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礼社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北部玉祁镇西南,属惠山区。这里河网交错,码头林立,是江南明清时期著名的商业集散地。村内老街现长200余米,两侧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石库门、方砖楼、花墙、雕梁、花园等别具一格。据玉祁文化人士考证,礼社所在的地方最初名为“吕舍”,因南宋淳熙年间(1185年前后)的散骑郎吕文缨迁居于此、繁衍生息而得名。至明朝宣德年间(1435年前后),江阴人薛琚入赘吕舍。薛琚治家理财很有远见,把两千多年来作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核心精神“礼”,拿来用作治家兴族的准则。薛氏边耕读传家边经商敛财,同时发展织布印染等手工业。乾隆年间,礼社兴建街市,形成了九弄十三进的街坊布局,成为江南著名的商业集散地。
礼社老街为薛氏聚居地,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著名画家秦古柳、微雕大师薛佛影等故居均坐落在老街。薛氏的迅速崛起,并没有引起其他氏族的嫉妒和排挤。相反,大家相互照应、彼此提携,呈现了和谐发展的局面。薛氏参照自己江阴祖居地“仁社”的深意,考虑到与“吕舍”名字的融合,巧妙地给自己的居住地取名“礼社”。“礼社”这个名字既包含深刻的儒家思想,又契合了“吕舍”地名的读音,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接受,成为这个地方的正式名称。
来到礼社村,如同站在一张巨大舒展的荷叶之上――镇区正好位于荷叶的中心处,十三条小河呈放射状向四周蜿蜒,汇入大运河,恰似荷叶的筋脉通向京杭运河。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12岁时就是乘着小船,沿着其中的一条荷叶筋脉,敲开家乡到四十里外的无锡求学的。镇区周围的九个水潭,犹如叶上露珠,晶莹闪亮。礼社这片荷叶,即便在冬日,也难掩江南水乡的润泽之气和秀美风韵。站在孙冶方纪念馆内的一副旧地图前,礼社村退休支书陈福生为我们细说古村:“礼社村位于无锡西北,处于无锡、江阴、常州三地交界处,南临太湖,北枕长江,京杭大运河支流五牧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给礼社带来了灌溉和运输的便利。
与其它历史街区不同的是,修缮后的礼社古街以人气取胜。原住居民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使老街成为一座活态的江南乡村露天博物馆。紧邻着孙冶方纪念馆的,看似街面房,实则住着老街的原住居民。堂屋中央,白色的墙面上画着粉色的荷花,绿色的荷叶与活泼的沁鱼,衬着行楷书就的《小池》诗一首,主人的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显其中。
最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还是礼社出人。礼社在清代就涌现160多位文武官员,民国其间有“一门四博士”,当代有“一村四院士”。还有著名实业家薛明剑、著名教育家薛正(女)、书画大师秦古柳、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等,特别令人自豪的是礼社出了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被称为经济学界的“双子星座”,辉耀一时。
礼社美在人文、美在建筑,也美在生态。薛家浜曾是村里的“黄金通道”,如今河水清澈、水草丰美,时有小鱼游过;老街上,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独具特色,自街上走过,便将800年的礼社收入眼底;有游客造访,村中活泼的小狗撒着欢地跑来,如同迎接宾客。
此外,近代实业家、教育家薛明剑,国家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书画名家秦古柳以及“两院”院士秦伯益等均诞生于此。2010年,礼社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入选我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随着时代变迁,礼社村的古风貌损坏严重。为加强对古村的保护力度,当地设立专项资金,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对古村的修复重建,以更好地展现礼社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脉络。
礼社老街宽约3米,中间是12排青砖铺成的六道“人”字,两边是青砖平铺,街道上空不见电力、通讯线缆。据了解,这些线缆都入地,污水和雨水管也进行了分流。街面上,一个个店铺“整旧如旧”,有卖日用杂货的,有卖猪肉的,也有烤铜鼓饼的……。西街的薛家浜,老码头再现,将要沟通九潭十三浜。
礼社老街入口附近,有一座坐北朝南的晚清建筑,这就是修缮后的孙冶方纪念馆。1908年,孙冶方出生在礼社老街,并成长于此。虽经历过种种磨难,但他坚持革命工作。解放后,他不仅在经济理论上造诣深,而且有胆识、有创见。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过不少独到的见解。
与孙冶方纪念馆同在一条街上的薛暮桥故居,位于薛家浜南岸边。1904年出生于薛暮桥,深受礼社的滋养和影响。据了解,薛暮桥曾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著有《中国农村经济常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我国物价和货币问题研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等,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是中国经济学界泰斗。
礼社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位社科界的大人物说:中国老一代有四大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玉祁出了个孙冶方,占了四分之一,了不起。他说完这话,有人告诉他薛暮桥也是玉祁礼社人时,他惊讶之余,连说不可思议。
礼社老街195号的秦家大院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建筑,院内现存的方砖楼,是江南一带少有的建筑。宅墙砖瓦斑驳,一株老树却倚墙透绿。无锡一代山水画大家秦古柳正出生在这个院落里。
秦古柳的作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的是中国画最高境界“意”,是江南文人画的艺术代表,传世作品有《黄山图》《松鹰图》《墨笔山水大幅》等。著名画家钱松岩曾讲述,秦古柳十几岁时临摹的沈周山水卷,挂在裱画店里,震动了无锡书画界。上个世纪90年代,他在上海美术馆开画展,海派画家唐云讲到秦古柳时这样对他说:“秦古柳的格调比我高!”他很惊奇,唐云是一个很孤傲的人,能说这样的话,可见出自内心。著名艺术家亚明对秦古柳有“当代画圣”之誉,说他江南百年内罕有匹敌者。
秦古柳的弟子著名国画家董欣宾评价:“秦老艺术高妙难得,全不在刘海粟、李可染、傅抱石之下。”
在礼社老街薛家浜旁的广场上,一名礼社村民自豪地指出:“这里是无锡农村最早放露天电影的地方。”另一人补充说:“礼社在无锡还是最早使用发电机和电话的呢。”
据了解,1923年,礼社人薛克勤、薛学坤、薛耀丰,集资5000元,在礼社创办了竞明电气会社,1925年改称青城市礼社发电厂,厂址在礼社西街薛子瑜茧行东面。有10千瓦柴油发电机一台,供电之礼社、玉祁、葑庄、新桥等地照明。发电厂在礼社安装了一些路灯,如电厂门前、太和药店门前、后巷浜村头、小杨巷义塾旁和东面场岸头等。发电厂主要为街面商店通电,也为农业水利服务,电线杆曾竖到曹家圩,供机船马达排涝用电。
办了发电厂后,薛克勤就尝试放电影。最早放的是无声黑白片,影片有美国股市片《罗克登天堂》、国产纪录片《孙中山》以及自己摄制的家乡风光片等。第一次是在薛暮桥故居西屋山墙上放映,观众甚众,极为好奇。以后,又在薛克勤自家场上放过多次黑白无声影片。1932年,薛暮桥发表的经济学处女作《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礼社》中写道:“近年来农业之机器化亦逐渐发达,电力亦已开始引用。”
到清末民初,礼社已办起了新式小学、中学,学生学起了英语、物理、数学、化学,学有成就的还远渡重洋,留学英、法、日。农业生产用上了机船戽水、电力排灌。在经济上,粮食贩运和蚕茧收购更是称雄一方,有贩粮船四十余艘,茧行十多家,并以股份制引进国外烘茧设备。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无锡礼社村】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无锡礼社村 小编为您整理无锡礼社村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