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外婆坑村

时间:2024/11/18 0:47:3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外婆坑村地处澄潭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走进古朴整洁的村落,沿着曲折弯延的小道,溪水潺潺流过,翠峰耸立两旁,宛若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在这里,可以住特色民宿、体验农活农事、品尝镜岭味道,享受悠闲的乡村生活,还可以打卡三大网红看点:一株800年的苦槠古树、一座名叫“金锁”的卵石桥和一条石板涧床的小泉溪。

  •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外婆坑村,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新昌县西南部。

外婆坑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西南42公里处,地处澄潭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以前的外婆坑非常贫困,村里流传着几句俗语:新昌有个外婆坑,有囡不嫁这条坑,三餐吃的六谷羹,干活行路是牛跟耕,缺钱缺粮缺姑娘。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9月,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景点景观

综述

外婆坑村既有保存完好的古台门、石头墙、黄泥墙等富有江南古村的古朴建筑,又有红军挺进师某部途经外婆坑村的遗存及嵊新东游击基地旧址。

纪念碑

外婆坑村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境活动纪念碑,重现当年革命斗争史迹,意义深远。在保护、利用和开发好外婆坑村革命史迹的基础上,将革命史迹与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有机结合起来,把外婆坑建成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抓好传承,让外婆坑成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革命史迹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发扬优势,让外婆坑村富起来,把外婆坑建成新农村发展的示范基地。

村两堂

两堂为礼堂和讲堂。外婆坑村文化礼堂将礼堂和讲堂融为一体,占地面积300多平方。两堂内有上千册图书、音响配备齐全的舞台、电影放映机等设施,是一个集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自2013年10月开放以来,文化礼堂内开展活动近300次,作为外婆坑旅游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是村民同时也是各方游客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新昌县举办活动最多的文化礼堂。

红色土楼

红色土楼有二层,一楼是一座毛主席像,二楼层列收集着领袖毛泽东在浙江的学习生活的物品,是村两委发动全村村民一起收集、捐献集合而成。

林氏祠堂

外婆坑村保存了完好的林氏家训,由先祖林则徐传承下来,共有二十四条,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主要是教育林氏子孙修身齐家,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红色足迹

红色足迹由石碑和长廊展陈馆组成。石碑一面刻着红军在外婆坑村的故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十三军行军路过外婆坑村,向村民宣传“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救国”等主张,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款待。看到衣不蔽体穷困的百姓,红军号召:“没有饭吃的穷人快赶上红军”。石碑的另一面刻着红军的行军路线图。长廊对发生在外婆坑村的红色故事和红色革命年代物品进行展示。

文化陈列馆

文化陈列馆主要由党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板块组成,并配上现代化多媒体,包括滚动播放外婆坑党建的电视机和外婆坑潺潺流水声的音效设备。

艰苦奋斗纪念碑

沈祖伦和外婆坑村结下的不解情缘,他“八上外婆坑”,对外婆坑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村里为了感谢他对外婆坑的关心和支持,立碑感谢,并将文稿寄给他审阅。沈祖伦看到文章后,认为不应出现他个人的名字,于是将文中他的名字全部去掉,并对内容进行了修改,还将文章题目修改为艰苦奋斗纪念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外婆坑村位于新昌县镜岭镇西南面42千米处,地处曹娥江源头,与东阳、嵊州、磐安三地交界,外婆坑村东与后坪村接壤,东临安山村,西接东阳下阳村,北濒洞坑村,全村土地面积为3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截至2018年8月,外婆坑村拥有森林面积6200亩,其中公益林1877亩,森林覆盖率达83%。

经济社会

人口

外婆坑村的村民大部分是林姓,据记载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而来的林则徐后代。

截至2017年,外婆坑村有158户,总人口531人,其中包括苗族、白族、彝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35位少数民族媳妇。

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外婆坑村全村人均年收入96元。

截至2015年4月,外婆坑村每年生态旅游的营业额约为200万元。

截至2016年3月,外婆坑村人均收入已达21100元。

截至2020年8月,外婆坑村人均年收入达43650元。

历史沿革

外婆坑村有建村350余年的丰厚历史。

1935年10月25日和11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一纵队一部两次进入新昌活动,在里练使、潭角、外婆坑等13个地方留下足迹。

1980年,外婆坑村党支部联合周边几个村党支部,下决心一定要组织发动群众,修筑通往山外的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尤其是外婆坑村,要对崇山峻岭实现“突围”。

1988年,外婆坑村全村400多人仅有耕地27亩,且“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一年里有9个月靠政府救济粮度日。

1991年起,外婆坑村开始组织茶农们参加名茶炒制技术培训,并逐年引进和更新茶叶良种;11月15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沈祖伦到外婆坑村调研,了解到该村在修路,又缺乏资金正在发愁,立即落实了修路资金5万元。

1992年1月25日,外婆坑村修建好了一条长1.4千米的机耕路。

2002年,外婆坑村确立了“产业富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村里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农户成立了新昌县第一家有机茶合作社,茶叶基地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并注册了自有品牌“外婆坑”大佛龙井。

2003年起,外婆坑村推广了有机茶种植技术,禁止在茶园使用化肥、农药。

2005年,外婆坑村建了名茶炒制规范化示范点,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了名茶炒制技术。

2007年9月,外婆坑村1500亩茶园全部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通过增加茶叶种植和炒制的科技含量,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2010年,外婆坑村向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申报上海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并获得通过,向中国国内外打响了外婆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的品牌。

2011年,外婆坑村主推6个场馆的建设,包括古村寻根、民俗博览、红色足迹、绿色创业、民族和谐、珍贵记忆等6个馆,以及馆内设施的配备。

荣誉及其他

历史文化

民谣俗语

开门就是山,出门就爬岭;看看面对面,走走老半天。

八十炉灶四十光(棍),有女不嫁外婆坑;三餐吃着玉米羹,缺钱缺粮缺姑娘。

物产美食

玉米饼

外婆坑的玉米饼声名远播,在贫穷时代,它是充饥的粮食,如今它是外婆坑一道招牌点心。

外婆坑龙井

外婆坑龙井生长于浙江新昌的外婆坑村,海拔高达650米,四周岩山环抱,生态条件优越,拥有适应有机茶生长的光照、土壤和气候条件。

荣誉称号

外婆坑村曾先后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第二批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旅游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2016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中,外婆坑村获评美丽休闲乡村“历史古村”称号。

2019年6月,外婆坑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2月31日,外婆坑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2020年6月,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名单。8月26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外婆坑村】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外婆坑村 小编为您整理外婆坑村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