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葫芦笙舞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迁徙过程中,只剩下母亲玛索和女儿红妹相依为命,红妹长大后,被邻近的一条蛇精卷去,玛索斗不过蛇精,哭得死去活来,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饿,随手采下身边的荞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男孩,并很快长大成人。一天飞来一只怪鸟,不停地叫:"姐姐红妹,姐姐红妹"。他去问母亲,玛索流着泪告诉他红妹的故事。男孩一怒之下,跟着怪鸟来救红妹,怪鸟停在田间一只巨大的葫芦上,不走了,不停地用嘴啄击葫芦,发出奇特的声音。男孩采下葫芦,制成葫芦笙,和怪鸟来到蛇洞,他一吹响葫芦笙,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蛇精在葫芦笙声中不断地呈"S"形扭动,尾巴完全放开了卷着的红妹,直到气绝身亡。姐弟回到家并从此繁衍后代。此后,花倮妇女就以跳葫芦笙舞来驱逐缠在身上的"蛇精",并流传下来。
风格特色
花倮人的葫芦笙舞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
在花倮人的重要节日时,全村男女老幼欢聚于场院,妇女身穿节日盛装,在葫芦笙的伴奏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荞菜节是花倮人自己独特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如同过春节,村民一般停工数日,多邀请亲朋好友相聚,杀猪宰鸡祭献祖宗和神灵。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全村欢聚,跳葫芦笙舞和弦子舞,通宵达旦。
葫芦笙舞有牙虐(站着跳)、牙庆(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圆圈)、牙稳(穿花)、牙搞(对点头)和牙敢(前跳又后跳)等七种不同的舞蹈套路,每一种套路都有不同的葫芦笙曲调吹奏,音乐较为丰富。
独特乐器
花倮人葫芦笙制作工艺特别,五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在根部嵌竹或铜制簧片,插入葫芦制成的音斗,三支笙管侧面开有音孔,最短的一支在音斗背后也开有音孔,最长的一支顶端还套有一个小葫芦,以增加共鸣。
舞蹈规则
葫芦笙舞,吹笙的为男性,跳舞的为女性。舞蹈时,吹葫芦笙者为领舞,只要葫芦笙一响,妇女们便两人一对,并肩挽臂,紧靠站立,携手随葫芦笙吹出的节拍,踏地顿足,扭肢摆 裙,娑娑起舞。整个葫芦笙舞分7路。第一路叫牙虐(站着跳);第二路叫牙庆(起步跳);第三路叫牙拉(移步翻身); 第四路叫牙降(走圆圈);第五路叫牙稳(走穿花);第六路叫牙搞(对点头);第七路叫牙敢(前跳又后跳)。每一路的名称,既有队形变化的含义,又有舞蹈的内容。如第四路为“撒棉籽”,第五路为“收棉花”,第六路为“纺棉花”,第七路为“织布”。每一路都有固定的舞曲,舞曲以56123五音构成,多微调式和商调式,或者两种调式相互交替。舞曲音乐节奏缓慢,韵律稳沉。舞姿的动态造型,以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来带动腰肢、胸部和下颌部呈“S”形的前后扭动,动律向下。舞蹈时,不管队形怎样变化,舞圈都要不断向右或向逆时针方向行进。
传承现状
每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荞菜节”时,全村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聚于场院尽兴歌舞。舞者皆为女性,乐手为一男性。舞蹈由葫芦笙乐手在中央边吹边舞引领,妇女们携手围圈随音乐节奏踏地顿足,翘臀送跨,婆娑起舞。舞蹈记录和反映着彝族花倮人的发展历史,它积淀了彝族花倮人的智慧,展现出古朴的民风民俗和生产劳作场面。
传承意义
由于花倮人长期居住于高山之巅,人口稀少而又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这样一个两县交界的地理环境之中,加上生活基础和风俗习惯,花倮人就完全具备了保留原始舞蹈遗风的客观条件。但是由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彝族葫芦笙舞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正逐渐减弱,表现形式日趋单一,传承上也出现不容乐观的现象,应尽快加以保护和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彝族葫芦笙舞】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彝族葫芦笙舞 小编为您整理彝族葫芦笙舞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