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哈萨克族达斯坦

时间:2024/11/21 21:20:1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每部达斯坦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哈萨克族的各种民俗文化都是通过达斯坦代代相传下来的。“达斯坦”原意为叙事长诗,约9世纪到10世纪时是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达斯坦”歌颂了哈萨克族青年反抗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6月7日,哈萨克族达斯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Ⅰ-72
  • 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哈萨克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号:Ⅰ-7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3)保护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2、哈萨克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号:Ⅰ-7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
(3)保护单位:沙湾县文化馆
3、哈萨克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号:Ⅰ-7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
(3)保护单位:福海县文化馆

历史渊源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主要由黑萨和叙事长诗两大部分构成。黑萨是哈萨克族民间长诗中一种比较特殊而且重要的作品,通过采用或借鉴外来神话、传说和故事而创作的,内容贴近本民族的生活。

达斯坦原意为叙事长诗,是一种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约9~10世纪时的作品,由民间诗人、歌手长期传唱加工而曲折,歌颂了哈萨克青年反抗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善于演唱这种达斯坦的人被称为“达斯坦奇”, 具有弹唱技巧又具有即兴填词才能的歌手兼诗人。据统计,现存的哈萨克族达斯坦文学作品有200多部。

主要内容

善于演唱这种“达斯坦”的人被称为“达斯坦奇”,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哈仁村牧民哈孜木,是唯一吟唱哈萨克族达斯坦数量最多的老人。在保存比较完整的200多部哈萨克族“达斯坦”中,哈孜木老人可以吟唱104部,被誉为演唱哈萨克族“达斯坦”的活唱片。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被称为哈萨克族历史的“活化石”。叙事长诗,约9世纪到10世纪时是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足可以唱上一天一夜。“达斯坦”歌颂了哈萨克族青年反抗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达斯坦”主要有“黑萨”类长诗和叙事长诗两大部分构成。

黑萨长诗是哈萨克族浩如烟海的民间长诗中的一个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类作品。黑萨类长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情节复杂,大多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多是通过采用或借鉴外来神话、传说和故事而创作的,同时内容上贴近本民族的生活,从而成为哈萨克族长诗中的一种比较独特而重要的作品。这类长诗在哈萨克族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有《霍尔赫特阿塔书》(由12部长诗组成)、《克里米亚的40个巴特尔》、《鹏鹉的40个故事》、《四十个宰相》以及《先知传》(由70多个长诗、传奇、故事、传说、诗歌和文章等组成)等。据统计,哈萨克族有黑萨类长诗200多部。

叙事长诗是历史上以本土哈萨克人的故事内容创作的叙事长诗。哈萨克民间叙事体长诗极为丰富,按内容可分为英雄长诗、爱情长诗、历史长诗等几类。英雄长诗中形成最早的是10至11世纪的《阿勒帕米斯》,11至12世纪的《阔布兰德》,14至15世纪的《英雄塔尔根》。这些长诗赞颂了为保卫部落安全而与敌人英勇奋战的英雄。17至18世纪,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导致一批新的英雄长诗的涌现,如《夏班巴依》、《贾尼别克巴特尔》等。《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是哈萨克的爱情长诗中最古老的一部,这部三万行的长诗最初形成于9至10世纪,后经民间艺人的锤炼成为一部艺术珍品。其他脍炙人口的爱情长诗还有《吉别克姑娘》、《艾曼与巧勒潘》、《萨里哈与萨曼》等,这些长诗产生的时间早,情节复杂,语言凝练,艺术性很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些作品不仅在本民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在其他一些民族中也很有影响。在数量众多的爱情长诗中,与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等有关的描写和资料也很丰富。历史长诗以叙述部落历史、谱系为主要内容,如《阿布莱》等。

基本特征

在表演时,或以清唱为主,或以传统乐器冬不拉、霍不孜等进行伴奏。

达斯坦演唱讲究格律,通常每段四行、六行或八行,每行多为七或十一个音节,有多种押韵方式:“夏勒斯吾衣卡斯”是隔行押韵,即一、三行押一韵,二、四行押另一韵;“哈拉乌令吾衣卡斯”是一、二、四行押同一韵;“吉尔吾衣卡斯”是一、二、三行押韵,第四行不限,而五、六、七行又必须与一、二、三行押同一韵,以此类推。此外,还有其他形式。各种韵律在一首长诗中可以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变换使用。

一、达斯坦的产生和传承依赖于表演者的口头表演及教授,这是它的外部特征。

二、达斯坦形成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诗歌较为古老,分黑萨和叙事长诗两大类,以清唱或用传统乐器冬不拉、霍不孜等进行伴奏,因而具有古老原始的特征。

三、达斯坦不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陶冶着人们的道德情操,还生动地表现了民族的民俗风情,更能适应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操。因此具有人民性特征。

四、表演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吟唱曲目,但表现内容丰富,多以表达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对亲属和同类乃至牲畜、猎物充满仁爱这一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同时对演奏场所和演奏者都有较高要求,这是该乐曲的传统性特征。

五、达斯坦不像某些诗歌那么复杂、华丽,而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原始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

六、在哈萨克族生产生活中产生,并伴随着节庆活动发展,形成了对民间习俗的依存特征。

七、达斯坦与草原民间文学长期共存,各自发展。因而,具有共存性特征。

代表作品

作品:黑萨类长诗:《成吉思汗与吉任切》、《阿哈夏特》、《四十个宰相》

叙事长诗:《托列根与柯孜别克》、《踔尔坦白》、《我的哈萨克》、《杰腾巴拉》、《克勒旦巴图尔》、《吉别克姑娘》等

保护现状

2008年,“哈萨克民间达斯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授予哈孜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传承人。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种古老的民间文化,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对达斯坦艺人进行保护。他们把哈孜木可以吟唱的104首达斯坦用文字和录音记录下来,又建立了专门的基地和学校让哈孜木招收学生学习达斯坦。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哈萨克族达斯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哈萨克族达斯坦 小编为您整理哈萨克族达斯坦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