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景观
植物
维管束植物有54科107属134种,其中红树植物有5科7属10种。植被类型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秋茄林、秋茄+桐花树林、芦苇盐沼、短叶茳芏盐沼、互花米草盐沼、苦郎树群落、鸡矢藤群落等7个群系。分布面积广大的红树植物是主要植物资源。
动物
野生脊椎动物有21目54科212种,其中兽类3目3科6种、鸟类16目40科181种、爬行类1目6 科17种、两栖类1目5科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卷羽鹈鹕、褐鲣鸟、海鸬鹚、黄嘴白鹭、黑脸琵鹭、黑翅鸢、普通鵟、鹗、小杓鹬、小青脚鹬、褐翅鸦鹃、草鸮等29种。其中属中日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有96种,中澳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有52种。此外,保护区还有众多的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潮间带生物231种、浮游植物93种、浮游动物60种、鱼类129种、甲壳类36种。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该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九龙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17°51′——118°00′,北纬24°20′—24°29′。保护区范围包括了浮宫镇的海山村、霞威村、埔里村、田头村、霞郭村;东园镇的秋租村、田厝村、凤鸣村;海澄镇的埭新村、玉枕村、大成农场;紫泥镇的甘文农场、军垦农场;角美镇的桥头村、金山村、白礁村,分布在龙海市的5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2个镇办农场和一个军垦农场。
气候
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1.1℃,无霜期328天,年日照时数为2223.82小时,年均有雾日数14天,年降水量1371.9毫升,降水多在4~9月。年平均4次台风。
地质地貌
九龙江河口湿地是九龙江流域多年沉积形成的大片滩涂,区内土壤主要是滨海盐土。九龙江是北溪和西溪两个河系的共称。九龙江河口上段分为北港、中港和南港。下段是咸水区域,盐度相对比较高,保护区的甘文位于北港和中港汇流处,大涂洲位于南港出口与海门岛之间,浮宫片位于南港与南溪汇流处,三片都属于海水和淡水交汇区域。九龙江河口属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强潮海区。九龙江河口湾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年平均输沙量为246.1万吨。由于大量泥沙入海,九龙江滩涂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k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88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经龙海市编办批准,保护区名称变更为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6年12月综合考虑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经省政府批准,保护区进行了范围调整,并重新确定界限和功能区划分,保护区面积扩大到420.2公顷,由甘文片、大涂洲片和浮宫片三个部分组成。
荣誉及其他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长期以来受到了厦门大学、国家海洋三所等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考察与交流活动,取得许多研究成果。截至2011年,共接待前来考察、研究、教学实习的专家、学者、大中专学生及青少年夏令营近5000人次,并成为厦门大学重要的教学基地,发挥了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科教培训和科普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龙海红树林保护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