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韶关仁化云龙寺

时间:2024/11/20 3:05:5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在仁化县董塘镇西面三公里的地方,有座西山堂,依山修建,座北向南,左右山势环抱,清政名为云龙寺,寺后有唐代青砖古塔,寺院前侧有千年古榕,斯溪河水绕寺前而过。对面木鱼山,后梁山于古寺遥相呼应,站在寺前,通过宽广的董塘东望丹霞诸峰与天地相连,象一头威武的狮子来寺朝圣。

  • 别名: 韶关仁化云龙寺
  •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
№目 录
    详细介绍

    在仁化县董塘镇西面三公里的地方,有座西山堂,依山修建,座北向南,左右山势环抱,清政名为云龙寺,寺后有唐代青砖古塔,寺院前侧有千年古榕,斯溪河水绕寺前而过。对面木鱼山,后梁山于古寺遥相呼应,站在寺前,通过宽广的董塘东望丹霞诸峰与天地相连,象一头威武的狮子来寺朝圣。

    据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城西三十里许,古之有寺,曰西山,何耶?西山若有西竺之国,瞿县之地,惟明帝时,于此皈依象教,此境古今,名为西山,慈云普荫,祥缥鹫岭之峰,宝筏宏开,香接曹溪之派,地连梵宇,堂号西山堂。”民间常到寺里求雨,乞寿祈嗣,历代皆有维修,仰山祖师来此宏教,接曹溪香火。寺后一座云龙寺塔,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894-901年) ,此塔建于晚唐。据清《仁化县志》载:“此塔为仰山禅师塔,西山寺清代改名为云龙寺,塔也因此而改名,沿用至今”。塔高为10.4米,四角形共分两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仁化独一无二的唐代古建筑,其建筑材料是膏泥砌青砖,虽经千年日晒雨淋和大自然的侵蚀而不变型。外型粗旷古朴,保存唐代方塔建筑格局,又有南方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同时也为研究仁化的佛教发展史,古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龙寺塔历史沿革

    该塔坐落在革命老区董塘镇安岗村后山坡上。据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西山寺碑记》载:“宝塔巍峨,上载乾宁之号;断碑始迹,中书光化之年”。又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塔基四周残留着大量的唐代莲花瓣瓦当,故知此塔建于晚唐乾宁光化年间(894-898年)。清 同治《仁化县志》载:“此塔为仰山禅师塔。”距塔200米处有一寺庙,原名西山寺,清代更名为云龙寺,塔也因之更名为云龙寺塔,沿用至今。

    云龙寺塔主要价值

    宝塔,也称浮屠、苏屠,原是佛家收藏经卷、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物。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浮屠渐渐地离开了寺庙,步入园林,走向世俗,由佛塔演变为风水塔。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宝塔多的地方,经济、文化也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寺院、宝塔的建筑,也依赖这个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古老的宝塔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既印记着这个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反映出这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知名度。而今,古塔作为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旅游资源,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文物考古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

    云龙寺塔特点

    该塔为平面四方形,砖构实心塔。各层四面用仿木构筑法,用砖隐砌出倚柱、门拱、栏额、普柏枋、檐枋、假门、栏杆、平座等,具有典型的唐代方形砖塔之风格,外形古朴端庄,造型独特,是研究广东早期古塔建筑形式的珍贵宝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韶关仁化云龙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韶关仁化云龙寺 小编为您整理韶关仁化云龙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