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五味子(中药)

时间:2024/11/24 17:34:2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 中文学名: 五味子
  • 拉丁学名: Schisandra chinensis
  • 别称: 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吊榴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木兰亚纲
  • 目: 八角目
  • 科: 八角科
  • 属: 五味子属
  • 亚属: 少蕊五味子亚属
  • 分布区域: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

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的灌木丛中,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

分布情况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沟谷、溪旁、山坡。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模式标本采自于我国东北部。

形态及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除幼叶背面被柔毛及芽鳞具缘毛外余无毛;幼枝红褐色,老枝灰褐色,常起皱纹,片状剥落。叶膜质,宽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3)5-10(14)厘米,宽(2)3-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部边缘具胼胝质的疏浅锯齿,近基部全缘;侧脉每边3-7条,网脉纤细不明显;叶柄长1-4厘米,两侧由于叶基下延成极狭的翅。雄花:花梗长5-25毫米,中部以下具狭卵形、长4-8毫米的苞片,花被片粉白色或粉红色,6-9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6-11毫米,宽2-5.5毫米,外面的较狭小;雄蕊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1.5毫米,无花丝或外3枚雄蕊具极短花丝,药隔凹入或稍凸出钝尖头;雄蕊仅5(6)枚,互相靠贴,直立排列于长约0.5毫米的柱状花托顶端,形成近倒卵圆形的雄蕊群;雌花:花梗长17-38毫米,花被片和雄花相似;雌蕊群近卵圆形,长2-4毫米,心皮17-40,子房卵圆形或卵状椭圆体形,柱头鸡冠状,下端下延成1-3毫米的附属体。聚合果长1.5-8.5厘米,聚合果柄长1.5-6.5厘米;小浆果红色,近球形或倒卵圆形,径6-8毫米,果皮具不明显腺点;种子1-2粒,肾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淡褐色,种皮光滑,种脐明显凹入成U形。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常被误认为本种作为中药五味子代用品。除花特征外,本种的叶通常中部以上最宽,叶背侧脉及中脉被柔毛;外果皮具不明显的腺点,种子较大等可以识别。

栽培方法

选种方法

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

(2)室内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

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

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

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并在修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用促花王3号喷施,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

搭架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3.增粗

果蒂分别五味子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优质高产。

4.松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繁殖方式

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病害防治

根腐病

5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病株死亡。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期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叶枯病

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干枯而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高温多湿、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710日喷施1次等量波尔多液,发病时可喷施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果腐病

果实表面着生褐色或黑色小点,以后变黑。

防治方法:用50%代森铵5006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白粉病和黑斑病

是五味子常见的两种病害,一般发生在6月上旬,这两种病害始发期相近,可同时防治。在5月下旬喷1次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果没有病情发生,可710天喷1次。

防治方法:白粉病用0.30.5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黑斑病用代森锰锌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施防治。如果两种病害都呈发展趋势,可将粉锈宁和代森锰锌混合配制进行1次性防治。浓度仍可采用上述各自使用的浓度。

卷叶虫

幼虫78月份发生为害。成虫暗黄褐色,翅展2527cm,幼虫初为黄白色,后为绿色,初龄幼虫咬食叶肉,3龄后吐丝卷叶取食,影响五味子果实发育,严重时产生落果,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用8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卷叶后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价值及其他

药用价值

为著名中药,其果含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 C23H3206)及维生素C、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有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之效。其叶、果实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业原料、润滑油。茎皮纤维柔韧,可供绳索。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1.孙思邈: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门冬,少加黄檗煎汤服,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生用。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

2.《本草衍义》:五味子,《本经》言温,今食之多致虚热,小儿益甚。《药性论》以谓除热气,《日华子》又谓暖水脏,又曰除烦热。后学至此多惑。今既用主治肺虚寒,则更不取除烦热之说。补下药亦用之。入药生曝不去子。

3.《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4.《用药心法》:(五味子)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以此药与干姜同用治之。

5.《本草衍义补遗》:五味子,今谓五味,实所未晓,以其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非除热乎?补肾非暖水脏乎?食之多致虚热,盖收肾之骤也,何惑之有?火热嗽必用之。

6.《丹溪心法》: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

7.《本草会编》: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

8.《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

9.《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10.《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赢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

