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屈大均墓

时间:2024/11/23 15:15:3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屈大均及其家人的墓地前部阔14.5米,后部阔6.8米,两侧长9.8米。屈大均的墓立于墓域中间靠右之处。坟面呈“凸”字形,用灰沙建造,长1.7米,宽2.8米,是由享堂和山手组成的交椅墓。从正面看去,享堂正面的立壁为钟形,中间有一块青石碑,碑面正中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七个字,留款为“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南海陈樾题”。碑前面有一块长方形状的拜台。享堂前两侧各筑有一排半米多高的石壁,称为山手。屈大均的墓表在屈大均墓的左后方,高1.78米,宽1.8米,是当地出身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吴道鎔所书,内容是屈大均的生平以及建树。屈大均墓前方右侧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墓松图碑记”,但碑文因为年代太久,遭风雨侵蚀而已经字迹模糊。屈大均墓的左上方是父亲屈澹足的墓,右上方则是母亲黄太君墓,而左下方则为屈大均儿子与儿媳的墓。

景点景观

思贤亭

屈大均墓地的右前侧有一座墓亭,是1986年番禺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屈大均逝世290周年而建造的,名为思贤亭。亭内正中央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有“思贤亭记”,背面刻有屈大均像。

八泉亭

位于思贤村尾的“八泉亭”,亦是民国18年(1929)建。亭为四方形,宽3.6米,高4.3米,斜顶,用水泥构制。亭中立一碑,高1.52米,宽1.03米,上刻屈翁山线描画像,像下刻有当年县长陈樾撰书的《八泉亭记》。

屈氏大宗祠

屈氏大宗祠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期间,文物专家黎显衡、陈登贵等到场视察认为按建筑材料分析,屈氏大宗祠始建年代应为明代。祠为三楹两天井式,全座建筑宽34.36米,长53.18米,合计建筑面积1827.26平方米。

实用信息

广州市区乘坐地铁4号线到新造站,从A1或A2出口走出到曾边村牌坊乘坐番51或番53到思贤村站下车,对面即为思贤村牌坊。从左侧的(摩托车维修店旁边)水泥路走入直到村尾(篮球场),走左边的路拐出去。再往前直走,左手边即可看到屈大均墓前的“南天一炬”牌坊。

历史沿革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出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补南海县生员。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后,参与陈邦彦领导的反清运动,但运动失败,陈邦彦等人被处死。后来屈大均削发为僧,云游四海,秘密联络反清力量,但屡次失败,最后郁郁而终,终年67岁。屈大均死后,其作品被列为禁书。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广东巡抚傅泰追查屈大均著作,发现其中“多有悖逆之词,隐藏抑郁不平之气”,于是上报朝廷。刑部在受理屈大均案时,拟要掘墓戮尸枭首。雍正念屈大均的儿子屈明洪能投案自首,便免除其父戮尸之刑。终大清一朝,屈氏后人都不敢为屈大均立碑树表,只能凭暗记指认屈大均墓穴拜祭。清朝灭亡后,当时的番禺县县长陈樾应当地乡民要求,为屈大均修建墓碑。1985年,广州市和番禺县人民政府拨款,再次对屈大均墓进行修缮。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屈大均墓】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屈大均墓 小编为您整理屈大均墓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