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的陈列内容,由原状陈列和中共青岛历史展两部分组成。院内9号,房屋结构及内部布置基本按照当年原状恢复,陈列展出了革命先驱们的工作生活用品。“中共青岛历史展(1923年8月-1949年6月)”,系统介绍了青岛党组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共青岛地方党史书刊资料展阅中心设在馆内,市民可以在参观学习后在此借阅各类党史专业书籍及爱国主义教育小人书,展阅中心是一处难得的党史学习基地。
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成立。1924年3月,为便于开展四方机厂的工运工作,中共早期党员王象午调四方机厂任职,居住在该院内9号。该院成为早期青岛党组织聚会研究工作的主要地方。1925年2月,青岛党组织改称中共青岛支部。其后,中共青岛组织在此领导了四方机厂和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并推动了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全省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邓恩铭、王尽美、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先后在此工作过,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工人运动,推动青岛革命的发展。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此立碑,确定海岸路18号为“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2001年,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并命名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及其他
2009年,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不断加强基地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丰富完善展博功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党史宣教活动。全年共接待各级机关、企业、学校和部队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共5万人次,开展主题教育和党史宣教活动20余次,充分发挥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进一步扩大和拓展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主要有以下“五项突破”:
一是广征深探,文物征集工作实现新突破
首次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青岛党史文物征集活动。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5次,青岛新闻网首页刊登了10天;到社区、干休所等老党员、老军人较为集中地方发放《一封信》;到老革命的家中走访,寻访已故老干部子女,广泛征集党史文物资料,挖掘党史线索。截止目前,共征集党史文献、信件、书稿、照片、实物等党史文物资料30余件,新增了党史资料展阅中心的书架,填充党史书籍400余册,全部登记造册,扩充了馆藏。
二是扩大影响,党史宣教工作实现新突破
“第一次”面向社会开放性的开展活动,使党史宣教更具群众性。一方面,联合青岛电视台举办了走进支部旧址纪念馆“红歌会”。社区群众、企业工人、学校学生、部队官兵等500余人自发来到纪念馆,现场气氛异常高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史资料展阅中心“开放周”活动,通过向社会发布公告,开展有奖阅读和调查问卷活动等方式,活动一周期间即有300余名党员群众来馆参加活动,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
三是首次尝试“预约巡展”,教育方式新突破
制作了26块展板的大型图片展,并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了“预约巡展”活动。通过发布公告,来电预约的方式,先后在青岛大学、青岛66中学、阜新路街道、人民三小、金螺号幼儿园以及四方区机关等7个地方进行了巡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是首次打破地域限制,宣教层面新突破
联合座落于市北区的青岛第三干休所开展活动,并设立流动书架,提供大量的党史书籍供老干部们免费阅读;在预约巡展过程中,首次将活动开展到了市南区和李沧区,首次将教育对象拓展到幼儿,联合家长开放日对幼儿园儿童开展启蒙式教育;首次将教育对象延伸到中学,与青岛56中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了宣教层面。
五是深挖精研,党史研究水平新突破
首次承担了文史资料的撰写任务,通过深入市档案局、图书馆、四方机厂、联创集团、发电厂、铁路中学等单位搜集考证党史文献、资料200余卷,撰写完成了7万字的《四方区建国前党史资料》;开展了改扩建后1923年至今的青岛党史陈列布展大纲的撰写。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