11.《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盖肺性欲收,若久嗽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嗽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12.《本经疏证》:五味子所治之证,《伤寒》仅言咳逆,《金匮要略》则兼言上气,如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小青龙加石膏汤之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也。夫伤寒有伤寒之关键,无论其为太阳、少阳、少阴,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杂证自有杂证之体裁,即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一语,已通概全书大旨,试观《金匮要略》中有脉沉而用五味子者否?盖五味子原只能收阳中之阴气,余则皆非所宜。

13.《本草求原》:五味子,为咳嗽要药,凡风寒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劳伤咳嗽,肾水虚嗽,肾火虚嗽,久嗽喘促,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先贤多疑外感用早,恐其收气太骤,不知仲景伤寒咳喘,小青龙汤亦用之,然必合细辛、干姜以升发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而咳嗽自止,从无舍干姜而单取五味以治咳嗽者。丹溪又谓其收肺气之耗散,即能除热;潜江亦谓其滋肺以除热,补肾以暖水,而联属心肾;凡嗽在黄昏,是虚火浮入肺中,忌用寒凉,止宜重用五味以敛降,此则不合干姜,而合炒麦冬者也。总之,肺气随阴以下降,则气化精而精盈,肾水从阳以上布,则精化气而气盛,阴阳二气,实一气之变动,以肝为关捩子,五味专精于肝,而交合肺肾,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他味之酸敛者。肺气阳中有阴,故能降,治肺气以阴降为主。然元气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升降咸备,所以阳邪伤阴,固宜清阳,以之收阳;阴邪伤阳,亦宜此辛温畅阳,而寓收阴。东垣谓寒喘热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杂病不关肺气者忌。

14.《本草正义》:阴火上冲激肺之嗽,阳虚火浮,故当黄昏阴盛之时,虚焰发动,乃始作嗽,宜以收摄肺肾为治。然惟脉虚、舌红、无痰者乃合,若舌腻有痰,亦当知所顾忌。

民族用药

《药典》。

【藏药】达智:果实用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呕吐呃逆,气痛,昏厥眩晕,四肢麻木无力《藏本草》。达折合:果实治泻痢,呕吐,开胃《中国藏药》。

【蒙药】乌拉勒.吉嘎纳,达迪日益格:果实用于咳喘,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神经衰弱《蒙药》。

【苗药】小壮骨风,刚针昌:果实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湘蓝考》。

【景颇药】Nginoq qiroi shi:治自汗,盗汗,遗精,神经衰弱《德宏药录》、《德民志》。

【阿昌药】刮加毒: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德民志》。

【德昂药】芒别: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德民志》。

【朝药】五味子:果实为太阴人药;主要用于太阴人咳嗽,口渴多汗,心悸,失眠,多梦《朝药志》。五味子:实治肾虚腰痛,胃酸缺乏,早泄《图朝药》。

【维药】夏山特拉:果实用于气虚咳嗽,心悸失眠,体倦多汗,口干,肾气不足,腰膝酸软,肝病黄疸等《维药志》。

【满药】孙扎木炭,山花招:鲜枝条治痰咳哮喘症。

常见附方

磁石丸(《医学纲目》),用治雷风内障,头旋恶心呕吐。

通声膏(《备急千金要方》)。

加减八味丸(医部全录·头门),用治脑疽痊后,及将痊时诸症。

五味子汤(《三因方》)。

五味子细辛汤(《鸡峰普济方》),用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

五味子丸(《卫生家宝方》),用治嗽。

生脉散(《千金方》),用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

五味子膏(《医学入门》),用治梦遗虚脱。

五味子散(《本事方》)。

五味子丸(《经验良方》),用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

五味子汤(《备急千金要方》),用治唾中有脓血,痛引胸胁。

用药禁忌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不良反应及治疗:五味子无明显毒性,个别病人服药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偶有报导,煎服五味子引起窦性心速1例,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部憋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伴定性早博,经急救后缓解。另外1例煎服致呼吸抑制。

药理作用

1.对肝损伤的影响: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实验动物谷丙转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损伤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对抗咖啡因、烟碱引起的小鼠惊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小鼠自发活动,10mg/kg腹腔注射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60120mg/kg腹腔注射明显延长小鼠巴比妥钠及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电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

