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窑洞营造技艺

时间:2024/11/22 6:27:3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树木较少等自然地理状况也为经济实用、不需木材的窑洞营造技艺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在不同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样式。
  • 遗产项目编号: Ⅷ-180
  • 申报地区: 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
详细介绍

相关项目

1、窑洞营造技艺(山西省),编号:Ⅷ-180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陆县

(3)保护单位:平陆县文化馆

2、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编号:Ⅷ-180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陕县

(3)保护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文化馆

3、窑洞营造技艺(陕北窑洞营造技艺),编号:Ⅷ-180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3)保护单位: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4、窑洞营造技艺(甘肃省),编号:Ⅷ-180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庆阳市

(3)保护单位: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

历史渊源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中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位于庆阳市的董志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厚,为营造窑洞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诗经》中记载“陶复陶穴”,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先河。

山西省平陆县的窑洞称为“地窨(地下)院”,又称“地坑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等,依不同用途可分为居住窑、储存窑、牲畜窑、茅厕窑及门洞窑等,其营造技艺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这一民谣对地窖院的营造特征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以窑洞为基本居处之所。夏商时期,先人们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耕耘稼穑,开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窑洞越来越多。据《庆阳方志》记载,20世纪4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86491孔,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占乡村民居建筑总面积的88%;6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86491孔,建筑面积504.112万平方米,占全区民居建筑面积的47%。

工艺特征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树木较少等自然地理状况也为经济实用、不需木材的窑洞营造技艺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在不同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样式。

窑洞的种类很多,根据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划分,主要有明庄窑、土坑窑、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等。

工艺流程

窑洞营造技艺丰富多样,如平顶式窑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而成。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垂直铲平后在平面上凿挖而成。天井式窑洞较为讲究,一般先在平地上挖坑,深约七米,四周见方,然后在坑的四壁下部凿挖,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安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植被,又经济省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在农耕文明时代西北地区建筑史、社会生活史和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

传承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盖起了瓦房,加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原来的窑洞被大量废弃,因无人居住而致塌陷。有些村庄甚至推倒窑洞,填坑造田。在此形势下,窑洞营造技艺有可能随着窑洞的消失而彻底走向绝灭。对原有窑洞进行选点保护,对窑洞营造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传承人物

李茂政,序号:05-2875,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张和成,序号:05-2873,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平陆县文化馆获得“窑洞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截至2020年10月,西峰区已举办过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研讨会和作品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珍惜时光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窑洞营造技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窑洞营造技艺 小编为您整理窑洞营造技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