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灵渡寺为香港最早的寺庙,港地佛教的发源地。位于香港元朗厦村 西侧。创建于东晋末年,相传梁代禅师怀渡留居此地而得名。唐朝时曾改名大云寺;宋朝时改名碧霞宫;元朝时改作白云观;后才改为灵渡寺。
地理位置
位于新界元朗厦村乡的古刹--灵渡寺近已重修竣工,日昨举行剪彩开光礼,地方官绅乡民 善信三千多人,络绎入寺晋香求神赐福,香火鼎盛,非常热闹。厦村乡乡事委员会、灵渡寺重修委员会主席邓致祥致词时说,灵渡寺相传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根据宝安县志记载,南北朝时,高僧杯渡禅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前贤认为此地风水奥妙,龙脉奇伟,层峦耸翠,山花奇石,矿泉溪水,深具大自然景色,堪可作为佛门净土,同时又可成为旅游胜地。
修复工程
该寺重修过多次,今次亦因年湮代远,风雨侵蚀,日久失修,经该寺司理邓英来授权厦村乡事会发起组成重修委员会招商动工重修,如今全寺内外,画栋雕梁,金彩缤纷之佛像神像,金堆玉砌,焕然一新。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厦村西侧之灵渡山大头山上,与杯渡山相对。创建年代不详,仅知宋、明两代尝加修建,清道光二十年1840迁至现址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改建,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
考古记载
南北朝
据广东考古辑要释老篇及宝安县志人物略载,于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初年,杯渡禅师以杯渡海,驻锡屯门山即杯渡山,后迁驻屯门山数里外之小山,称为灵渡山,山中有寺,即灵渡寺。灵渡山之地形颇似猛虎踞地,本寺即位居虎头处。寺旁之林壑,地涌清泉,称为杯渡井,甘冽醇郁, 千年未枯竭。寺境有古钟一口,造于道光年间。五台现存建筑建于1840年,是目前香港仅存的清代形式的古寺。寺门外有1000斤铜铸炉鼎,香炎甚旺。寺内有口“怀渡井”。
怀渡禅师
相传怀渡禅师住寺时曾亲自开井,用这口泉井的水泡茶,甘冽清凉,令人回味不止。灵渡山之地形颇似猛虎踞地,本寺即位居虎头处。寺旁之林壑,地涌清泉,称为杯渡井,甘冽醇郁,千年未枯竭。寺境有古钟一口,造于道光年间。
历史故事
相传灵渡寺建于唐代,但亦有说是建于南北朝期间。据《广东考古辑要--释老篇》及《宝安县志--人物略》所载,南北朝元嘉初年公元424至430年,杯渡禅师以杯渡海,驻锡屯门之杯渡山即今日的青山,后又到数里以外的灵渡山开创灵渡寺。原址比现今寺院的位置稍高,宋明 两代均多次修葺及重建。据资料所载,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时,将寺院稍向下迁移至现今位置。现时所见的寺貌是1970年由厦村乡的乡民,集资大修建后的形状。当时恭请圣一法师上香,新界民政署署长陆鼎堂先生剪彩,盛极一时。寺内古物有清代才子宋湘题的小篷瀛匾额,梁耀枢题的道从此入横匾及陈澧写的对联。此外还有一块先父宠荣公轶事碑记,系厦村邓惠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所立,记载其父邓宠荣在33岁那年重病,邓惠麟的祖母、叔叔每日徒步去灵渡寺虔诚祈祷,后来邓宠荣之病痊愈。他们认为这是菩萨显灵,于是立碑记载其事。该寺是目前香港、九龙佛教朝拜的圣地和游览佳境。[1] 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度寺、灵渡寺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刹1,是香港佛教发展的根源标志。杯度寺和灵渡寺的由来可追溯到南北朝刘宋年间的杯度禅师。根据《高僧传》的记载,杯度禅师有神异奇力,当时的人不知其姓名,但因常乘大木杯渡河,无假风桌,轻疾如飞,俄而度岸,故称杯度禅师。据称杯度禅师 曾来香港,后人为了纪念,就有杯度寺的出现,亦成为香港第一间佛寺3即现在的青山禅院。此外,灵渡寺相传原是一间小茅篷,其创建亦与杯度禅师有关。
二次大战后,宗教活动慢慢复兴,香港佛教界亦开始涉足社会的慈善事业,如大光义学就是在战后创办的,香港佛教联合会亦于1945年成立。随着国内政治动荡,金融币制出现危机,大量难民再次涌入香港,其中包括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出家人。那个时候,全港大小寺院都有僧多粥少的现象,有些僧人更流浪街头乞食。后来由于东普陀寺的茂峰法师海单接众,众多僧人才得到安顿。到了八、九十年代,香港佛教呈现柳暗花明的局面。由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本港普遍受到追捧,东方文化和宗教便相对地被视为落后和迷信。至于从香 港佛教内部来分析,当时弘法的僧人不足,有青黄不接的现象。此外,在山上修行,过着简朴农禅生活的出家人,被社会人士视为消极避世,而僧人做佛事超度亡者,又被视为不祥。于是,佛教便出现了形象的问题。再加上经书流通不广,以致当时佛教在香港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在这个年代,二次大战后出生的婴孩已长大成人,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视野广阔,一神教已不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继而在大专院校兴起一股知识分子研究佛法的风气。其时,能仁书院、新亚书院的佛学课程都有相当的发展,而罗时宪、唐君毅、牟宗三诸位教授的佛学著作亦相继出版。
