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迎龙楼

时间:2023/5/9 12:21:0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别名: 三门里碉楼,迓龙楼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
№目 录
    详细介绍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广东开平现存碉楼1833座,最古老的就是位于赤坎镇芦阳村三门里的迎龙楼,迎龙楼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是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造而成。

    清光绪九年(1884)和三十二年(1908年),开平遭遇了两次大水灾,洪水淹过屋顶,但因有瑞云楼和迎龙楼的庇护,芦阳村的乡亲都平安无事。四百年来,在抗匪和防洪的斗争中,瑞云楼和迎龙楼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村民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悉心保护,不断维修,使它们完好地保存下来。可惜,由于兴修水利,1926年瑞云楼被拆毁了,只剩下迎龙楼了。


    建筑规模

    迎龙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高3层11.4米,为全村制高点。第1、2层为明朝大型红泥砖砌筑,红砖规格为33×15×8厘米,墙厚93厘米,为明代原构。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用青砖加建了第3层,开窗比第2层大,楼面为木梁板结构。楼的四角各有一个落地式塔楼,塔楼的第2、3层开设了射击孔,楼顶为传统硬山顶式,风格拙朴,造型简洁。

    代表意义

    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楼名为“迎龙”是期望它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迎龙楼建成后,在保护民众避免了洪涝和盗匪的侵袭起了其应用的作用。迎龙楼方形的建筑形体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是开平碉楼传统最原始的模式。

    特色

    开平碉楼众多,但有谁知道哪座是最古老的呢?就是迎龙楼,历史上叫迓龙楼。迎龙楼位于赤坎芦阳村委会三门里,建于清初,至今已经四百多年历史了。

    据说最早到芦阳村定居的是芦庵公。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朝政腐败,社会不宁,盗贼猖狂,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障族亲和乡邻生命财产的安全,芦庵公的四儿子关子瑞在村头兴建了一座三层高的碉楼,叫“瑞云楼”。此后一有匪情或洪灾。村民都躲进楼里暂避。后来,人口逐渐增多,瑞云楼容纳不下全部村民,芦庵公的曾孙关圣徒于是在村里再建一座碉楼,取名“迓龙楼”(据说当时是他的夫人拿出私房钱与他共襄善举)。

    清光绪九年(1884)和三十二年(1908年),开平遭遇了两次大水灾,洪水淹过屋顶,但因有瑞云楼和迓龙楼的庇护,芦阳村的乡亲都平安无事。

    四百年来,在抗匪和防洪的斗争中,瑞云楼和迓龙楼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村民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悉心保护,不断维修,使它们完好地保存下来。可惜,由于兴修水利,1926年瑞云楼被拆毁了,只剩下迓龙楼了。

    迎龙楼,是典型的开平传统式碉楼。楼高三层,高约10米,占地面积152平方米,碉楼四角突出,每层四角均有枪眼。底层正面开有一个圆顶门,门的两边各开一个四方形的小窗,二、三层正面各开三个四方形小窗,楼顶为中国传统建筑硬山顶式。第三层止方书写着楼名“迎龙楼”(因“迓”字人们在口头上少用,所以用“迎”字代替,意思相同)。

    迎龙楼每层都分为中厅和东西耳房。墙璧厚九十三厘米,全用长三十三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八厘米的大型号红砖结砌而成。1919年村民看到三楼墙体有剥蚀现象,就用青砖和水泥加固,重新换掉了楼顶的梁柱,翻新了楼顶的瓦面,并把木门窗改为铁门窗。因此,迎龙楼虽经受了岁月的洗礼,但依然非常坚固。楼内墙上有一首江南诗,据说是一位叫关荣志的军长用顶真格式写的:江南一枝梅花发,一枝梅花发石岩,石岩流水响潺潺,潺潺滴滴云烟起,滴滴云烟在江南。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爱游蛙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迎龙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迎龙楼 小编为您整理迎龙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