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望母楼

时间:2023/7/29 11:01: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望母楼位于山西曲沃县城贡院街中段,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因其形制四百相同,因此,又名四牌楼。该楼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李齐沆性至孝,母去世后葬城东郊,李思母心切,建楼凭望。望母楼为楼阁与牌楼混合式建筑,坐北朝南,纯系木材构建,三重檐十字歇山顶,上覆黄绿相间琉璃瓦,全楼三层十一小楼。它既有江南楼阁精巧纤绣、玲珑剔透之俊秀,又有北方古建筑的大气敦厚、雄浑巍峨之壮观。其构思之精,工艺之巧,造形之美,可称三绝,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古建筑。
  • 所在地址: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城贡院街中段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望母楼,位于曲沃县城贡院街中段。因其形制四百相同,因此,又名四牌楼。该楼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李齐沆性至孝,母去世后葬城东郊,李思母心切,建楼凭望。历经了近四百年的风雨侵蚀、战火纷扰、方革浩劫,望母楼依然耸立于曲沃古城一隅。1981年又经政府拨款维修,焕然一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望母楼为楼阁与牌缕混合式建筑,坐北朝南。此楼纯系木材构建,三重檐十字歇山顶,上覆黄绿相间琉璃瓦,全楼三层十一小楼。她既有江南楼阁精巧纤绣、玲珑剔透之俊秀,又有北方古建筑的大气敦厚、雄浑巍峨之壮观。其构思之精,工艺之巧,造形之美,可称三绝,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是曲沃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

四牌楼建筑结构为三重檐三层楼身,一、二层四面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牌楼造型奇待,为楼阁式与牌楼式相结合结构,牌坊上下坊,雀替,板件上雕有精美的浅浮雕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边楼在额枋与柱上出穿插枋,出抱厦,使其檐突出围檐,利用视觉原理,造成又一层叠檐的假象。3、三层檐利用很小空间,设置十字歇山顶,合理平衡层顶与出檐重。

活动及其他

望母楼相关资料

明万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在山西省曲沃县城东南十字街头,巍然耸立起一座宏伟建筑,曲沃人称之为四牌楼,又名望母楼、孝母楼。该楼与县城中西门外感应寺砖塔,一东一西,遥相呼应,至今仍然是曲沃县标志性建筑物。

建楼人李齐沆,曲沃城内人,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举人。乾隆版《曲沃县志·忠烈篇》载:李齐沆,字觉泫,此人风骨棱棱,无脂韦习气。陕西流寇侵犯曲沃,搜刮民财,欲勒索李齐沆百万钱财,对他酷刑峻拷,但他始终不屈服,最终被拷打致死,乡人以见危授命而赞许之。

李齐沆为什么要建这个四牌楼,文献载:李齐沆为思念母亲而建。牌楼即牌坊,是专为纪念褒奖某人而建的,因其上有为被褒奖人提写的字牌而得名,四牌楼建于十字街口,四面均有字牌匾,字牌早失,内容不得而知,但关于四牌楼的传说在曲沃流传有二,或许能告诉人们一些建楼者的初衷。

其一:孝子李齐沆一岁丧母,三岁丧父,由其继母含辛茹苦,拉扯成人,后来考取举人,善于经营,遂成巨富,但其继母却已经去世多年,李齐沆无以报答继母养育之情,于是建四牌楼以缅怀继母养育之恩。每每思母心切,便登此楼,遥望母冢,思母之情倍增。所以此楼又称为望母楼、孝母楼。

其二:春秋晋太子申生镇守曲沃,后来被其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设计害死,骊姬死后即埋尸于此处。曲沃人怜悯太子而恨骊姬的怨愤之情两千年绵绵不息,修四牌楼来镇压骊姬,使曲沃人世代践踏,以解心头之恨。甚至有人讹传四牌楼下有地洞,洞内用铁索链悬一大红棺,即为骊姬之棺云云。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望母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望母楼 小编为您整理望母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