内部介绍
黄大仙
灵渡寺是香港香火最[2] 旺的地方,创立于公元1921年,经过数十年的悉心经营,现金碧辉煌,建筑雄伟,是一座中国式道教寺庙。它坐落在高耸的市民住宅和华厦之间,里面所供奉的黄大仙,以前原是个牧羊人,后来经路过神明的指点,因而学会如何治疗各种疾病。在现代香港的社会里,身为掌管赌徒财运的黄大仙非常受欢迎,同时也庇佑那些担心生病或已经生病的人,和那些在生意上需要协助的人。是香港的精神寄托,无论保平安,求事业,问姻缘或者任何疑难杂症,可以来这里求解迷津。在农历过年前后,是黄大仙庙香火最鼎盛的时候,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求问一整年的运势。灵渡寺是香港有史据可查的三大古刹之一,位于新界元朗厦村之灵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头山,状似老虎之头,山势奇雄,而灵渡寺所处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致,身在其中,自有人间净土的感觉。到灵渡寺,最简便的方法,是在轻铁的洪水桥站旁乘657号循环线巴士,到田厦路的新生村村公所站下车,沿着单线车路,蜿蜒登山,步行约半小时即可抵达。也可开车至屯门的田厦路转入新生村,有单线车路可直抵山门。由于灵渡寺历史悠久,寺内悬挂不少极有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名联。正门的对联为云石所刻,金字“灵气所钟山独秀,杯渡而至石犹新”。显见与杯渡寺今青山寺的渊源有关。
拱门
在二进的拱门上,有清朝状元梁耀枢之题额道从此入,此外,各殿之门前均有不少名对。至于正殿右旁的壁间,有光绪三年乡人邓惠麟所立的《先父宠荣公轶事碎记》石刻,颂扬寺内所奉之佛,极为灵验,普渡众生,曾使其父宠荣公病愈并延寿。灵渡寺自五十年代起流水分两旁绕着寺院而下,寺后与寺前的空地,尚可见种菜之田畴,据说寺旁的流溪,曾有一泉水涌出,旧称为杯渡井,但因经年沙石所填塞,井已不复见,但仍有泉水轻渗。寺内均以泉水煮食烹荼,荼味清香甘洌,游人至此,除上香礼佛,享用斋宴外,不忘品茗清溪香荼,当可顿灭尘俗之烦恼。灵渡寺相传原是一间小茅篷,其创建亦与杯度禅师有关。
香港第一间佛寺
据《新安县志.山水略》所载:灵渡山在县南三十里,与杯度山对峙,旧有杯度井,亦禅师卓锡处。灵渡寺至今仍然存在,位于元朗厦村,过去在唐、宋两个朝代都曾重修,而最近一次的重建开光是在2003年。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度寺、灵渡寺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刹。据称杯度禅师曾来香港,后人为了纪念,就有杯度寺的出现,亦成为香港第一间佛寺即现在的青山禅院。
历史价值
香港最早的寺庙,灵渡寺港地佛教的发源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元朗厦村西侧。相 传梁代禅师怀渡留居此地而得名。寺内最早的建筑始于唐代,后经陆续扩建。现有的主体建筑建于1840年。1860年重新修建,至1927年完成。寺内保存有历史价值的大钟、怀渡井等文物古迹。
风水
清代粤中名儒陈澧题匾称:云动山移,泉飞石立,池平树古,水曲花回。该寺是目前香港、九龙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和游览佳境由于此地山形肖虎,寺庙所处是虎头所在,为风水关系,所以在1970年大修建后,已将寺门改移至寺内大雄宝殿的左侧,原先正向大雄宝殿的门框,尚可在已封上的墙上隐约可见。现时大雄宝殿内有金身的佛像,村民以香火及水果供奉。两旁分别为禅房和客房,中有露天的透光的花砌,前面是韦驮宝殿,左边为关帝宝殿,供奉关帝,右边为纯阳宝殿,供奉吕祖,显示了此寺院早期曾一度是道教的道场。整座寺院面积不大,但设施一应俱全,而且由大门进入,穿过一道道圆型拱门建筑,清幽古朴,素净出尘,寺貌庄严。
人文景观
