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回龙藠头,贵州省兴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回龙藠头,鳞茎呈圆头形,肉质肥厚稚嫩,剥皮后洁白晶莹,鳞片包裹紧密,鳞片上具有多条平行筋脉;甜酸味:甜、酸味适中,无异味;汤汁清亮、无杂质;香辣味:油质清澈透明,具有固有的香辣气味和滋味。
2018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回龙藠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域产地
回龙藠头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马马崖镇、波阳镇、大山镇、巴铃镇、屯脚镇、百德镇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品质特点
回龙藠头,鳞茎呈圆头形,肉质肥厚稚嫩,剥皮后洁白晶莹,鳞片包裹紧密,鳞片上具有多条平行筋脉;甜酸味:甜、酸味适中,无异味;汤汁清亮、无杂质;香辣味:油质清澈透明,具有固有的香辣气味和滋味。
理化指标:(1)藠头(甜酸味):固形物含量≥50%,总酸≤10.0克/千克,总糖≥6.0克/100克,食盐≤2.0%。(2)藠头(香辣味):固形物含量≥50%,总酸≤10.0克/千克,总糖≥6.0克/100克,食盐≤3.0%。
生长环境
回龙藠头产自贵州省兴仁县,兴仁地貌,按成图类型可分为岩溶地貌和侵蚀地貌及堆积地貌三种,其中岩溶地貌占71.68%,侵蚀地貌占28.32%,堆积地貌零星分散叠置于岩溶和侵蚀地貌中。
按地表形成可分山地、丘陵、盆坝、水域等类型,其中山地面积1497559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5.90%;丘陵面积917400亩,占总面积的34.3%;盆坝面积248362亩,占总面积的9.3%;水域面积14178.00亩,占总面积的0.5%。
兴仁气候属暖温冬干型,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为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
全市常年平均气温15.2℃。7月最热,平均气温22.1℃。元月最冷,平均气温6.1℃。极端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7.8℃。全年大于10℃的日数243天,大于10℃的年积温4588℃,适宜种植藠头。
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选种: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本地种植、商品性好的大叶藠品种,种茎大小为直径1.5至2.0厘米的新鲜鳞茎。茎种要求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
播种:8月底至9月下旬,每公顷用种量3000至3500千克,行距25至28厘米、株距12至13厘米。
施肥管理:前期施足底肥,中期及时追肥,施腐熟农家肥≥25吨/公顷。
采收:6月上旬至9月中旬,采收藠头先拆蔸刈删枯叶和修剪适量残根,按无须不伤肉,柄长2至3厘米,无青头烂个,无机械损伤。
加工
主要辅料:当地青花椒、小黄姜、线椒,清洗后无异味。
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地下水与山泉水,水质符合国家生
活饮用水相关规定。
加工工艺:
藠头(甜酸味):鲜藠头→清洗→腌制发酵→修剪切片→去皮→脱盐清洗→加辅料二次发酵→杀菌→包装。
藠头(香辣味):鲜藠头→清洗→腌制发酵→修剪切片→去皮→脱盐清洗→加辅料炒制→杀菌→包装。
加工要点:
鲜藠头:选用肉质肥嫩的本地大叶藠。
清洗:采收的鲜藠头须在8小时内筛选清洗,剪掉须根,切头去尾,然后用清水清洗,清洗凉干后即时装坛腌制。
腌制发酵:腌制用水为当地岩溶洞水(软水),腌制盐度至15.0%,发酵温度控制在20至35℃,时间70至90天。
脱盐清洗:脱盐清洗至盐度≤3.0%。
加辅料二次发酵:脱盐清洗加入白糖等辅料,搅拌均匀,发酵3至5天,温度控制在20至35℃。
加辅料炒制:所有的辅料来源于本地种植,辅料为青花椒、小黄姜、线椒等,以大火爆炒至生香即可。
杀菌:温度65至70℃,时间30分。
贮存
常温条件下贮存保质期12个月。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有藠头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量8000万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远销沿海地区。
荣誉认证
2018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回龙藠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渊源
清朝嘉庆年间(1795-1820年),兴仁县回龙镇有种植藠头的记载;
2015年,兴仁县回龙镇成立回龙镇狮子村藠头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爱吃不胖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回龙藠头】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回龙藠头 小编为您整理回龙藠头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