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 正文

排行前十古代军事妙计故事

时间:2024/3/4 21:34:52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标签:经典故事,语言/文学/国学,故事,文学书籍,书刊/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排行前十古代军事妙计故事扩展整理了关于古代军事故事相关精选推荐如:草木皆兵,争雄鄱阳湖,围魏救赵,七擒孟获,火烧连营,火烧赤壁,退避三舍,武王伐纣,破釜沉舟,黄帝战蚩尤。每一个时代都无法规避战争这个话题,从古至今有不少著名的军事战役,同样流传出了不少有趣的军事故事,例如黄帝战蚩尤、武王伐纣、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破釜沉舟、火烧赤壁等等,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军事故事典故。下文排行榜ABC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十大经典古代军事故事,感兴趣的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古代军事妙计故事
推荐排行
随机排行
人气排行
  • 01
    黄帝战蚩尤>>
    0
    02
    武王伐纣>>
    0
    03
    退避三舍>>
    0
    04
    围魏救赵>>
    0
    05
    破釜沉舟>>
    0
    06
    火烧赤壁>>
    0
    07
    火烧连营>>
    0
    08
    七擒孟获>>
    0
    09
    草木皆兵>>
    0
    10
    争雄鄱阳湖>>
    0
古代军事妙计故事

1、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不仅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约4600年前的涿鹿之战,它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起初黄帝并不想挑起战争,打算以德服人说服蚩尤归顺自己,谁知蚩尤根本不吃这一套,无奈黄帝只得出兵征讨蚩尤,两人在涿鹿的原野上展开大战,蚩尤施放出浓雾,浓雾整整三天不消散,黄帝军队的士兵都迷失了方向,黄帝就命令他的大臣风后摹仿北斗星的性能制造出指南车,用来判明方向,终于活捉了蚩尤。涿鹿战争对此后兵器制造以及技术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奠定了华夏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进一步了融合各氏族部落。

  • 中文名: 黄帝战蚩尤
  • 类型: 神话传说

2、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可以说是一段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而牧野之战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不仅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亦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按史书的记载,周武王率领大军讨伐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纷纷倒戈,结果周军不战而胜。纣王逃到鹿台后,引火自焚而死,商朝从此灭亡,西周王朝自此登上历史舞台。该战终止了殷商王朝将近600年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3、退避三舍

    古代军事故事典故《退避三舍》,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回到晋国做国君时,怎么酬谢我?”重耳说:“财宝你们楚国都有,假如我真能得返回晋国,做了晋君,若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那我就退避你三舍。”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史称城濮之战。晋文公应承当初承诺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引令尹成得臣(子玉)上钩。最终子玉上当,楚军左、右军被歼灭,晋国大胜。

    • 中文名: 退避三舍
    • 类型: 成语典故

    4、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5、破釜沉舟

      史记典故《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破釜沉舟,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的故事。这个史记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它是秦朝历史上第一大决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他的决心和勇气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个个奋勇死战,一以挡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威名传遍天下。

      • 中文名: 破釜沉舟
      • 外文名: to break the cauldrons and sink the boats

      6、火烧赤壁

      《火烧赤壁》为三国时期经典故事,讲述了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提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齐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齐,死伤无数。这就是赤壁之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 中文名: 赤壁之战
      • 类型: 英雄故事

      7、火烧连营

      《火烧连营》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故事,指的是三国时期吴蜀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在221年7月至222年8月的夷陵之战期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同时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刘备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蔓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可以说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

      • 中文名: 火烧连营
      • 外文名: Burning of the linked camps

      8、七擒孟获

      有趣的军事故事《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这个经典古代军事故事,讲述了诸葛亮采用了“以德服人”的策略,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诸葛亮镇抚南中的成功,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并从中得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使他可以专心对付曹魏,之后便开始了北伐曹魏的战争。

      • 中文名: 七擒孟获
      • 外文名: Capturing and Releasing MENG Huo Seven Times
      • 类型: 英雄故事

      9、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是一则历史成语故事,出自于《晋书·苻坚载记》,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期间。这个古代军事故事,讲述了前秦的先头部队在洛涧附近被晋军偷袭,被击败得溃不成军,不但令秦兵士气受挫,亦令一向骄傲的苻坚信心动摇。苻坚和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动静,见对岸的晋兵,排列整齐,战船密布,心中觉得晋兵训练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的草木随风而动,仿佛有无数个东晋士兵正在操练。苻坚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惊恐的对一旁的苻融说:“晋军哪里是一支弱旅?分明是一支劲旅啊!”这便是成语典故“草木皆兵”的由来。

      • 中文名: 草木皆兵
      • 类型: 成语

      10、争雄鄱阳湖

      《争雄鄱阳湖》讲述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最终朱元璋获得胜利,陈友谅阵亡。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战争故事史称鄱阳湖之战,又名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发生在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三国的赤壁之战。鄱阳湖南面宽阔,而北面狭窄,朱元璋先下手为强,占据了北面的入江口;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 中文名: 鄱阳湖之战
      • 类型: 故事
      古代军事妙计故事相关榜单
      古代军事故事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