钟灵古刹--元朗灵渡寺灵渡寺[2] 是香港有史据可查的三大古刹之一,位于新界元朗厦村之灵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头别出,状似老虎之头,山势奇雄。而灵渡地所处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致,身在其中,自有人间净土的感觉。相传灵渡寺建于唐代,但亦有说是建于南北朝期间。据《广东考古辑要-释老篇》及所载,南北朝元喜初年424-430年,杯渡禅师以杯渡海,驻锡屯门之杯渡山即今日的青山,后又到数里以外的娄渡山开创灵渡寺,原址比现今寺院的位置稍高,宋明两代均多次修葺及重建。据资料所载,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时,将寺院稍向下迁移至现今寺院位置,由 于此地山形肖虎,已将寺门改移至寺内大雄宝殿左侧,原先正向大雄宝殿门框,尚右在已封上的墙上隐约可见。现时大雄宝殿内有金身佛像,村民以香火及水果供奉。两旁分别为禅房和客房,中有露天的透光花砌,左边为关帝宝殿,供奉关帝,右边为纯阳宝殿,供奉吕祖,显示了此寺院早期曾一度是道貌岸然教的道场。
整座寺院面积不大,但设施一应俱全,而且由大门进入,穿过一道道圆型拱门建筑,清幽古朴,素净出麈,寺貌壮严。由于灵渡寺历史悠久,地内悬挂不少极有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名联。正门的对联为云石所刻,金字“灵气所钟山独秀,渡杯而至石犹新”。在二进的拱门上,有清朝状元梁耀枢之题额:道从此入,此外,各殿之门 前均有不少名对。至于正殿右旁的壁间,有光绪三年乡人邓惠麟所立的《先父宠荣公轶事碎记》石刻,颂扬地内所奉之佛,极为灵验?斩芍谏蛊涓赋枞俟灵渡寺自50年代起,由果普法师任住持,历四十多年。1994年果普法师圆寂。现由乡民委派之管理员看守并供奉香火,假日至此旅游者亦有不少人预定午膳的斋菜。寺外的后山斜坡,可见百年苍松,千竹掩映,流水分两旁红着寺院而下,寺后与寺前的空地,尚可见种菜之田畴。据说寺旁的流溪,曾有一泉水涌出,旧称为杯渡井,但沙石所填塞,井已不 见,但仍有泉水轻渗。寺内均以泉水煮食烹茶,茶味清香甘洌,游人至此,除上香礼佛,享用斋宴外,不忘品茗清溪香茶。
佛教文化
传统礼教
早期的香港人口稀少,一般居民以打鱼耕种为生。在信仰上,大多供奉天神、地主、灶君等家神,拜祭天后娘 娘、洪圣爷,亦有把孩子契予观音娘娘,以祈求保荫家居人口平安、作务顺利。村庄之中一般设有祠堂,以供奉祖先,保留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礼教。但是,在当时的香港,正信 佛教基本上并不普遍流行。
南京条约
香港随着1842年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之签订,被割让予英国成为殖民地。由于环境相对安定,受战火牵连的中国难民开始流入,以致香港人口膨胀。这一股移民潮,为香港带来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佛法和僧人亦随之南移,令当时香港佛教发展兴旺,人才众多。在南移来港的僧人中,包括有宝莲禅寺的开山祖师纪修和尚和二祖筏可和尚,东普陀寺的茂峰法师,东莲觉苑的霭亭法师和香海莲社的宝静法师等大德。当时皈依学佛的居士亦不乏官绅名流。现在很多的寺院,譬如宝莲禅寺、东普陀寺、志莲净苑、东莲觉苑,乃至大屿山、荃湾等大大小小的茅篷,都是在那时候兴建的。可见当时香港的佛教是百花齐放,一片欣 欣向荣的景象。
国佛教开始复兴
在文化大革命后,国内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执行,人民重获信仰宗教的自由,中国佛教开始复兴;而在台湾,佛教在印顺法师、星云法师等大德领导下,亦有非常蓬勃的发展。以上种种因素,令香港佛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因而随着推广在1983年佛教青年 团体联合举办首届的《此岸彼岸》弘法活动,佛教的真理和慈悲精神开始渗入民间,学佛门径增多,佛学班更比比皆是。知识分子学佛、有钱人捐款和皈依、明星出家、歌星为佛教筹款、台湾法师来港举办大型弘法活动等,都改善了佛教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令本港佛教更上一层。
平等宗教政策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特区政府实行了平等的宗教政策。由觉光法师带领争取了多年的佛诞公众假期,在1998年正式得到落实,而香港佛教联合会每年于佛诞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亦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志莲净苑的重建落成,其古雅的仿唐建筑群亦成为本港一个重要的标志。于2001年,香港大学成立了佛学研究中心,并在2002年开办佛学硕士和博士课程。此后,佛教开始成为香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学佛的人,在社会各阶层也逐渐增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灵渡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