赠宝镜》《赠宝炉》《赠宝刀》《赠珠球》《赠白扇》(又称《白扇记》)、《赠三宝》,以上剧目合称“八赠”戏。

还有“二十一杂”戏,如《两登科》《两重恩》《三官堂》《三义缘》《七封书》《钰宝带》《玉麒麟》《牙牌会》《鸳鸯帕》《失金印》《种葵花》《锦裙会》《南柯山》(又称《朱卖臣》)、《义男恩》《探关山》《八宝带》《清风亭》《三奇缘》《七国志》《花针记》《三仇恨》。

从乱弹戏改编的剧目有:《虹桥路》《古贤阁》《摩天岭》《棋盘山》《红裙记》《鸦片记》。

其它剧目

《采桑》《破曹》《求寿》《教子》《送子》《空城》《偷桃》《拜寿》《双珠球》《双附马》《双子会》《双爬城》《赠宝珠》《赠宝带》《赠宝钗》《金八仙》《金宝炉》《陈头会》《湘江会》《景岗会》《金印会》《月台会》《下河东》《下凡间》《玉蟆蚨》《小登基》《大登基》《大红袍》《小补缸》《大补缸》《燔关山》《看鳌山》《天台山》《回灵阁》《龙凤阁》《风养亭》《秋风亭》《花被传》《包公传》《三枝剪》《三志堂》《三英雄》《三结义》《三代荣》《五峰岭》《七手巾》《掌鞋记》《飘沙记》《朱沙记》《药荣记》《打虎记》《猪肚记》《黄金台》《征平西》《失钰环》《绣鸳鸯》《鸳鸯楼》《鸳鸯带》《乾坤带》《杨八妹》《信之番》《征西岐》《催钱粮》《界牌关》《开金锁》《奏香连》《送京娘》《种葵花》《帕骨牌》《讨鱼税》《扬州擂》《仙女配》《探王洋》《摄魂瓶》《买鲤鱼》《打花鼓》《全家福》《昆山县》《三仙庆贺》《八仙庆贺》《李安打朝》《明镜报仇》《五代同堂》《长蛇大阵》《湘子渡妻》《刘锡得子》《渭水方贤》《汾阳拜寿》《金童买酒》《过江杀相》《借云破曹》《走火从良》《回衙写状》《贤妹探监》《山伯十送》《开紫金锁》《开弓买茶》《杨八妹渡河》《马匹卜驳妻》《日红割股孟》。

代表剧目

草鞋公赶子:传统剧目,系《清风亭》中之一折。写“草鞋公”张元秀的养子继宝负气出逃,“草鞋公”追子至清风亭,巧遇其生母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初,该剧由福安县平讲戏剧团演出,并作为该剧种的保留剧目。

马匹卜换妻:传统剧目,又名《双子会》。清代根据“花部”剧目《老少换妻》改编。写青年寒儒冯四上,被骗娶老妇为妻,恰有另一老夫马匹卜,买年轻女子李锦花为妇。两对男女年龄差距很大,且都不愿匹配成婚。老妇同情冯四上与李锦花,暗中叫他们一对夜奔,并将卖身契改名,使县官判断李锦花归冯四上,老妇人归马匹卜。20世纪50年代,该剧由福安县平讲戏剧团演出,剧本系福安县留洋村艺人王宋周忆抄,收藏于宁德地区文化局。

赠白扇:传统剧目,又名《白扇记》。作者佚名。根据民间传说与清代文人笔记《兰修庵避暑钞》,杜撰明朝福州西郊洪塘乡人翁正春,中状元后“背盟负约另娶”,遭弃妓阴魂报仇,并撰翁正春“强占林子利金鸡山墓地”的传说。据《竹间续话》记载,清末,该剧在福州地区演出时,“先生子孙百十人,持械向剧场围打,一时无再演者”。后有的戏班将其改名《金鸡山》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剧已不再上演,但在民间有影响。

采桑:传统剧目,陈桂寿根据福安县平讲戏老艺人王宗周、王允明所藏抄本整理。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离别后,山伯遣书童事久前往吴山探望英台,遇见已恢复女妆的英台书童、人心在花园采桑,相认之后方知英台是女流。于是两人在花园中忆仿梁、祝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情景。后事久赶回府,催山伯遣媒说亲。

