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博巴森根

时间:2024/11/21 21:27:5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博巴森根,是四川省理县嘉绒藏族地区甘堡藏寨所独创独有的民间大型叙事性群众锅庄舞蹈。“博巴”藏语意为“藏人”,“森根”藏语意为“狮子”。该舞蹈产生于19世纪中期(清道光年间),是从东南沿海归来的屯兵们为纪念他们抗击英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的战友而创作,歌颂了屯兵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2007年成功申报为理县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Ⅲ-68
  • 申报地区: 四川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公元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清廷对阿坝州地域内的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实行守备制,建立屯兵制度,屯兵闲时为农,战时出征。据史料记载,屯兵先后出师十八次,抗击廓尔喀入侵西藏,到东南沿海抗击英军入侵,远征台湾抗击倭寇,为保卫祖国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该舞蹈产生于1821—1850(清道光年间),博巴森根是甘堡藏寨归来的屯兵和亲人们为纪念在抗击外侵战斗中牺牲的“五屯”藏羌屯兵的英雄事迹而创作的祭祀舞蹈。平时不跳,只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阳节时,全寨子人举行“辫子坟”祭祀活动时才跳,人们又称为端阳锅庄。祭祀锅庄,百人群舞,气势宏大,表达出对勇士的感激和赞赏之情,意在让后辈儿孙永远记住英雄们的功绩。歌颂了屯兵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主要内容

此锅庄共分两部分,曲调简洁明了,形式多样,有领唱,有合唱,有叙述性独唱。整个舞蹈过程约需两个小时。

第一部分,由领舞者手持串铃,带领众舞者绕圈而行,领舞者领唱一遍,众舞者跟唱一遍,边唱边舞。唱完一段后,由领舞者开始“钻”,即其中两舞者右手高抬,由领舞者开始从中钻过,其它舞者依次跟随,边唱边钻,最后形成“扭”,即所有舞者的左手与前舞者的右手相握并搭靠在前舞者的右肩上,然后开始“解”,即所有舞者从“扭”的动作回复至手牵手,在回复过程中逐步将领舞者团团围在中央。喻义为只有紧密团结,才能获得胜利。此部分为民族调式中的“商”调式,叙事性较为强烈,唱腔旋律深沉,节奏缓慢,曲调中浸透着悲壮和追忆的情绪,使人为之动容。第二部分由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独唱,众舞者则原地蹲坐倾听,复唱,演唱屯兵在东南沿海作战时的英勇、艰辛与思念。演唱完毕,众舞者齐声欢呼,抛撒龙达,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锅庄结束。此部分为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与第一部分有着很强的对比,曲调震撼人心,节奏铿锵有力,充满了刚毅,自信的感情,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坚韧与团结。

主要特点

该舞蹈沿用了四土锅庄的一些特点,但在表演形式中创造了“钻”、“扭”、“解”等舞蹈形式,并独创了由领舞者叙事性演唱,众舞者倾听的表演形式,独具地方特色。特别是“扭”的舞蹈动作,充分展现了屯兵们在战场上顽强搏击的场面,那是尸横遍野,你死我活的肉搏,看了让人难以忘怀。刚劲雄伟的舞步、不断变化的队形,展示了征程的艰辛,团结奋战夺取胜利的内涵,激起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波澜。“走过九十九条河,走烂了九十九双草鞋,雨天行军,露宿荒野,长途奔袭夺城池,金戈铁马扫沙场”。一幕幕坚强、壮烈的场景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博巴森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博巴森根 小编为您整理博巴森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