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寺石窟
两窟的造像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被破坏,唯有第6窟壁门侧浮雕供养人尚存数排,均着袍服,是北魏改胡服以后供养人的形象。该窟开凿造像的时代大体相当于北魏中、晚期到西魏。多数窟龛已破坏,现存较好的有九和十一窟。
第九窟格局
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窟内分正中龛,西龛,东龛三组造像。
正中龛雕释迦,多宝对坐说法相,两侧侍立二菩萨二比丘。二佛高肉髻,面部清秀,着袈裟,半结跏跌座。二菩萨均著衣蔓冠,上身袒露,下着衣裙曳地,披巾自双肩搭下于胸前交叉。旋上卷拢于臂,拖垂至地。二比丘均着袈裟。
第十一窟格局
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三壁各开一圆形浅龛。保存比较好。
正龛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浮雕一立佛,龛外下方两则各浮雕三供养人。佛高肉髻,内着僧祗于胸前打结垂下,外着褒衣博带袈裟,半结跏跌座。二菩萨高髻宝冠,带项圈,上皮袈裟,下着裙,裙裾曳地外扬。龛外二佛高肉髻着袈裟,通身背光为莲瓣形。
窟内南壁顶雕一园拱浅龛,内一佛二菩萨。龛西东两侧分三层雕像。上雕维摩及文殊对坐图,浮雕众比丘听法,中层,下层均雕供养人,供养人男头束巾帻,宽袖长衣,女高发髻,宽衣长裙。
窟顶正中浮雕一园莲,莲瓣形尖瘦,莲四周分四格,每格内浮雕对称双手捧衣飞天各二身,似一男一女。飞天均高发髻,长裙裹足,披巾搭于双肩向后飘扬,体态生动。
此窟是保存好的一窟,造像布局,雕刻手法,姿态表情均有独到之处。造像、浮雕,比例适中,衣纹流畅,面部表情生动端庄,笑中含情,栩栩如生。此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公元512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石拱寺石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石拱寺石窟 小编为您整理石拱寺石窟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