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孔雀蓝山鸡

时间:2023/8/28 0:09:4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孔雀蓝山鸡,学名孔雀蓝雉鸡、黑化雉鸡,是羽毛类似于孔雀的一种山鸡品种,主要是环颈雉山鸡遗传基因变异而形成的。孔雀蓝山鸡为稀有品种,外观好看,抵抗力更强,不易得病,而且肉质更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更高些。农庄技术人员通过杂交技术、基因移植技术,完全掌握了孔雀蓝山鸡的繁殖规律,因此为规模化养殖孔雀蓝山鸡奠定了基础。
  • 中文学名: 孔雀蓝山鸡
  • 别称: 孔雀蓝雉鸡,黑化雉鸡
详细介绍

形态及特征

雄山鸡全身羽毛呈黑色,并在头顶部、背部、体侧部和肩羽、覆翼羽带有金属绿光泽,在颈间带有紫、蓝色光泽。雌山鸡全身羽毛呈黑橄榄棕色。黑孔雀蓝山鸡的年产性能指标和肉质风味均与中国环颈雉鸡相近。

饲养方法

雏鸡的养殖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温湿度调控

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4—35摄氏度,4—7日龄32—33摄氏度,2周龄28—31摄氏度,3周龄24—27摄氏度,4周龄为22—23摄氏度,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密度

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食槽数量。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照时间控制

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免疫接种

结合该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成鸡的养殖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周龄阶段饲养管理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的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地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价值及其他

孔雀蓝山鸡为稀有品种,观赏价值高,在市场上更抢手,售价一般高出30-50℅,但供不应求。做成标本价格也更高。

肉质更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更高些。

抵抗力更强,不易得病。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孔雀蓝山鸡】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孔雀蓝山鸡 小编为您整理孔雀蓝山鸡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