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时间:2024/11/21 22:20:0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是指形成于古代金华,以传统技艺制作和烧成的窑系工艺,所用原料就地取材,以本地的粉砂岩红色粘土为主。其原料配比精细,烧制工序繁复,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拉坯利坯、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 遗产项目编号: Ⅷ-214
  • 申报地区: 浙江省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浙江省),编号:Ⅷ-21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3)保护单位: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

2、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婺州窑衢州白瓷烧制技艺),编号:Ⅷ-21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历史渊源

婺州窑烧制技艺是指形成于古代金华,以传统技艺制作和烧成的窑系工艺。婺州窑位于今浙江省的金华和衢州一带,该地烧制陶瓷的材料丰厚且易开采,水陆交通便利,故陶瓷的诞生起步早、发展快。

据考古发现,在一万多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就已有了夹炭陶和夹砂陶的烧造技术,上周时期已大量使用印纹硬陶,大约在东汉时期,即创烧了婺州窑制品,与浙江的越窑、瓯窑、德清窑一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青瓷的主要窑系。

三国时期及其后的历史时期,随着南方青瓷烧制技术的日益进步,加上中原地区制瓷工艺的传入和融合,婺州窑又有了更快的发展。

六朝是婺州窑烧制技艺的成熟期。

唐宋则是它的鼎盛期,那时候的婺州窑瓷器不断外销,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窑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也是说婺州窑所生产的茶具等当时地位仅次于越窑和北方耀州窑,名列第三。在21世纪初,已发现古窑址数量达600余处。

直至元末明初,婺州窑才逐渐被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所取代,慢慢步入衰落。

1973年,陈新华高中毕业后分配在金华古方陶瓷厂工作,后赴龙泉瓷厂学习陶瓷工艺,遇到了首批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陈新华在徐朝兴的帮助下,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恢复了有近2000年历史、失传了600多年的婺州窑。

1988年后,陈新华“下海”做雕塑、搞装潢、办陶厂,还在少年宫兼职做过陶艺老师。

2003年,陈新华跑窑子、收集资料,陈新华将婺州窑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釉色造型,风格特点一一梳理。他对收藏的古婺州窑瓷器进行造型、釉料配方和工艺等方面深入研究,终于恢复了成熟的婺州窑技艺。

工艺特征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体现在婺州窑瓷的胎质、釉色,及其堆塑造型。它造型生动,纹饰多彩,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文化内涵。婺州窑瓷的品种丰富,有尊、罐、盘、豆、鼎、壶、簋、盂、盘、盅、碗、盒、瓿、钵、钟、砚、熏炉等。造型题材丰富,艺术形式多样,它源于民间生活,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和鲜活的动物形象塑造于瓷器上。主要体现一下三点:

1、生活情景再现

婺州窑的工匠们富有想象力和创作力,他们在罐体,上塑造各种生活情景,有快乐的儿童,慈爱的母亲;有吹箫击鼓、杂耍表演的生活情景;有出殡送葬的场景,还有殿宇楼阁、生活器具等等。如浦江县出土的东汉杂技俑五联罐和武义县出土的三国时期的乐技五联罐,都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情景。

2、动物与禽舍的塑造

各种动物形象是婺州窑瓷中常见的造型,采用各种动物造型来装饰瓷器。还有捏塑的动物造型。如鸡首壶、羊首壶、龙柄壶、狮形尊、羊形尊、蛙形水盂、鸟形灯盏、异兽形尊、辟邪烛座等等。另外还有各种仿实景、实物的瓷器,如猪圈、狗舍、鸡舍、鸟笼等。从这些瓷器塑造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中对古人的生产状况略见一斑。如常山县何宅出土的西晋时期的猪舍,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共有九根柱子,四周为栏板,屋面为硬山顶,屋脊高起,猪舍内塑有一头猪,左侧还塑了一位妇女正在喂猪,反映了生活情趣。

3、佛教信仰的表现

由于佛教的盛行,佛像成为堆塑造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贵族阶层为超度他们的前辈灵魂升天,死后仍能在冥间得到佛的保佑,在墓葬中多陪葬佛像谷仓罐。如三国西晋时期的佛像谷仓罐,佛像均合掌盘坐在莲花座上,神态端庄,头上布满灵光,充分反映出古时人们强烈的宗教意识。

