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项目
1、荆河戏(湖北省),编号:Ⅳ-35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荆州市
(3)保护单位: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
2、荆河戏(湖南省),编号:Ⅳ-35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澧县
(3)保护单位:澧县荆河剧院演艺有限公司
发展历史
形成
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艺人们四处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荆河戏的发展,与相关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联系极为密切。如汉剧,荆河戏旧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戏"之说,而沙市又是汉剧演出的胜地,汉剧艺人要在武汉出名,先要到沙市"唱红"。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荆河戏与武陵戏艺术上亦有渊源。一般认为二者同出一源,荆河戏艺人常到武陵戏班搭班演出,早年,生、旦、丑三行二者能够同台合演。荆河戏的弹腔与川剧的相琴戏亦有联系。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戏直接受到荆河戏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荆河戏使用的大土锣、大成都钹,都是来自川剧。另外,荆河戏与辰河戏以及活动于湖北恩施一带的南剧也有密切的联系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独唱,众人后台帮腔,乐器用土锣、大钹、鼓板打节奏。
发展
荆河戏的发展,与相关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联系极为密切。如汉剧,荆河戏旧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戏"之说,而沙市又是汉剧演出的胜地,汉剧艺人要在武汉出名,先要到沙市"唱红"。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荆河戏与武陵戏艺术上亦有渊源。一般认为二者同出一源,荆河戏艺人常到武陵戏班搭班演出,早年,生、旦、丑三行二者能够同台合演。荆河戏的弹腔与川剧的相琴戏亦有联系。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戏直接受到荆河戏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荆河戏使用的大土锣、大成都钹,都是来自川剧。另外,荆河戏与辰河戏以及活动于湖北恩施一带的南剧也有密切的联系。
艺术特色
荆河戏音乐南北交融,别具韵味。荆河戏北路唱腔保留有由秦腔向弹腔衍变过渡后期的呔腔,属荆河戏独有的特殊唱腔。另有一种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名为"南反北",又称"子母调",用以表现人物的思虑、悲伤、恐怖等各种情绪,而子调则表现病危、死亡等情绪,这在其他皮簧剧种中亦较为少见。荆河戏南北路唱腔中还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龙摆尾,南路正反"马头调"、正反"老板头"、正反"八块屏"等等。荆河戏唱腔响亮、气势宏大,演员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用假嗓,花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则用本嗓。念白主要采用澧州官话,少数剧目也用京白、川白、苏白和山西白。荆河戏的伴奏乐器包括文、武两种场面,文场面有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头钹、二钹等。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
荆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素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所谓"内八块"功夫,"外八块"。
伴奏乐器
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武二场面。 文场面包括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云锣、头钹、二钹和铰子等乐器。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的。
唱腔演变
昆腔进入荆河戏比较晚,一般用笛子或唢呐伴奏,所以又称为吹腔。以后逐渐被弹腔所替代。高腔剧目、昆腔剧目保留下来的都比较少。
弹腔是荆河戏的主要声腔,包括北路和南路以及特定腔调三类。其中北路高亢刚劲,南路细腻婉转,特定腔调跌宕多变。一般认为,其北路是秦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据地方志所载,李自成于明崇祯十六年三月(1643年)攻克澧州,张献忠随后进驻澧州,第二年,李自成之妻高桂英率30万众来澧州,军中的秦陇子弟带来了秦腔,当地民众相率仿歌,从而成为荆河戏弹腔中北路之始。荆河戏弹腔中的南路和特定腔调形成较晚。一般认为其南路受徽调影响较大。清初之时,徽调即在澧州演出,荆河戏艺人吸收徽调之精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弹腔南路声腔。
荆河戏的唱腔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脚用假嗓,花脸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用本嗓。唱腔特色浓郁,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念白主要讲接近于普通话的“澧州官话”,少数剧目也用京白、川白、苏白和山西白。
角色介绍
荆河戏的角色行当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脸、丑六行,生分老生、杂生、正生、红生四种,旦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花脸则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三种。荆河戏的表演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内八块"功夫指人物的喜、怒、哀、乐、惊、疑、痴、醉等内心情感,"外八块"功夫则指云手、站档、踢腿、放腰、片马、箭步、摆裆、下盘等八种外部形体程式动作。荆河戏以武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特色。
生行主要是扮演挂须而不开脸的男性角色,分老生、杂生、正生和红生。小生,俊扮不蓄须的青年男子,其戏路一般按人物穿戴分为紫金冠戏、二龙叉戏、包巾戏、纱帽戏、公子巾戏和罗帽戏六类。旦角,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分贫富两类,贫者拄竹棍,富者拄龙头拐杖。花脸,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大花脸扮演地位显赫,年纪较大的角色;毛头花脸,指戏中居次要地位的花脸;霸霸花脸,多系年岁较轻,个性刚直、勇猛、 暴躁一类角色。丑角,即小花脸,戏路很宽,上至帝王将相、公子少爷,下至流氓强盗、家院公丁、武夫侠士、樵夫牧童、花子媒婆等都能扮演。
