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种类
黑尾真鲨(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可能与乌翅真鲨混淆,但黑尾真鲨特点是体较粗,背鳍上没有黑尖。所有鳍上突出的黑色尖端区分了这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否则很容易混淆。
生长与分布
乌翅真鲨属热带和亚热带常见中小型鲨。栖息于浅海珊瑚礁区、潮间带、近外海水域、红树林沼泽区或河口内湾。
海域
分布于红海、地中海、印度洋、西太平洋。常见于整个热带印度至太平洋。其范围包括泰国、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周围的水域。乌翅真鲨是远东至夏威夷群岛的太平洋岛屿上最常见的真鲨之一。该物种还分布于南非、毛里求斯、塞舌尔、马达加斯加、红海、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周边水域。来自地中海的报道是零星的,没有已知的定居数量。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北和西南海域、南海。
国家
澳大利亚(北领地)、中国、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印度、日本、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塞舌尔、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更喜欢浅清水。
形态及特征
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33-50厘米。雄成鱼长91-100厘米,雌成鱼长96-112厘米。最长达200厘米。体纺锤形,躯干很粗大,向头、尾细小。头很宽扁,自胸鳍上方至吻端弧形低斜,头长为全长的1/5强。尾稍侧扁,比头和躯干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很宽短,背视弧形,前缘广圆,侧视钝尖。眼小,圆形。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近许多,眼径等于第一鳃孔宽的1/2或稍小。鼻孔斜列,外侧位,距吻端比距眼近许多;鼻间隔比鼻孔长约大4倍;前鼻瓣后部有个三角形突出,后鼻瓣不分化。口宽而圆弧形,口宽比口前吻长约大1.5-1.6倍,口长约等于口宽的1/2;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唇褶不发达,只见于口隅处。上颌齿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齿头外斜,外缘有一凹缺,凹缺下具3-4小齿头;下颌齿较狭而直;上下颌各具一很小正中齿,每颌每侧12齿;上颌齿1行、下颌齿2行在使用。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颇大;第一和第五个较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大,距胸鳍比距腹鳍为近,起点前于胸鳍里角,几与其基底后端相对,上角钝圆,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鳍颇小,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上角圆,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尾鳍宽长,比头约长1.2倍,尾椎轴上翘;上叶只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钝尖,后缘凹入。臀鳍几与第二背鳍同大,后缘深凹,外角钝圆,里角延长尖突。腹鳍较大,距第二背鳍较距第一背鳍为近,后缘稍凹,外角和里角钝圆。胸鳍宽大,镰形,外角钝尖,后缘深凹,里角钝圆,揿平时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下方。
背鳍和上侧面灰褐色,下侧面和腹部白色。第一和第二背鳍上端、尾部后端和下叶前部下端、臀鳍、腹鳍、胸鳍下端均暗褐色。
生活习性
乌翅真鲨的活动范围很小,表现出很强的位置保真度和有限的活动,似乎与珊瑚礁栖息地的分布密切相关。大洋上的长距离运动似乎不常见。估计该物种的平均日活动空间约为10平方千米。个体在一年中大约70%的时间花在0.3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并且迁徙通常围绕同一岛或相邻岛之间进行。
乌翅真鲨性凶猛,单独或成小群活泼游泳。主要以鱼类为食,同时也掠食甲壳类、头足类或软体动物。该物种还食用陆地蛇和海蛇。
繁殖方式
雄性在91-100厘米之间成熟,雌性在96-112厘米成熟。乌翅真鲨是胎生的,具一卵黄囊胎盘,通过子宫内的卵黄囊滋养胎盘,不同地区生殖周期不同,有1年或2年。分娩和交配一般发生在夏季和初秋,但妊娠也因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分别为8-9个月、10-11个月和16个月。每产2-4仔。
价值及其他
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馀物制成鱼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乌翅真鲨】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乌翅真鲨 小编为您整理乌翅真鲨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