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厦门漆线雕

时间:2023/5/17 11:02:3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厦门漆线雕是福建厦门历史比较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漆线雕用精细的漆线,以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金碧辉煌的建筑、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饰花纹,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小件漆线雕金女小瓶,则用绫缎制成盒子包装,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

  • 分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产地: 福建省厦门市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厦门漆线雕即为泉州漆线雕。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泉州)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漆线雕是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精品,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后在泉州流传多年。

制作方法

泉州地区(泉州、晋江、莆田、惠安、仙游、永春、德化、安溪、同安[下辖厦门]、南安、大田、金门等县)宗教信仰丰富多彩,大小寺庙林立,为佛雕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舂、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

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随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是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它具备了本土、民族的基本内涵。民国时期的收藏家曾著书言明:漆器之中尤以雕漆为高贵,亦以雕漆为有艺术意趣。

荣誉认证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厦门市的蔡水况为该市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之一。

“漆线雕”的命名,源于泉州佛雕技艺工艺之一的“漆线开金”。据说,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同安县的蔡水况老先生有一定的渊源。10多岁起,蔡水况就跟随父亲蔡文沛学习漆线妆佛技艺,并从1956年起开始做“金木雕”,“文革”中这种技艺被打入冷宫。直到1973年,蔡水况首创在蛋壳、瓷盘和瓷瓶上创作设计漆线妆饰图案获得成功,并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大受欢迎。同年,蔡水况重新将其命名为“漆线雕”。

历史起源

漆线雕是起于泉州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

泉州漆线雕技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迄今有据可考的为1400多年的历史,泉州市永春县仙洞山真宝殿偏殿祀奉着一尊隋代古佛“毗庐遮那佛”,佛像的衣襟、袖口上就饰有精美的漆线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厦门漆线雕】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厦门漆线雕 小编为您整理厦门漆线雕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