一日君马铎:传统剧目。民国初年,由福州“三合响”平讲班演出。写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长乐人马乐,入京赴试,遇一女子阻途,出一联令对:“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马乐窘极不能对。女子曰:“君且记取,他日自有用途。”语毕,女子不见。马乐复前行,投宿村舍,又一女子应门曰:“客宿今夜到奴家,又无灯火又无茶;他日若得朝天子,雨打无声鼓子花。”梦觉已天明,见身在荒坟中,惊异不已。马乐入京中魁,时白庆云为相,妒才忌贤,暗诬考官有弊,皇帝面试马乐,以“白扇画梅,日日迎风花不发”命对,马乐忆及途中女子所嘱,应对下联。帝又以“风吹不动铃儿草”命对,马乐又以梦中女子诗句对之,帝称旨。白庆云又诬马乐之名不避帝号,当下罪。马乐回以孩提命字,受以父母,且远在本朝建号前。帝意释,为之改名“马铎”,并命代行郊天礼,用帝仪仗,人称“一日君”。

白云山上货郎担:现代戏。陈桂寿根据福安县穆阳镇真人真事编成剧本。写老货郎灿弟伯,为赶往外岗送货,将里岗生产队所买急用农药,转托邻村农民光华代送;光华见气候突变,便主动为里岗队施药,而里岗队却派畲族姑娘兰妹下山取药,路上碰到灿弟伯,灿弟伯以为光华误事未将农药送到,三人互相误会,在山上追赶。该剧歌颂急他人所急的风格,1963年在福安县由业余平讲戏班首演,1964年,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

双定牌:现代戏。1983年,陈发松编剧。写畲族老农钟兴劳动致富,筹划盖新屋迎娶儿媳。这天,钟兴按当地风俗手拿牌桩在田里定房基,刚巧遇见未过门的儿媳雷喜,前来同他儿子共商培育良种田。钟兴要拔掉良种田的木牌,雷喜不让占田盖房插牌桩。因翁媳初次见面不认识,当场发生矛盾,雷喜坚持原则,用实际行动劝导,使钟兴认识到不能毁田建屋,应为子孙后代着想,于是改在畲山上建房。该剧于1983年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剧团调演,获创作奖与演出奖。

艺术特色

唱腔

平讲戏音乐属高腔系统,由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分为平讲、江湖、小调和其他杂曲,用闽东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白如讲,通俗易懂,极具特色。

分平讲、江湖、小调和其他杂曲四个部分,用闽东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白如讲,通俗易懂。主要曲牌有

(一)平讲

平讲,也叫洋歌,源于闽东北民歌,由“柴牌”和“诉牌”组成,属板腔体,“一人唱,众人和”(俗称“掏岭”)。板式有一眼板和散板两种,唱散板时仅以“刀鞘板”敲节拍与过门,偶尔间插锣鼓和道白。多衬词,要帮腔,帮腔曲调多以八度大跳后大二度上下行走向为特色。如:6 6 5 5 6等。

(1)柴牌又分“慢板柴牌”“平板柴牌”“急板柴牌”“长尾柴排”和“柴牌调”五种。

(2)诉牌又分“诉迭”和“慢板诉牌”两种。

诉牌为上下句结构,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反复。其节奏自由,曲调简洁,平白如话,旋律还可根据唱词的感情和字数,作相应的增减,是叙事、抒情等大段唱腔的常用曲牌。唱腔旋律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为最多,徵、商次之。板式为一眼板、散板以“刀鞘板”敲节拍,多衬词,有帮腔。

慢板诉牌虽有一定的板式,但无严谨的结构,根据剧情需要可增减乐句,也可间插锣鼓。常在句逗前出现切分音或延留音,加上“哭头”适宜于哭诉,哀求等声面。“哭头”有三十六哭头之说,但大都失传,所存不多。

柴牌迭是由诉迭与各种柴牌联串头用而得名,常用于叙事和抒情。

(二)江湖

闽东北民歌揉合外来声腔四平、徽调、乱弹、啰啰等衍变而成。有“南柯调”“南柯迭”“平板诉牌”“紧板”,为羽调式,一眼板,单曲反复演唱,适于大段叙述,是平讲戏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常用曲调有:

(1)南柯调有角调式和羽调式二种,散板和一眼板相给和,帮腔用唢呐伴奏,常与南柯迭联串头用,也可单曲演唱,适用于悲哀,惊慌的场面。

(2)南柯迭散板可自由反复,联串于两支南柯调之间。

(3)平板诉牌羽调式,一眼板,多为单曲反复演唱,适用于大段叙述,可增腔减字,为摧紧节奏常用简短的打击乐代替过门。

(4)紧板、散板、徵调式,原为旦脚用于情绪低沉,动作缓慢的表演唱段,后常以紧拉慢唱的形式来表现高亢,粗犷的情绪,不拘行当,用于紧张,激昂,强烈的场面。

平讲戏每戏必唱一曲《四平仔》,以示继承“江湖班”的唱腔,不忘师承之义。

(三)小调

包括本地民歌和方言化的外来民歌,这部分唱腔、风格与“洋歌”“江湖”有所不同。多用歌舞场面或戏中的说唱,表演。有“看灯调”“琵琶调”“游春”“打花鼓”“过关”“采茶调”“十不亲”“看花”等。

