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具体形成年代,因没有足够的历史文献依据,不能妄下断语。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应与哈萨克族音乐的发展同步,特别是“篑”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古塞人至乌孙(汉初)以前的早期形态,乌孙(汉代)至哈萨克汗国成立前(明代中期)的孕育期,哈萨克汗国(明代中期)至清代的形成期以及以后的演化期。
随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特别是自古以来流传于各部落的民间故事、史诗、音乐、舞蹈,在语言、文字逐步统一的条件下,得到相互传播。这时出现了“沙勒—色尔”形式的专门以演唱活动为生的民间艺人班社。许多歌颂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赞美自然、动物(特别是饲养的牲畜)、花鸟,描写人物情感,歌颂纯真爱情,反映人民疾苦、劝诫世人的乐曲、唱词、舞蹈被这些民间艺人搜集、整理。
1680年头克汗当政以后,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和整理,专门组织一批哈萨克族民间阿肯、系谱家、弹唱家和知识丰富的老人,搜集、整理哈萨克族系谱、乐曲、谚语、格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诗歌和各种题材的史诗。与此同时,还全面记录了哈萨克族各部落的印记口号。
由于哈萨克族人过着游牧生活,在一年四季的流动中,最便于制作和携带的乐器莫过于冬不拉、斯布孜额和库布孜这3种乐器,而这3种乐器最适合独立演奏“奎依”,所以在民间音乐中,“奎依”较其他乐种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艺术特色
哈萨克族人将民间器乐曲称作“奎依”,这些“奎依”中,有一部分被称作“阔恩尔”的乐曲,它们或讲述曲折感人的故事,或抒发演奏者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它们的速度一般为偏慢的行板,演奏时,不炫耀技巧而讲究韵味。它们让你了解哈萨克族人的历史,洞察哈萨克族人的心灵,感受草原音乐文化所特有的纯朴、率真、醇香、厚重,每一首乐曲都会让你感受到哈萨克族传统器乐曲所具有的独特的美。
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孜额这三件乐器又各有特色:冬不拉可用左右手各种演奏技法,奏出多变的音色;库布孜奏出单纯而富有感情的旋律;斯布孜额则是古朴的持续长音。这一连串流动的乐音,表现出哈萨克族人独有的音乐审美观念。据哈萨克族学者介绍,古代哈萨克草原,居住在西部的哈萨克族有“六十二阿克杰令”,乐曲以快速、激昂见长;居住在中部的哈萨克族有“六十二库斯巴萨尔”,乐曲以华丽、优美见长;而居住在东部的中国哈萨克族有“六十二阔恩尔”,乐曲以深沉、动人见长。
代表作品
《凯鄂斯阔恩尔》、《撒勒阔恩尔》、《铁勒阔恩尔》、《玛依达阔恩尔》、《阿克鹘阔恩尔》等。
传承意义
由于《六十二阔恩尔》主要靠民间口头传唱,缺乏文字记载,加之地域分散、交通不便,哈萨克族中如今能为大众讲解与演唱者已经不多,能系统演唱《六十二阔恩尔》的民间艺人更是凤毛麟角,许多优秀曲目正面临消亡。由于社会的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现代化的挑战,《六十二阔恩尔》传承的链条濒临断裂的危险,年轻一代学习民间音乐的人已经不多,许多传承人已经过世,许多“阔恩尔”乐曲已经失传。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