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刀切糍

时间:2023/9/26 4:07:2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刀切糍是广东省清远市民间特色小吃,节日食俗。用搓透的粘米团切成条,然后放入煮沸的鹅汤内,熟后再放芹菜、芜茜、雪豆等,既有鹅香又够溜滑,是当地人一大喜爱。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制作食用,现在市场有半成品卖,买回去可直接煮,吸溜一口粘米条,裹着的浓稠汤汁里全是鹅肉的鲜香,maigoo小编建议大家来清远旅游时一定不要错过独具清远特色的刀切糍

    详细介绍

    刀切糍介绍

    刀切糍是广东省清远市地方小吃,节日食俗。用搓透的粘米团切成条,然后放入煮沸的鹅汤内,熟后再放芹菜、芜茜、雪豆等,既有鹅香又够溜滑。刀切糍的做法是用黏米粉和成团,擀成块用刀切成面条形,配以上汤煮熟。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制作食用。

    刀切糍怎么做好吃

    1、刀切糍用的是米粉,米粉与面粉不同之处是没有“筋”,因此需要用热水“和面”,也与面粉相反,因无“筋”,随着揉面时间是先软后硬,也就越有嚼头,而面粉是越揉越软,越劲斗。

    2、待锅里先烧开水,然后把1/3粉放进去煮熟,煮的时候用筷子不断搅拌。然后把熟粉放到其余的粉里头,拿筷子弄均匀,然后趁热用手把粉揉好。

    3、粉团和好后加几滴油进去,把粉重新和一下。案板上撒点干粉,把粉团分成几小块,取一块搓圆用手压扁,擀成薄薄的长条。然后将擀好的长条叠起,用刀切成1里面左右的粉条状。每切满一层撒一点干粉以防粘在一起。

    4、要食用刀切糍,首先热锅下下许花生油,把葱头和葱白等放下去爆香。然后把事先切了调好味的鹅肉块倒进去和葱一起炒。

    5、肉炒好后加进适量的清水,再加上芹菜、芜茜、雪豆等菜粒,盖上盖子把肉汤煮开。汤开了以后,把做好的刀切糍撒进汤里,用锅铲翻一下,盖上盖子煮5分钟。

    6、刀切糍煮开了后,加一小碗冷水进去,铲子翻均匀,继续煮开,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美味可口,独具清远特色的“刀切糍”就做好了。

    刀切糍历史起源

    说起“刀切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话说当年清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这一日来到清远飞来寺游玩,览大雄宝殿,观飞泉瀑布,蹬十九福地,探归猿古洞,瞰禺峡风光,不由大赞当年舜帝二子选址够眼光,又赞前贤苏学士笔杆了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两句诗把禺峡风光概括尽了。高兴之余,乾隆问及清远风土人情,地方特产。侍从张太监便找来当地居民陈某,陈某一一作答。

    说话间,乾隆饥肠辘辘,于是对张太监说要吃面条。张太监递给陈某二两碎银:“我家主人要吃面条,请快去做两碗面条来。”

    这下可急坏了陈某。你说为何?众所周知,清远人一贯以米饭为主,辅以番薯芋头等杂粮,去哪里找面条呢若不做这生意嘛,又太可惜,二两银可买两担米,这到嘴边的肉怎能轻易丢呢!他一边承诺,一边快步回家与妻子商量。陈妻也精灵,只见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叫丈夫烧水杀鹅,自己则快手快脚和起一团“面”来。不一会儿,两大碗“面条”烧好,夫妻俩赶紧送到乾隆主仆二人的面前。只见乾隆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突然,乾隆发问:“你这面条为何与北京的‘刀削面’大不相同?”

    陈某以为被乾隆看出了破绽,诚惶诚恐地说:“这,这个是刀……”。

    机灵的陈妻立即接上话道:“客官,这是清远‘刀削面’,味道怎么样?”

    “好极了,比北京的‘刀削面’好吃。”乾隆高兴说。

    陈某如释重负,赶忙对客人说:“其实,我们当地人叫‘刀切糍’,并不叫‘刀削面’,是用黏米粉做成的,再用鹅汤等上汤煮熟,加芫荽、香葱等配料即可吃了。”

    “‘刀切糍’味道好,名字也好。”乾隆一再赞赏。事后,人们才知道该主仆二人其实是乾隆与张太监。

    从此,清远(尤其清新民间)各地都流行吃“刀切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温暖·生活家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刀切糍】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刀切糍 小编为您整理刀切糍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