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关山莲花台景区地处华亭县西部,景区交通和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景区规划面积161.7平方公里,包括莲花台、玄凤山、五台山、海龙洞、石拱寺和麻庵古遗址、古铜矿遗址7个独立景区和数十个旅游观光点。莲花台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台高30米,有天然石塔一座,左悬右垂,十分险峻。秦在此建“峙”以祭“天神”,唐、宋、元、明、清均在此建庙宇寺院,台上原有古建筑200余间,唐曾敕封常住僧3500名,现存唐、明、清石碑20多座。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2%。
景点景观
拴马桩和饮马池
拴马桩和饮马池在老庙沟内有天王榙与青龙潭,当地群众叫拴马桩和饮马池。悬崖上耸立一高大的石笋,顶端长着苍松,由于风雨剥蚀,远远望去犹如三层宝榙;石笋西侧崖下有一潭水,清澈见底,悬崖上“泽润秦陇”的摩崖石刻碑文清晰可见。《太平褰宇记·吴山》载:“吴山五峰望辇峰之东有擎天柱,高不可攀”。其柱在灵煍潭所处的老庙沟口,高约70余公尺,底部直径约30公尺,顶端直径不足20公尺,顶部长有一棵数百年的柏树。唐朝中期,御林军中的“神策军”在老庙沟之南五华里之处的铜场沟,冶炼过铜,敬德曾任过大唐的监造使,民间使把这个擎天柱和青龙潭传说为敬德到此时的拴马桩和饮马池。
古铜矿遗址
古铜矿遗址在老庙沟南五华里处,遗址较好的有大、小铜厂沟矿遗址和旧城古冶炼厂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关山深处,游人在领略关山秀美风光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采矿冶炼技术,不能不说是一处非常难得的观赏点。
古道遗址
古道遗址在普陀庵、三角城附近。公元前约128年汉武帝刘彻修通了陕西凤翔至陇山的“回中道”,除用以在“五 ”中最西的“上、下 ”祭天外,主要想开辟西域。后来派使张骞出西域及派橙霍去病西征,直到开通在西域的商贾通道,今称“丝绸之路”,都是在陇山东麓的御马场“呼池苑”(今西华呼沱)策划实施的。出使、西征都以陇山为起点,因为从陇山到咸阳的路早就在秦始皇时就修通了,称之为“秦御道”,这三处 道也是“回中道”上的重要 道。 道遗址周围更有奇花异草,溪流飞瀑,百鸟鸣啭,山泉叮咚,为莲花台增添了诗情画意般的内容和情趣。
地理环境
莲花台位于关山顶峰五台山之阳,距市区35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古称“龙首山”,唐宪宗李纯改名“青龙山”,民间称“莲花台”,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台高30米,有天然石塔一座,左悬右垂,十分险峻。秦在此建“峙”以祭“天神”,宋、元、明、清代,均在此建庙宇、寺院,台上原有古建筑200余间,唐曾敕封常住僧三千五百名。现存唐、明、清石碑20多座。山上奇峰怪石甚多,翠绿的松柏生长在高耸的石峰万仞石崖缝间,万丈悬崖令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有北方名山之神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美,为陇原少有。
历史文化
据有关碑文和史料记载,莲花台始建于秦汉,兴盛于唐代,佛道儒三教并存。唐朝皇帝李纯就敇封其山为“西陇之名山”,敇封食粮僧道3500人,建有不同风格的庙宇宫殿36处,现在大部分被毁,但遗迹尚存。现有铜佛1座,泥雕造像24座,馨3只和残存石碑32块。
经专家反复勘察论证,确认:华亭市西南陇山的“五台山”就是古“西镇吴山”,今“五台山”南麓莲花台是古上、下,正是秦灵公在吴阳武 废址上建起的“上、下”,“上”祭祀黄帝,“下”祭祀炎帝,从此中国有了第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因陇山被吐蕃占领,唐宪宗李纯将这个皇家祭祀炎黄二帝的专用神坛敇封为“青龙山”,交由平民百姓供奉香火。
古上、下的发现,揭开了两千多年来的千古之谜。填补了秦汉史学和西北历史地理学的空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得到了陕、甘两省史学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莲花台风景名胜区融文化遗产、自然风貌、天然景观于一体,大小景点100多处,堪称陇上旅游之胜地。
荣誉及其他
莲花台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