3.对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有强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张力。煎剂离体实验对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5.抗菌作用:乙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毒性

1.五味子乙素的毒性研究:一次以2g/kg乙素灌胃,10只小鼠无一死亡。200mg/kg每天1次连续30日灌胃,对小鼠的生长,血红蛋白量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均无明显影响。曾给二犬以乙素10mg/kg每天1次连续4周灌胃,其食量、体重、血象、肝功能(BSP及SGPT)、肾功能(NPN)及肝组织活检,均与给药前无明显差别。

2.五味子7种成分急性毒性的比较:将体重19-23g的小鼠一批分23组,每组3-10只,于禁食24小时后给不同剂量的五味子各成分一次,观察7日的死亡数,7种成分的急性毒性以醇乙及酯乙最大,以250mg/kg灌胃时,部分动物死亡,腹腔注射的毒性和灌胃差不多,乙素与酯甲毒性最低,2g/kg灌胃不致死,丙素与甲素毒性比较低。取18-22g小白鼠70只,雌雄各半,每组10只,一次性灌胃五味子15g/kg,观察72小时,各组动物反应良好,食欲正常,无一动物死亡,提示上述五味子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3.五味子挥发油的急性毒性:小鼠40只,随机分组,每组10只,五味子挥发油灌胃给药,观察3日。给药后,小鼠活动减少,步态蹒跚,呈抑制状态,呼吸困难致死。死亡集中于给药后24-36小时,按简化机率单位法计算,五味子挥发油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8.75±2.41g/kg。

炮制

五味子: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炖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炒制:取净五味子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为度。《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已至申,却以浆浸一宿,焙干用。

临床应用

1.中医临床应用:中医论证认为,五味子性酸温无毒。对常见老年病肺肾虚损之咳喘,消渴尿多,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有治疗作用。对改善老年心血不足、心气虚、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悸均有良好作用。故常用于:

(1)老年肺肾虚损之咳喘,气短。

(2)老年自汗、盗汗,津伤口渴,消渴,阴虚口干,肾虚之证。

(3)老年心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2.西医临床应用:用五味子一味或五味子复方治疗慢性肝炎,使ALT显著降低或恢复正常。可能是一种肝脏代谢调节剂。用于镇咳、祛痰。五味子复方治疗体虚失眠。用于老年人延缓衰老等,故为治疗老年病的有效药物。

总之,该品能提高体力,消除疲劳,改善智力及提高工作效率。老年人随增龄而肾精渐虚,体力日衰,脑力减退,五味子补肾精改善脑力,故能益智强身,而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在泌尿生殖系统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此,五味子是一味对延缓衰老有益并能治疗某些老年病的有效药物。

有机酸类有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

尚含有游离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和肉豆蔻酸。

3.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据102例观察,有效率为85.3%,其中基本治愈(治愈、显效)率占76.4%。尤其对症状隐匿、肝气郁结及肝脾不和三型效果较好。五味子粉对传染性肝炎有较明显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且奏效较快,无明显副作用,适用类型较多。低酶型(300单位以下)病例的基本治愈率可达84.2%,平均服药10.1天即能见效;高酶型(500单位以上)及中酶型(300500单位)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71.4%和72%,平均服药时间为23.6天及25.2天。但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如停药过早常引起反跳现象,因此疗程长短须因病而异,原则上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仍宜服药24周,以巩固疗效。少数病例服药后,谷丙转氨酶降至一定水平即稳定不动,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加大剂量,仍可能促使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

用法:将五味子烘干、研末,过80100目筛。成人每次1钱,日服3次,30天为一疗程。亦可制成蜜丸服。

4.治疗急性肠道感染

取北五味子10斤,水煎24小时,去渣加红糖3斤,浓缩成5000毫升。一般每日服两次,重者3次,每次50毫升,小儿酌减。治疗急性菌痢33例(其中8例静滴13次氯霉素,3例用12次四环素,1例加用激素,20例配合补液),结果29例痊愈,3例明显有效,1例死亡;中毒性消化不良21例(14例补液,5例加用氯霉素),结果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急性肠炎10例(4例补液),均治愈。服药后91.1%的病例在14天退热;82.7%的患者在14天内大便阴转。五味子对急性肠道感染具有退烧敛汗、生津止泻作用,故能奏效。

