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岐山擀面皮是中国陕西省岐山县传统风味小吃,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的西北较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
食品特色
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点。
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制作方法
将上白面粉用清水约和成面团,静置半小时,倒入清水,用两手将面团托起,用手指与手掌揉洗5分钟,再加清水揉洗。
如此反复,直洗到没有淀粉成为面筋块时为止。
将面筋块用清水冲净,放案板上回饧半小时。
淀粉水过滤,沉淀约3至4小时后,撇去清水及杂质,只留淀粉浆。
将铁锅放小火上烧热,先在锅底刷一层菜籽油,再用大瓢舀淀粉浆倒入锅内,立即用一块长方形小木板不断搅动,使淀粉浆凝结成面块。
用特制的“木泥子”不断推动盘压,使粉浆受火均匀,直至面块约八成熟、有韧性时即可。
把制好的面块在抹上菜籽油的板上,趁热稍揉搓,盘光,摆放在木板的一端,用湿布盖上,保持温度。
从发热的面块中,揪取面剂,用力揉搓成长条,用手拍压成面片,抹上一层菜籽油,然后用擀面杖,在面片中间一压,就势两臂用力均匀地向前推擀至边缘,再向后回擀,一次擀成厚约0.33厘米的薄面皮,再抹上一层菜籽油,用刀将四周边缘切去,成为33厘米见方的面片。
上笼用旺火蒸约40分钟,取出,待凉后,一张一张分开,切成韭菜叶形的条,即成面皮。
食时根据食者的口味轻重及爱好,分别调入精盐、香醋及调料辣椒油,搅拌均匀,盛入碗内即成。
食品起源
岐山擀面皮又称岐山御京粉、岐山面筋皮子,创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那时,岐山县北郭乡八亩沟村王同江在北京皇帝御膳房里当司厨,根据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在实践中首创出这种面食,由于在京城仅作为御膳,故名。
康熙末年,王同江年老归乡,在八亩沟收徒传艺,开设店铺,经营御京粉。从此,宫廷食品传入市肆民间。
八亩沟村自王同江以来,历代相传,为岐山御京粉加工经营盛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御京粉的流传范围愈来愈广,遍及于西府宝鸡、凤翔、扶风、眉县城乡。但以质量和特色而论,仍以八亩沟村的为最佳。
岐山擀面皮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附近特产,在周边地区亦有产出,可味道最地道应还是在岐山县。
其形似宽面,几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泼油辣椒,盐水,香醋等调料加以调和,口感极佳。当地人在夏日经常将其当为主食,就是在寒风冷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美食&特产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岐山擀面皮】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岐山擀面皮 小编为您整理岐山擀面皮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