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生蚝学名牡蛎,是一种贝壳类海产,其肉白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可口,被誉为“海底牛奶”。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
《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被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难怪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雅士都与牡蛎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资料记载,拿破仑在征战中喜食牡蛎以保持旺盛的战斗能力;中国名人宋美龄也经常食用牡蛎以保持其容颜美。西文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认为其为“根之源”,还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赞美诗句。
来宝安的人一定要去品尝的一种美食便是生蚝,尤其是烤生蚝,其肉质鲜嫩夹着蒜茸的香味,萦绕舌齿之间,让人念念不忘。
食法
牡蛎的食用方法较多。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
牡蛎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称为蚝豉。若把鲜牡蛎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晒干或烘干后便成为熟蚝豉。若要保持全味则不煮,将牡蛎肉直接晒干,便成为有名的生晒蚝豉。
历史来源
据说两百多年以前,有一艘满载缸瓦的木船,航经珠江口的大海湾,遇上大风,沉没在沙井附近海底,船上的缸瓦器皿全都落入海内。
几年后,沙井渔民偶然从海底捞起缸瓦片,发现上面都长着又肥又大的蚝,比起通常所见的蚝要大得多。于是,渔民们就利用石头、瓦片等,在这一带海内养起蚝来。用这种吊养方法育肥的沙井蚝,既保持了它的体大、味鲜美的特点,又不含沙土。
人们称这种沙井鲜蚝为沙井吊蚝。沙井鲜蚝富含很高的蛋白质,干淀粉等营养成分,被人们誉为“海底牛奶”。用它来佐餐、清蒸、酥炸,都十分鲜美可口。沙井蚝经过加工炮制,可以制成熟晒蚝豉和生晒蚝豉两种,味道也很鲜美,且能长途运销。
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沙井蚝业社1956年被评为全国“模范合作社”,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沙井蚝业派人到辽宁、海南、湛江、新会等地传授放蚝技术,苏联、日本、越南等国水产专家也多次到沙井考察蚝业生产。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受国家水产部的委派,多批沙井蚝民先后前往越南广宁省海防市传授养蚝技术。
1965年7月,沙井蚝民以“在前进中的沙井蚝业大队”为典型事例走进北京农展馆,1966年又以“科学养蚝、稳产高产”的事例走进广东省水产展览馆,沙井蚝业大队成为了全国养蚝业的一面旗帜。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沙井蚝业逐步形成了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生产习俗和蚝壳砌墙、上香礼拜天后的生活习俗,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
1980年以来,传统农业解体,蚝田污染严重,蚝业生产日渐式微。从1983年起,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沙井蚝民开始走出去异地养蚝,先后在阳江、台山、惠东沿海建立起了3个养殖基地,面积达到50多万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美食&特产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沙井鲜蚝】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沙井鲜蚝 小编为您整理沙井鲜蚝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