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橘子洲大桥

时间:2024/9/16 4:05:5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橘子洲大桥,原名长沙湘江大桥,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境内连接岳麓区和芙蓉区、跨越橘子洲的过江通道,是长沙市区道路组成部分之一。大桥西起枫林一路,横跨湘江水道及橘子洲,东至芙蓉中路;线路全长1532米,主桥长1156米。于1971年动工兴建;于1972年9月30日通车运营;入选长沙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

  • 别称: Orange Island Bridge
  • 门票参考: 免费
  • 所在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橘子洲大桥(Orange Island Bridge),原名长沙湘江大桥,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境内连接岳麓区和芙蓉区、跨越橘子洲的过江通道,是长沙市区道路组成部分之一。

橘子洲大桥于1971年动工兴建;于1972年9月30日通车运营;于2017年入选长沙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

橘子洲大桥西起枫林一路,横跨湘江水道及橘子洲,东至芙蓉中路;线路全长1532米,主桥长1156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额1800万元人民币。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设计理念

橘子洲大桥采用的是当年极为流行的双曲拱桥建筑形式;双曲拱桥之所以当年(20世纪70年代)流行,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国民经济决定了各地修不起昂贵的桥梁,而双曲拱桥的建造,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造价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因而双曲拱桥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当年资历更生建造、在中国规模大的几座公路双曲拱桥之一。

设计特点

橘子洲大桥主桥及支桥的上部结构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无铰及双铰的双曲拱。正桥分别采用钢饭桩围堰扩大基础、土围堰明挖扩大基础和沉井基础等三种形式的基础;东岸引桥5个墩台,分别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基础;正桥和引桥的墩台基础都直接嵌入于红砂岩或钙质砂质页岩等岩盘上;位于桔子洲的支桥10个墩台,全部为沉井基础。拱肋采用凸形截面,腹拱圈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拱波均采用200号混凝土预制,内设少量钢筋焊成的钢筋网,拱版采用波形断面,底梁、立柱及盖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梁按构造要求配钢筋;主桥及支桥面的路拱为直线插入弧线型,防水层采用二毡三油。拱肋接头采用台阶形;肋座为矩形平底,配置构造钢筋。

设计参数

橘子洲大桥主桥共21孔,线路全长1532米,桥梁全长1250米 ,其中主桥长1156米,采用(8x76+9x50)米的跨径布置,东岸引桥长94米(18+20+23+27)米跨径布置;正桥8号台南侧引出一座10孔双曲拱的支桥,长282米采用(6x30+4x20)米跨径;主桥宽20米,其中车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支桥宽8米,其中车行道宽6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不包括栏杆);全桥共有33个墩台,其中正桥18个,引桥5个,支桥10个。

功能价值

橘子洲大桥建成后,对改编长沙市北湘江东西分割的状况、沟通湘东与湘西、北交通,发展城乡经济起到了巨大中作用。

建设沿革

1971年5月,原中国国家交通部批准原长沙市人民政府在橘子洲来往现岳麓区与现芙蓉区一带建桥;9月6日,橘子洲大桥动工兴建,时称“长沙湘江大桥”。

1972年3月,施工队建出橘子洲大桥18个桥墩;同年9月30日,橘子洲大桥竣工,举行通车典礼。

2006年5月17日起,长沙市路桥征费维护管理处对橘子洲大桥桥面局部进行维修,对破损路面进行了开挖、沥青填充和压实,在底层和面层重新铺油;同年,为体现长沙特色,由湘江一桥更名为橘子洲大桥。

2008年7月至8月20日,橘子洲大桥进行小修改造工程。

2011年3月,橘子洲大桥新南支桥投入使用。

2013年7月23日,橘子洲大桥进行路面整修。

2018年8月5日,橘子洲大桥进行提质改造施工;同年9月1日至30日,橘子洲大桥南北两侧人行道分阶段半封闭施工,进行人行道铺装及栏杆修复、涂装,并对人行道排水及桥面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对桥梁常规病害进行维修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橘子洲大桥】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橘子洲大桥 小编为您整理橘子洲大桥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