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甪直沈宅

时间:2024/11/23 0:13:3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沈宅是江苏苏州甪直镇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历史,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向游客开放的只属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末民初以来,俗语“沈半镇”就广为流传。宅内仪仗厅(摆放官帽、花轿等),现为甪直古镇保护成果简介展。这原是沈家便厅,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厅,现作为“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的展厅,在这里,将使我们沉浸于充满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

  •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沈宅是江苏苏州甪直镇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历史,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现向游客开放的只属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末民初以来,俗语“沈半镇”就广为流传。

宅内仪仗厅(摆放官帽、花轿等),现为甪直古镇保护成果简介展。这原是沈家便厅,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厅,现作为“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的展厅,在这里,将使我们沉浸于充满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说起水乡妇女服饰,半世纪前还比较普遍,生活在苏州以东的甪直、胜甫、唯亭、陈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形成了以头扎包头巾、身穿拼接衫、花布胸兜和拼挡裤、腰束作裙、作腰,小腿裹卷膀,脚着百纳绣花鞋为主的一整套(8件)服饰,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故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美称。

包头巾:大家平时所见的包头巾,大多是一块方形巾帕按对角线折叠成三角形,然后在额下打年结,而这里的三角包头巾却是底角为锐角的一块梯形布,包头巾可以把头发缚得很牢,在田间劳动,能遮阳避风,防飞虫,起到护发保洁作用,实际上是妇女的劳保用品,而且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呈三角形的。三角包头巾是整套吴东水乡妇女服饰中的标志性饰物,相传包头巾起源于吴王阖闾时代,当时采莲女为了遮阳挡雨,把荷叶折成船形,两头用竹片固牢,戴在头上,经不断改制就演变成三角包头巾了。妇女的上衣采用紧袖,是田间劳动的需要,袖宽容易拖泥带水,至于肩部和袖部用异色的布拼接,因为古时妇女是田间的主要劳动力,而挑担最容易磨损衣肩,收割庄稼难免会损坏袖部,补时就不一定能找到相同颜色的布料,不如裁新衣时就做成三色,重补就方便多了,后来发现这种拼接打破了一色的单调,另有一种装饰美,于是就流传下来了。

百纳绣花鞋,鞋面上绣的是色彩鲜艳的剪纸型图案,鞋帮底部四周扎一圈几何图纹,主要是为了增加鞋子的牢度,鞋帮后一块布,可起到拔鞋作用,在水乡,绣花鞋常作为检验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尺,所以鞋绣得都不马虎。沈宅的精华部分——乐善堂,这座三开间正厅是甪直镇上最豪华的建筑,不仅高大宽敞,雕饰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轩,东暖夏凉,四季皆宜。

历史沿革

沈柏寒,甪直人,光绪年间重建甫里书院的沈宽夫就是他的祖父,他七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长子,其祖父特别疼爱他,从小就得到名师的指点,打下了旧学根底,21岁时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攻读,在日本,他学到了新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并且开拓了视野,23岁,沈宅大家庭内部发生了严重纠纷,沈柏寒只得辍学回家,回到家乡,他痛感古镇风气的闭塞,认为必须启迪民智,于是确立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把甫里书院改为甫里小学,从事教育事业。

堂内有两幅抱柱联,其一:经济有成,事业俱自苦志起,读书最乐,俊彦都由名教来;其二:和气祥光,请声美行,尊德乐义,合泽戴仁。前一幅是教育子孙的话,后一幅则是跟堂名有关,是希望由“乐善”而达到的至高境界。东面一楼一底原为书房,现楼底为灶间,保留了当时大户人家的炊膳陈设。宅内还有两口古井,一在乐善堂前的天井里,上有武康石井圈,据传为宋井,一在楼厅前的阶石东角,传为明井。一百多年的宅院内怎么会有宋明古井呢?因为富家买下别人房产改建新宅时,为保留风水和图“财源滚滚”的好口采,对老井一般都保留在原处。后天井之北是七间带厢房的楼厅,东西两边都有楼梯,是当时女子活动的地方,现楼下设立了小卖部,出售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甪直沈宅】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甪直沈宅 小编为您整理甪直沈宅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