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杨芳酱油

时间:2024/9/17 7:45:2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杨芳酱油是湖北咸宁市通山县的特产,县内杨芳乡是黑豆的主要产地,以当地的特色黑豆品种——牛肝豆生产的酱油、豆豉具有原汁原味的天然食品风味,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称列为贡品闻名于世。杨芳酱油的特点是香浓味醇,汤色厚爽,开胃健脾,滋补健身而誉湘、鄂、赣的周边地区,堪称调料之精品。
  • 分类: 酱油
  • 产地: 湖北省通山县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杨芳酱油为湖北省通山县特产,县内杨芳乡是黑豆的主要产地,以当地的特色黑豆品种——牛肝豆生产的酱油、豆豉具有原汁原味的天然食品风味,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称列为贡品闻名于世,绵延300多年。杨芳酱油、豆豉以其香浓味醇,汤色厚爽,开胃健脾,滋补健身而誉湘、鄂、赣的周边地区,堪称调料之精品。

1987年9月经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杨芳酱油含人体需氨基酸17种,含氨基酸总和达10.76%,且保鲜期达12个月以上。

现欲申请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的人间美味。

品质特点

杨芳酱油味道如此醇厚浓郁,追其原因,除了独特的祖传秘方外,与杨芳林(当地另称)当地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酱油是以大豆为主料酿制而成的调味品,杨芳酱油使用的主料,即是当地特产黑豆——牛肝豆,因其形状颜色与牛肝近似而得名。

这种豆子质地饱满,营养价值高,只能在杨芳林一带种植成功,即使在杨芳林邻近的地方栽种都会变异。

其实,不仅仅牛肝豆离开了杨芳林会变异,就是同样的人同样的秘方到别的地方制杨芳酱油也无法成功,已有人试着到外地做杨酱油都未成功。

杨芳酱油采用的水都是杨芳林当地山溪泉水,从不使用自来水或其他水源。

发展状况

一直以来,杨芳酱油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虽然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文革动乱,制作酱油的家庭作坊相继歇业。

直到改革开放,杨芳酱油家庭作坊再次推到新高峰,在1981年左右,杨芳林乡集体和个体共兴办了35家酱油作坊,年产酱油十余万公斤。

到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有些家庭作坊为了更好的发展豆制品加工业,想尽各种方法适应市场变化,如整合资源办厂、注册商标、改进技术、注重产品包装和市场开拓等等。

然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家庭作坊或个人都因酱油制作劳动强度大、产量不高、产品难以打开市场等等原因而转行或外出打工。

杨芳林仅剩6家从事制作杨芳酱油的厂家或家庭作坊。

虽然杨芳酱油拥有数百年的制作传统,在当地是响当当的品牌。

然而,限于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加上地处偏僻,杨芳豆制品的名声仅限于咸宁与周边地区的小范围内。

只有整合各项资源、打造龙头品牌、加大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才能让杨芳酱油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让这项传统民间技术源远流长。

相关历史

杨芳林制造酱油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年间,但杨芳酱油真正闻名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曾被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香飘于圣殿之上。

当时杨芳酱油是少数大户人家自家作坊的调料品,平民百姓却没有如此口福。

但自杨芳酱油成为贡品后,杨芳林的百姓也自行制作豆酱、酱油来调味,甚至拿去销售谋生,但其味道始终未达最佳。

杨芳酱油真正走向鼎盛时期是在1890年前后,当时杨芳林有47家酱油加工作坊。

说起当地酱油的繁荣,就不得不说到一位名叫谭兴发的江西人。光绪年间,江西省义宁双井人谭兴发祖宗三代都是以制豆制品为生,从小学有一套制作豆制品的技术。

1863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谭兴发逃生落户至杨芳林乡当时最大的酱油作坊吴恒盛家。

他在吴恒盛家学习制作酱油后发现,该种制作方法劳动强度大,产量不高、质量也不佳。

想起以前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学习到了制作豆制品的良方,谭兴发立马找来书籍学习实践。

终于,谭兴发制作出的酱油达到了香高味醇、入口浓郁、回味绵长等特点。

随后,他便将新技术教授给其他人。就这样,杨芳酱油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爱吃不胖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杨芳酱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杨芳酱油 小编为您整理杨芳酱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