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糌粑

时间:2024/11/21 18:58:2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也是甘南十大小吃排行榜中比较有名的美食。“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时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与酥油茶一起搭配,别具一番风味。不过初食糌粑可能会吃不惯,建议酌情少点。Maigoo小编还了解到,逢年过节,藏族家庭里的女主人会拿出洁白的糌粑,加上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金黄色的酥油,经过充分的揉搓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奶渣和糖,一块独具风味的奶渣糕就基本成型了。最后用酥油点缀并撒上红糖碎末,小小的奶渣糕就做成了。

  • 分类: 小吃
  • 产地: 西藏自治区

一、糌粑

  • 糌粑是藏族人一日三餐的主食。
  • 海西州糌粑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制作方法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去皮儿成的炒面,类似于我国北方的炒面。
  • 糌粑,通常是先把少量的酥油茶倒进碗里,加点糌粑面,用力不断搅捏,直到成团后送嘴而食。
  • 海西糌粑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非常适合送给亲友当做礼物。

二、糌粑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是一种藏族的特色美食,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糌粑是用青稞为原料采用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味道独特,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阿坝州藏民数量较多,所以正宗的糌粑也非常常见,吃糌粑搭配酥油茶,是阿坝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

三、糌粑

  •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是一种藏族的特色美食,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 糌粑是用青稞为原料采用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味道独特,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 在黄南州正宗的糌粑也非常常见,吃糌粑搭配酥油茶,是当地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习惯,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

四、糌粑

糌粑是青稞炒熟磨成炒面后的藏语叫法,是藏族当地人的主食,也是阿里特色小吃之一。

糌粑的主料是青稞,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盐茶、酸奶或青稞酒拌着吃。

逢年过节,藏族家庭里的女主人会拿出洁白的糌粑,加上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金黄色的酥油,经过充分的揉搓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奶渣和糖,一块独具风味的奶渣糕就基本成型了。

最后用酥油点缀并撒上红糖碎末,小小的奶渣糕就做成了。

五、糌粑

  • 糌粑是青稞炒熟磨成炒面后的藏语叫法,是藏族当地人的主食,也是拉萨特色小吃之一。
  • 糌粑的主料是青稞,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盐茶、酸奶或青稞酒拌着吃。
  • 逢年过节,藏族家庭里的女主人会拿出洁白的糌粑,加上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金黄色的酥油,经过充分的揉搓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奶渣和糖,一块独具风味的奶渣糕就基本成型了。
  • 最后用酥油点缀并撒上红糖碎末,小小的奶渣糕就做成了。
  • 糌粑糕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西藏之“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目 录
    详细介绍

    由来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制作方法

    糌粑的加工制作分两道工序:一是炒青稞,二是磨糌粑。

    炒前将青稞用水洗净,晾干水汽。

    用陶罐爆青稞花:先将粗沙粒倒入罐中加温,直到罐底将近烧红,立即将适量青稞倒入罐中,握住双耳将罐端起摇动。几分钟后,罐内冒烟并发出青稞的爆裂声。待爆裂声基本停止,青稞花即爆成,用铁筛将沙子漏尽。

    用铁锅炒青稞花:将适量青稞倒入铁锅,逐渐加热,并不断用灌木枝条刷在锅中翻动,以使青稞受热均匀,直到爆出青稞花来。昌都及林芝地区和藏北牧区用平底铁锅,有时加沙子,但大量炒青稞时则不加沙子。因灶前温度高,掌握火候的人往往汗流浃背。若做精糌粑,青稞花还要装入皮口袋用脚踩踏,剩下青稞花心。

    磨糌粑的时候多用水磨,水磨安在水渠上或天然溪流上。下磨盘固定,上磨盘与木制水轮轴杆固定连接。轴杆穿过下磨盘中央的孔下伸,下端安水轮,由轴杆带动上磨盘转动。上磨盘有进口料,进料口上端安一固定的皮漏斗,内装青稞花。在漏斗下端绑一横木,横木末端垂直地安一短棒,与上磨盘边缘接触。磨盘转动就震动木棒,青稞就徐徐流入磨盘进料口,不断摸出糌粑来。昌都地区则插一棍在漏斗内,下端悬在进料口,磨盘转动时同样震动漏斗口。藏族的水磨在高原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里是比较有效的器械,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直到今天仍广泛使用。

    主要成分

    糌粑是用青稞同洗净的细纱混合经火炒熟,再将细沙筛除后磨成粉而成。糌粑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其含量约为13.5%,脂肪为2%,碳水化合物为75%,十七种氨基酸为14%左右;无机盐类富含有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维生素B1等。

    食用方法

    食用糌粑时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搅拌后即可,有条件时可再加白糖和奶渣,这样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欲感;汉族食用糌粑时,如果没有酥油茶,可用猪化油或熟清油代替,再加开水和白糖搅拌即可食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搅拌后的糌粑面均含有大量脂肪,不宜食入太多,应少食多餐,这样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吃法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入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

    习俗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酥油糌粑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糌粑】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糌粑 小编为您整理糌粑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