工艺流程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中,其原料配比精细,烧制工序繁复,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拉坯利坯、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若干道工序,有的工序甚至需要交替进行。而釉料制作、拉坯利坯和烧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婺州窑制作从配料到烧制严格遵守传统的规制,每道工序和工艺对艺人技艺的要求十分苛刻和严密,均由艺人凭长期的实践经验手工完成,眼观、手感、心悟必须协调一致。

1、揉泥成型与制坯

(1)把原材料按比例分配好,把配好的原来放在盘里,然后用手揉搓直至成泥团。感觉泥团较好,制作成型的坯身、坯盘时候,准备下一步制坯。

(2)把制作成型的泥团固定好,然后开始制作坯身,用转盘转,手动捂着,逐渐变成坯身,这个动作属于拉坯。进而,用专门的刀子对坯进行修改,直至完善。

2、装饰

(1)用其他成型的小泥团粘贴上去,当作瓷朵、手柄等装饰物。

(2)用特定刻刀在坯身上按照描绘好的花朵、草木、动物等形状雕刻创作。

3、素烧

把装饰好的坯身,放入窑中煅烧,待其硬体后拉出晾着,俗称素坯。

4、上釉

把素坯涂上釉料,同时可进行褐彩创作。

5、烧成

把上好釉的素坯,放进窑炉中煅烧,温度控制在1280摄氏度左右,并按要求逐步生温或降温,而每一阶段的温度变化依靠技艺经验进行把控,最后成品出炉。主要的成品为釉下褐彩瓷、上化妆土瓷、乳浊釉瓷、彩绘瓷等几十种釉色瓷。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婺州窑陶瓷,在西晋发明的釉下褐彩瓷,是中国最早烧制的彩瓷。唐代在胎外施用化妆土的工艺,对中国陶瓷发展的贡献大;创造的乳浊釉窑变工艺,对当地陶瓷多样性有意义。作为民窑,一千多年来深度融入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标志,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婺州窑的主要价值和影响如下:

1、它是历史积淀的“活见证”。2、它是活态传承的“活化石”。3、它是独创技艺的“活载体”。4、它是独特内涵的“活文化”。

传承人物

陈新华,男,1955年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4年,陈新华正式创办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纳优秀陶瓷工艺人才和收藏爱好者,整理、研究、恢复、传承、创新发展婺州窑陶瓷文化。

2009年12月,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传统婺州窑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应用”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2014年,陈新华已在古子城熙春巷29号开放了婺州窑展示基地——婺州窑博物馆,在婺江西路888号设立了婺州窑研究生产基地——婺州窑陶瓷研究所,通过展览、带徒、上培训课传承婺州窑烧制技艺。

2017年11月,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培训班及婺州窑传承创新在浙江师范开班,此次培训将突出非遗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内容,并穿插到结合培训的论坛当中,并旨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计划落到实处。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7月,陈新华参加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中国名窑名家作品联袂公益展。

2018年7月,来自港澳台的37名学子走进位于雅畈镇的中国婺洲窑博物馆,置身于陶瓷王国,在学习瓷器历史沿袭的过程当中,亲身感受陶艺作品从泥胚到成品的蝶变。

2020年6月,“2020年大田碗铺婺州窑柴烧开窑仪式”,吸引了众多窑器爱好者前来参加。婺州窑正式开窑,该次烧造的窑器用的是古朴的柴烧法,用柴烧法所烧制的窑器容易发生窑变,也就更易出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器。

重要展览

2004年10月,陈新华带领53件婺州窑作品参加首届景德镇陶瓷博览会。

2010年5月,陈新华携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2011年11月,陈新华携作品参加金华市第二届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

荣誉表彰

2005年,陈新华制作的婺州窑堆塑“双龙梅瓶”对入编《中国雕塑年鉴》。

2006年10月,陈新华在“第7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其设计制作的仿古婺州窑陶罐“古婺遗韵”获得了金奖。

2008年6月,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送评的7件作品在浙江省首届中青年青瓷创新设计评获得1个金奖、1个铜奖和两个优秀奖。

2010年11月,婺州窑作品《印花螭龙耳尊》获得第11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手工艺精品博览会最高奖一百花奖金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小编为您整理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