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韶阳楼

时间:2023/5/28 4:34:2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韶阳楼建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顶峰,是山水韶关的标志性景观。该楼座东南朝西北,从楼阁望市区或从市区眺楼阁均为极佳视角。该楼平面以“亚”字型上转“十”字型构成,呼应莲花山之意,形成聚心又主次分明的造型,加之每层渐次收分的檐柱,以及层层出挑的平座栏杆和起翘灵动的翼角,从而使人获得庄重而不失丰富,大方而不乏灵气的感受。韶阳楼共五层,高42.8米,五层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为中国传统哲学构成世界精华元素之精蕴,寓意人们凭栏楼上,发思古之幽情,观今朝之昌盛,畅未来之美景。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韶阳楼建于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顶峰。该楼座东南朝西北,从楼阁望市区或从市区眺楼阁均为极佳视角。该楼平面以“亚”字型上转“十”字型构成,呼应莲花山之意,形成聚心又主次分明的造型,加之每层渐次收分的檐柱,以及层层出挑的平座栏杆和起翘灵动的翼角,从而使人获得庄重而不失丰富,大方而不乏灵气的感受。韶阳楼共五层,高42.8米,五层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为中国传统哲学构成世界精华元素之精蕴,寓意人们凭栏楼上,发思古之幽情,观今朝之昌盛,畅未来之美景。该楼采用唐宋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吻合韶州唐宋之盛,整体体现岭南古建筑兼北方之雄浑和南方之秀丽之妙,细部则采用粤北古建筑典型的一些地方建筑特征,如朵状插拱、月梁、穿枋构件等,突出地方建筑特色。韶阳楼占地面积1938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

景点景观

莲花山古塔基遗址

古塔基遗址是在韶阳楼兴建时平土工程中偶然发现,现塔基遗址按原地原状保护。

塔基为平面六角形,边长5.85米,深2.5米,面积约102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方向340°。塔基以石灰岩石块砌筑,青砖墙,塔门前砌4级石踏跺,首级踏跺的望柱呈桃形顶,月台砌成半圆形。塔基廻廊为石板块铺成。塔身围墙仅存二层青砖,横铺错缝叠砌,塔室内相对四角尚存用石板和青砖砌筑的四柱础。在清理塔基时,发现石匾一方,刻“拔地倚天”四字,周边环绕蝙蝠、如意等吉祥图案。该横匾可能是古塔的门匾。

从该塔底层建筑形制结构及出土的一件瓦当来看,可初定为清代建筑。但从所见有关地方史籍等文献,都未见有此塔著录,故尚难确定它的塔名及准确的历史年代,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

古塔基的发现对于研究韶关历史和古塔基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沿革

韶阳楼:据清前《广东通志》记载,唐初,韶城已建有“韶阳楼”然未记始建具体年份。清中、后期之《韶州府志》、曲江县志亦记载,指其“在南门外,临江,创始无考,元末废”。唐代诗人许浑有七言律《韶州韶阳楼夜宴》,佐证韶州唐时已有韶阳楼。从该诗的具体描写中,可推知此楼在当时应是本地颇具规模档次较高的名楼。

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为提升韶城文化品位,加快山水名城建设步伐,作出了建设韶阳楼的决定。2007年6月,韶阳楼工程正式动工,劲有关各方两年多的艰苦努力,2009年10月18日韶阳楼竣工落成。

该楼采用唐宋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吻合韶州唐宋之盛,整体体现岭南古建筑兼北方之雄浑和南方之秀丽之妙,细部则采用粤北古建筑典型的一些地方建筑特征,如朵状插拱、月梁、穿枋构件等,突出地方建筑特色。韶阳楼占地面积1938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

韶阳楼各楼层均设有一个文化主题,它们分别是“拔地倚天”、“闻韶鸣凤”、“禅钟悠扬”、“风度千秋”、“莲峰清韵”。通过这些文化主题设置,以韶关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传说)和文化名人为题材,以不同的材质和表现手法创作壁画,使人登楼观画能知韶关基本历史文化,登楼观画能得到艺术的享受,登楼观画能感受到韶关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韶阳楼的建成,将成为韶关市区新的景观地标,并进一步提升韶城文化品位,进一步美化山水名城,使秀气美丽的莲花山又添一处人间仙境。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韶阳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韶阳楼 小编为您整理韶阳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