5.治疗神经衰弱

能使患者失眠、头痛、头晕、眼花,及心跳、遗精等症状消失或改善,从而恢复健康。据73例观察结果:痊愈43例(68.9%),好转13例(17.81%),治疗中断16例(21.20%),无效1例(1.34%)。

制剂、剂量:取五味子40克,浸入50%的酒精20毫升中,每日振荡一次,10天后过滤;残渣再加同量酒精浸泡10天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再加等量蒸馏水即可服用。成人每日3次,每次2.5毫升,一个疗程总量不超过100毫升。亦可将五味子浸泡于烧酒中1个月,制成40%酊剂服用,每次2.5毫升加水7.5毫升,每日2次,连服2周或1个月。

6.治疗潜在型克山病

40%五味子酊,日服三次,每次30滴或2毫升。10天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服药后多次开水。8例(其中确诊者4例,怀疑为克山病潜在型者4例)患者经一疗程观察,心跳、气短、头晕等自觉症状均改善或消失;心律不齐均有改善,心尖区杂音半数好转,血压偏低者亦有恢复,而心界与脉搏在治疗后无明显改善;部分病例的心电图变化亦恢复正常。治疗间隔一个月后,病人均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未见病情恶化。

此外,曾有报道用五味子酊治疗1例绿脓杆菌性膀胱炎获得效果,细菌学及临床症状经12天后达到痊愈标准。

经济价值

其叶、果实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业原料、润滑油。茎皮纤维柔韧,可供绳索。

鉴别

性状

该品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10余列,含淀粉粒,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壁厚,纹孔及孔沟细密;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细胞,纹孔较大;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含棕黄色油滴;再下为35列小形细胞;种皮内表皮为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粉末暗紫色。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50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

理化

取该品粉末1g,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1%。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1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五味子醇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1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五味子醇甲0.3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20ml量瓶中,加甲醇约18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20分钟,取出,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取粗粉约1g,加水10ml,浸渍1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23ml,加5倍量乙醇,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醇,加水稀释至10ml,加活性炭少量,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ml,以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加硫酸汞试液1滴,煮沸,滤过,滤液加高锰酸钾试液1滴,紫红色消失而生成白色沉淀。

化学成分

五味子含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和有机酸类。亦含柠檬醛(Citrdal)、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维生素E、糖类、树脂和鞣质。挥发性成分有:倍半蒈烯(Sesquicar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α-花柏烯(α-Cha migrene)、花柏醇(Chamigrenol)、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柠檬烯(Limonene)、γ-萜品烯(γ-Ter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百里酚甲醚(Thymol methylether)、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 acetate)、芳樟醇(Linalool)、萜品烯-4-醇(Terpinene-4-ol)、α-萜品醇(α-Terpi-neol)、2-莰醇(Borneol)、香茅醇(Citronellol)、苯甲酸(Benzoic acid)、δ-荜澄茄烯(δ-Cadinene)、β-榄香烯(β- Elemene)、衣兰烯(α-Ylangene)等。

木脂素类有: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γ-五味子素(γ-Schizandrin)、伪-γ-五味子素(Pseudo-γ-schiz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 B)、五味子丙素(Wuweizisu C)、异五味子素(Isoschizandrin)、前五味子素(Pregomisin)、新五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 A)、五味子醇乙(Schizandrol B 即Gomis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Schisantherin A,B,C,D,E)、红花五味子酯(Rubschisantherin)、五味子酚酯(Schisanhenol acetdte)、五味子酚乙(Schisanhenol B)、五味子酚(Schisanhenol)。尚有戈米辛(Gomisin)A、B、C、D、E、F、G、H、J、N、O、R、S、T、U;表戈米辛(Epigomisin)O;当归酰戈米辛(Angeloylgomisin)H、O、Q;惕各酰戈米辛(Tigloylgomisin)H、P;当归酰异戈米辛(Angeloyisogomisin)O;苯甲酰戈米辛(Benzoyl-gomisin)H、O、P、Q;苯甲酰异戈米辛(Benzoyl-isogomisin)O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五味子(中药)】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五味子(中药) 小编为您整理五味子(中药)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