(四)其他杂曲

来自乱弹的“渔婆歌”和“纽丝”“斜调”“八仙调”“平调”“横调”“奈何调”等。来自逗腔的有“花园调”“急板”“倒板”,来自洋歌的有“赏花”“山坡羊”“赶船歌”,来自梆子的有“滂水调”等。演唱时,前台一人干唱,后台齐帮。唱词每句中间都有二三处穿插“唉”音叹词,尾句三字多由后台乐队与演员帮腔。

器乐

以吹牌、锣鼓经和少量文乐为主,乐曲均来自“江湖班”。

乐队共6人,分软爿(管弦乐)与硬爿(打击乐),各3人。乐器有鼓板、小堂鼓、大锣、小钹、唢呐、二胡等。1960年后,增加月琴、双清、扬琴、三弦、低胡、大钹、大鼓等。特殊伴奏乐器有“刀鞘板”,系早期乐器,利用插砍柴刀的空心对穿的木板,来代替鼓板(单皮鼓),作为舞台指挥与节奏用。“毛胡”以大毛竹为筒、小竹竿为杆、薄梧桐板为面,发音别致,音调较低,音色浑厚圆润。

乐器伴奏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用笛子、唢呐、毛胡、京胡等;武场用鱼鼓、低音鼓、小锣、平锣、平钹等。

角色行当

平讲戏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特别注重“三小戏”的表演、至其后期,因受其他外来剧种的影响,角色行当逐步增加,丰富起来,发展成九角十二角,共分三行十四人角。

(1)生面行(白面行)正生、小生、武生、贴生、老生(外)

(2)旦面行(包头行)正旦、小旦、花旦、武旦、贴旦、老旦

(3)净丑行(花面行)大花、二花、三花

此外,还有杂角行,如扮演兵卒、店家、稍公、地保、庙祝、小和尚、车夫等剧中的次要人物 。

角色行当常可相互替补,人物与行当之间规定不特别严格;但长班每班有50多人、如福安的“新长兴” (长班有54人)、福安新玉春有48人。

身段科介

丁子步、莲花步、挪台步、扭头、捏指、盘腿、撇嘴、扮鬼脸等,是平讲戏的基本功。

旦角一般右手不离胸,离胸宜近不宜远,举手不过奶;出手食指要微弯,指物要转腕。脚踏“丁字步”,行走“莲花步”,急走“挪台步“(用左右脚尖紧接脚跟挪动)。演赶路时的准备动作是左手摸发髻,右手摸脚跟。进出门槛时是右脚提跨,左脚跟进。坐位时身稍侧,浅交脚。出场时脸朝后台,直至台桌边才转身面向台前亮相,接着捡领、捡袖,然后用“贴步”行到台前,念词后转身到台桌前坐下报白 [17]  。

武生出台时多是在后台喊一声“喴”,后台打击乐起“大冒”介,“三下步”用袖遮面至台桌边亮相,整冠、捋须、捡袖,脚踏“八字步”到台前“奠降”“开堂”,然后转身上将台报白。马夫(武生)出台演洗马动作(跳台),先开马栏、牵马、脱鞍、洗马身、取料喂马、上鞍、试骑、系马,最后请将出台。武生在战场上对阵作战动作有碰阵杀、双过背杀、三只花、四条枪、滚刀、六朴股、七股乱、双捷、托头、八股点、洛索、加上杀、光腹杀等打法。“一衡班”演员能“翻跟斗”“滚地爬”“跳过头”,还有采用屏南武术结合的武打形式。

老生在表演追赶时有“摆须”的动作,踏一步摆左边,再踏一步摆右边,从慢到快,表示艰难。

青须生(占生)表演气愤时有“吹须”的动作,双手抱肩,全身抖动,眼珠突出。

大花(净角)出台时用“大冒”,即“三下步”,左手捏住右手袖子,遮面至台桌边甩袖亮相,双手捋须,瞪转眼珠,用“八字步”行至台前,念词后转身大步到台桌前或登上案桌坐下道白。