荆河戏重做功,有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的内“八大块”,以及表现人物形体动作的外“八大块”。“内八块”是表现吉、凶、祸、福、喜、怒、哀、乐八个方面的内在感情;“外八块”练就云手、站档、踢腿、放腰、片马、箭步、摆裆、下盘八种外形程式。面部表情生“抖色”和眼功。特别是高方巾、罗帽、扇子、帽翅、须发等结合头、手、腿功的巧妙运用,形成各种姿态的“拗马军”表演,以及花脸的“抖壳子”等,更是荆河戏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
戏种功法
基本功有30多大项数百种技法,纷繁复杂,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还有一些是其它剧种所没有的特技,如单洗马、双洗耳恭听马、杀叉、八卦步等,都是荆河戏所独有的特技。
荆河戏的武场以打双钹为其特色。过去多在野地演出(谓之唱“草台”),为了召引观众,必须由武场打一通锣鼓(谓之“闹台”)南昌这时往往鼓师未到,无人指挥。于是就由操头钹者代理司鼓指挥,编排了一套相互连接的武场曲牌,看头钹的眼神、握钹的姿式、击法等统一指挥,循序不乱。以后又把打击乐和唢呐结合成为“吹打南路”(或称“打点子”)至今民间婚丧喜事,都要雇请服务。
长期以来,荆河戏以它特有的唱、做念、打,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舞台上,艺术的再现了历史的兴衰起落,趣事轶闻,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荆河戏形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成为荆楚人民自觉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成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寄托。
表演特点
荆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素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外八块”,则是指演员要勤练头、眼、脸、口、胸、背、手、腿等外部形体动作。也有人将荆河戏的表演归纳为“八功”,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还有540多出。其中有450多出整本戏,几十出散折戏。从剧目来源看,少数出于元、明杂剧、传奇和民间传说、故事,大多数题材与历史演义、章回小说相似。如《马踏冀州》、《百子图》、《斩三妖》等与《封神演义》中的情节相同;《楚宫抚琴》、《搜孤救孤》、《清河桥》等剧目的情节出自《东周列国志》、《凤仪亭》、《群英会》、《大回荆州》等剧目情节与《三国演义》相同;《三兴瓦岗》、《双驸马》、《薛刚反唐》等剧目情节源自《说唐》;《沙滩会》、《两狼山》、《天门阵》等剧目与《杨家将》相似;《翠屏山》、《调叔》、《三招安》等剧目情节似出自《水浒》;《反武科》、《两狼关》、《疯僧扫秦》等则与《说岳》相近,《秦雪梅》、《三娘教子》、《清风亭》、《白蛇传》、《一捧雪》等剧目,则出自传奇。另一些剧目,如《诸仙阵》、《四下河南》等,则分别改编自围鼓、皮影戏、曲艺等民间艺术形式。 荆河戏传统剧目中,保留下来的多是弹腔戏,昆腔戏和高腔戏极少,还有些剧目是用呔腔和小调演唱。另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如《封神榜》、《西游记》、《薛家将》、《杨家将》等,长的可演十天半月,短的也能演三、五天。清代和民国时期,荆河戏以唱“庙台”、“会台”、“草台”为主,演出条件和舞台设备极为简陋。
流行地区
荆河戏流行于湖南省的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津市、岳阳、华容、沅江、南县、龙山、永顺、桑植、大庸以及湖北省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宜都、鹤峰、来凤、宜恩,贵州省的铜仁,四川省的秀山、酉阳等地。荆河戏又称上河戏和高台班、大台戏,1954年才正式定名为荆河戏。
代表剧目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戏六十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戏种现状
澧州荆河戏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等,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多种原因,湖南的5个荆河戏专业剧团,有4个已先后解散或解体,只剩一个澧县荆河剧团还在艰难地支撑着。在此情势下,抢救与保护荆河戏已是刻不容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6月9日,荆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衍生乐种——南路吹打乐
石门县南路吹打乐在荆河戏发展中,与湖南石门县土家族民间艺人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唢呐吹奏音乐逐步形成的独立乐种。它也经历了从戏曲“‘曲牌体’声腔器乐化”到“‘皮、黄腔’板腔体声腔器乐化”的过渡。它早期的形态是作为戏曲的一种附属音乐形式而存在。而真正的成熟期,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中间,石门县瓜子峪民间艺人黄绩三经过整理创新和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充分吸收前人的经验,使其从形式到内容,步入了规范化。
其曲目的主要来源是荆河戏音乐,它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在荆河戏音乐中有许多南路唱腔,如“薛刚哭城”等剧目中就有丢掉“京胡”伴奏而改用“唢呐”伴奏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南路吹打乐的孕育期;二是民间艺人把这种唢呐伴奏的形式独立开来,配以打击乐,用于“婚、丧、喜、庆”活动,使其在实践中逐渐摆脱戏曲伴奏的依附性,我们把它称之为成型期。经过黄绩三及其弟子的研究与推广,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成熟的独立乐种。
南路吹打乐的传播地域以石门县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最早流布地区东到岳州,南到桃源,西南到贵州的万山场,西到酉阳,西北到利川以东、建兴、鹤峰,东北至宜昌荆门以北。由于多方原因。流布地域已逐渐缩小,除石门南部地区各乡镇比较活跃以外,仅有邻近的临澧、澧县、津市、安乡还有少量的南路吹打乐队,其他地方均不见其踪迹。
1963年常德地区进行了荆河戏音乐的挖掘工作,在这一时期,根据黄绩三老人赠予的珍藏40年的手抄工尺布,并由各荆河戏剧团进行系统的南路吹打乐的搜集整理和录音工作,编定在常德地区《荆河戏音乐资料集成第十集·打击乐集》中。2005-2006年石门县人民政府委托石门县荆河戏剧团对《南路吹打乐》的流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传承体系、濒危状况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对南路吹打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证,确立了南路吹打乐的有关保护措施与发展计划,由资深演奏家经过半个月的集中训练,录制成了《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专辑,并申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大保护力度。
传承意义
研究荆河戏的兴衰对揭示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习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荆河戏经过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学价值。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荆河戏】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