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白藏房

时间:2023/9/27 2:08:3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别名: 乡城白藏房
  •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白色藏房属于土木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藏房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巴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上百年。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房屋整体为室内木柱密架,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每年传召节前一月左右,用一种乡城山上特有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土墙变白。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的是祈求吉祥、幸福。传说每浇注一次,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

景点景观

第一层

这层以前关牲畜,现在有所创新,有的业主已在此住人,上木梯就到第二层。

第二层

第二层是全楼比较有讲究的,客厅与厨房各占一方。到了乡城藏家先别忙进客厅,而是先要到厨房喝碗甘醇清香的“酥油茶”,感受一下乡城藏民发自内心的热情。厨房里较大的看点算是碗柜、水缸柜与灶神图腾。碗柜藏译为“甲丹”,碗柜、水缸柜与灶神的制作与雕塑等皆出自本地民间手艺者所创。水缸柜是储水的地方,里面都置着一两个较大的储满水的铜缸,上面挂满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铜瓢;上层隔板还摆有四五副铝锅,以示富有,也求吉祥。在康南乡城藏民心目中,水缸与火灶是两个不容亵渎的圣地,依附有水神和灶神,素日还得以檀香熏烟和净水、酥油茶、新鲜酥油等敬供。灶神图腾是乡城信奉佛教的人们以泥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尊丰“灶神”,祈求人兴物丰的一面图腾之壁。由精选的加工泥土塑成,相当于一面泥塑艺术品。其塑法与种类大致有四、五种,其中间有塑财神爷的,有塑长寿佛的,也有塑吉祥八宝图的;乡城灶神图腾没有特定和统一的“灶神”灶神塑像。泥塑艺人根据雇家的意愿有选择性、象征性、祈福性地塑。不管主体佛像怎么变,有一样塑像是不变的,那就是猫,猫能牢牢地占据灶神图腾中的一席之位。乡城藏家养猫,虽非严格意义上视为“宠物“,却也算得是家蓄中的“贵族阶级”,源于乡城传统的“敬猫习俗”。有这么一段传说。据传,佛教传入藏区,在佛教兴盛时期,人们信奉“不可杀生”的教义,老鼠却趁机肆虐,偷盗粮物不止还偷啃经书典籍,已威胁到了佛教的传承。听闻遥远的印度有猫能灭鼠,只好远赴印度,恭请猫来灭鼠护教。从此鼠患被除,人们也将猫尊为“护教功臣”保护有加,也塑在灶神图腾一列。

第三层

因建筑设计不同有些乡城藏家经堂设在第二层,而有些设于第三层。经堂是神圣的地方,也是华丽的地方,相当于一座小的喇嘛庙,可以说是喇嘛庙的缩影。佛像雕塑、壁画、唐卡及法器、供佛物品等一应俱全。这里是每家做法事的重要场所,也是家里的和尚与老人们念经修佛磕长头的地方。每天清晨,家里的和尚或是老人们洗濑完毕后,都要在经堂的每座佛像前供奉净水,煨檀香烟等。日落时分,又把净水器倒完,待明日再添新的净水。有人还要在天黑之前点亮酥油灯,既为佛像点亮黑暗的世间房屋,也为世人点亮信仰的虔诚之光,更为了阴间受苦的魂灵点亮通向“极乐世界”的指路灯。

第四层、五层

四层、五层为农家晒谷堆粮的场所,旁筑有插立经幡和煨燃桑烟的小型垒台。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得以旧换新,插立或是牵挂经幡,经幡随风飘跃,飘跃次数越多与动静越大,示为新年五谷昌盛、家人如意平安;而置于藏房正面墙体顶层夯筑的小型垒台,不仅是每逢新年要煨燃桑烟,日常中的吉祥日子都得早早起床,在清晨煨燃桑烟,以求”好运”。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白藏房】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白藏房 小编为您整理白藏房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