三花出台动作有孩儿步、翘胡子、转眼珠、龟头相、倒头步(倒身用双手行走)等。

平讲戏的身段科介,在初期比较定式常化,易学易演。但到清末以后,因受乱弹和闽剧的新化影响,也有新的发展。

特色技艺

平讲戏表演风格崇尚真实自然,特色艺术有“蓄气”、开“壳箱”和真刀真枪表演等。“蓄气”是表现剧中人物遭到不幸、受到惊吓或死亡时,将脸转向后台,快速在两颊抹些茶油,然后吸气入胸,把鼻凹下去,眼珠先动然后不动,呼吸停止,仰倒于地,表示晕厥或死亡。开“壳箱”是宋元南戏传下来的古艺术,“壳箱”内装老郎爷像、老财神、魁星、雷神、五鬼以及虎、牛、狗等面具,是表演神话人物和动物时使用的。是中国古老傩舞在平讲戏地方剧种的一种遗存。

使用真刀真枪表演也是平讲戏的一大绝活。表演的真刀真枪有排刀、朴刀、腰刀、钢剑、长矛枪、长蛇枪以及钢叉、木棍等,在舞台表演对战时,必须按照后鼓板指挥,以板眼表演武打动作,绝不能打错一板一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服装

平讲戏的服装也继承了民间小戏简朴的特色,没有堂皇、豪华的绫罗绸缎大制作,而是用一般的印花土布缝制,加以少量绸带装饰美化而已。如生衣仅在前后襟绣一朵小花,旦角即加彩色镶边,青衣以白布镶边。平民百姓则穿接近民服的斜襟衣,间以黄、白、灰、黑等颜色而已。而官服虽有红、兰、黑、白、绿之分,也都不豪华。

戏服整体看上去采用多种色调,角色穿戴的衣服、裙衣、帽子等颜色丰富多彩,比较的多样化。男演员的戏服相对于女的来说比较的简单、随意。男演员的盔帽上多采用传统色彩,纹样色彩大多是以点翠来装饰的,偶尔也会添加其他的色彩,只要是强调素净、简洁,旁边带点刺绣或旁边带点羽毛看上去比较的整洁大方。女的裙衣采用折裥或不折裥,上面有绣花、贴花、网眼雕花各种各样的。上衣袖子一般都有水袖,有些是本色连袖,外面会加上飘带与云肩,长裙外面会搭上短裙、中裙,使得裙衣紧松分明,穿在身上形体分明。在鞋子方面,男演员经常穿的是高靴,普遍老生、官带穿高靴的居多。女演员小生普遍都穿云鞋,穿的鞋都不高,大概一寸左右的鞋子。小旦身高不够,所以为了弥补身高问题,经常在鞋子里垫高两三寸。

化妆

平讲戏的化妆也遵循从简的原则。早期化装,演员均不敷底色,生旦角以厦门桃(胭脂)涂两颊,松烟画眉,丑末等角只在眉眼处以松烟勾画。花脸也没有脸谱,后来受外来剧种影响始有了脸谱但亦较为简单,有的脸谱仅用手指勾画。装神弄鬼时,以金银粉涂之,而使用面具则是平讲戏的特色。面具有加冠、财神、魁星、土地、无常等鬼神与虎豹狮象犬马蛇鸟等动物。

舞台布景

平讲戏也遵循了中国戏曲写意的美学原则,以虚代实,舞台上除一桌两椅外,并无其他多余的东西,台后的屏风左右一对“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而一桌两椅变化无穷,可山可城,可屋可床,可门可窗。

道具

平讲戏的道具,包括文旁四宝,銮仪器杖,刀枪刑具、车船布城、神龛祭品等,在制作时都尽量接近福安的生活原形、形象逼真、极具福安特色。

平讲戏是直接吸收四平腔艺术特色形成的高腔剧种,保存着原生态戏曲文化特质,其剧目、唱腔、表演诸方面都蕴藏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东西,特别是其唱腔音乐,伴唱和演奏形式上基本保存高腔古貌,为研究高腔和四平腔提供了可靠的实证。平讲戏与宗族社会的宗族戏曲演出制度有重大关系,平讲戏班的形成、剧目的演出,都是族人对于维护平民百姓利益的一种文化行为,从宗族戏剧这一点上看,平讲戏于研究中国民间戏曲与农村社会宗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平讲戏虽然接受了部分明代四平腔的戏曲遗产,但是在平讲戏的流行过程中,它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欣赏心理,大量改编了传统剧目,对于地方戏曲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平讲戏保存了许多古代南戏的表演模式,并积累了一些历代艺人的表演技艺,如《双子会》《赠宝带》《菜桑》等剧目,都是历经世代艺人打磨的精品,保存了极其宝贵的古代戏曲审美价值,让后人了解数百年前社会生活的真面目。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平讲戏】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平讲戏 小编为您整理平讲戏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