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商羊舞

时间:2024/11/21 21:26:2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商羊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以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最为著名。据考证此舞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宋明时期是鼎盛期。商羊舞的表演原是求雨时的专用舞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之时,同样也跳商羊舞,以表现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因而形成共有性特征。2008年06月07日,山东省鄄城县申报的“商羊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Ⅲ-49
  • 申报地区: 山东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据杏花岗村一带的商羊舞艺人介绍,商羊鸟是一种吉祥鸟,每逢阴天下雨之前,就有成群的商羊鸟从树林里出来,又蹦又跳,又窜又闹地玩耍。天长日久,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家家户户挖沟开渠、疏通水路,为灌溉良田作准备。随着历史的变迁,商羊鸟逐渐绝迹,当地人们再也看不到商羊鸟的足迹。于是,每当天将大旱时,人们就自扮商羊鸟,戴面具,拿响板,单足高跳,并模仿商鸟摇头晃脑,脚挂铃铛,蹦蹦跳跳。该舞的动作也出现在当地一种叫做“碰拐”的儿童游戏中,此游戏为两儿童各将一腿抱起,用膝盖相互撞击。据商羊舞老艺人讲,此种游戏即出自商羊舞。至今,在古典舞中仍有“商羊腿”的动作名称,其动作是一足立一足抬起,与此类似。

关于商羊舞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孔子家语.辩证》: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公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儿童有屈起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也。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雨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惟齐有备不败。东汉王充《论衡·变动》云:“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曲其一足起舞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跳神篇则对“商羊舞”有了舞蹈的记载:“妇束短幅裙,屈一足,作商羊舞”。 可见商羊鸟的出现是一种水祥吉兆, 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每当天旱久不雨时,人们就盼望商羊鸟的出现。人们就自扮商羊鸟,戴面具,拿响板 ,结彩铃,模仿商羊鸟的动作,舞蹈蹦跳。这种模仿商羊鸟求雨的动作与传统的祭祀仪式逐渐结合在了一起,经过鄄城先民们的不断升华、完善,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舞蹈——商羊舞,并且这种活动除了在天旱求雨时进行外,还形成了固定的举行日期——每年三月三,自商周起,世代相传至今。

商羊舞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她和我国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是鄄城人民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期盼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鄄城节日习俗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商羊舞植根于鄄城人民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也是被广泛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舞蹈形象之一 。

艺术特色

主要特征

(一)商羊舞的表演原是求雨时的专用舞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之时,同样也跳商羊舞,以表现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因而形成共有性特征。

(二)商羊舞是模仿古时的商羊鸟而跳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舞蹈动作有时蹦跳热烈,有时嬉戏玩闹,把商羊鸟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因而具有原始的摹拟性特征。

(三)商羊舞流传在鲁西南地区,该地区属黄河中下游,历史上这里多灾多难,解放前每3—5年黄河就决口一次,蝗灾旱灾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这里的人们更渴望风调雨顺,祈求丰收,逐渐形成了这种古老的舞蹈,并一代代相传下来。全国唯有鄄城保留下商羊舞,因而形成特有性特征。

(四)商羊舞的用器具简易质朴,所用吹弹及打击乐器比较单一,乐曲古朴不尚华丽,服饰道具到乐器以及乐曲调式共同构成简朴性特征。

(五)商羊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勤劳的鄄城人民历尽艰辛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特征。

表演形式

商羊舞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每逢大旱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聚在杏花岗三官庙前,然后从庙里抬出关二爷前往黄河边求雨,在乐队的引导下,商羊鼓舞者就在接送关二爷的路上,边行边舞。一般需男女各半12人或18人,锣鼓手4人,弦乐者2人。道具是每人手执的一副由高密度森材制成一长一短一端并齐联结一起的“响板(在鄄城也有的叫“阴阳板”)”,人们手持“响板”左右摇摆,身结鸟羽,脚挂铃铛又蹦又跳,乒乓铛铛作响,模仿商羊摇头晃脑而舞之,边舞边唱,整个舞蹈完成需要30分钟。其动作要领为:屈其一足,身体重心后移,男舞者左手执“响板”之长板,右手套在短板绳圈内,女舞者右手执长板,左手套在短板绳圈内,双手共执“响板”左右上下摆动并击节清脆有声,脚下行走的路线图为:阴阳八卦图、大圆场、绕八字、二龙吐须、剪子股、卷箔、里罗城、外罗城、踌躇步、咯蹬步等专有名称。这些动作暗含着古老的哲学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谐调,万物丛生。

传承价值

1、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民俗学价值。据考证,此舞源于原始社会,是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人们可以从商羊舞了解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及民风。

2、欣赏娱乐价值。商羊舞的动作非常独特,主要模仿商羊鸟奔跑跳跃,互相嬉戏等动作,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3、文化交流价值。在省际交流、国际交流中,推广商羊舞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传承保护

1956年,经过老艺人赵子琳的挖掘整理,商羊舞被搬上了文化舞台。1990年商羊舞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民间舞蹈篇,2006年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放后,随着人们思想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舞蹈已很少见。后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才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又受到现代文化激烈的冲击,特别是现代音乐舞蹈的影响,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出现了生存危机。杏花岗村会跳商羊舞的只有两人:一位62岁,一位78岁。现代年轻人价值观的取向发生了转变,追求的是时尚娱乐,已没有欣赏这种舞蹈的热情,商羊舞已后继乏人,处于失传边缘,现急需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把这种原生态的舞蹈继续传承下去。

为了传承商羊鼓舞的传统技艺,1955年,原杏花岗村6男6女,加上打锣敲鼓的4人,拉二胡弓子的2人,共18人,参加山东省汇演,并获得好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民间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周冰专程到杏花岗村采访、考证商羊鼓舞;1996年,羊鼓舞参加了鄄城县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节目拍摄。

商羊鼓舞作为一种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俗文化,较之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往往更加贴近民众心理,最能表达民众身心意愿、最真切反映民众生活的印记。商羊舞作为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文化形式曾经拥有鲜活的生命力,是一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保护商羊鼓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商羊鼓舞这样的民间舞蹈来说,只一味地抢救保护是不够的,还要让其健康成长,使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将逐步失去功能。具有深厚民俗文化内涵的商羊鼓舞,很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如果对这种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和挖掘的话,将会极大地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商羊舞】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商羊舞 小编为您整理商羊舞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